“爆改”换装的网红菜市场如何实现“长红”?
高颜值、智慧化,杭州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人流量、营业额大幅增长
“爆改”换装的网红菜市场如何实现“长红”?
阅读提示
在电商普及和各种社区生鲜零售模式不断完善的当下,菜市场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一些传统菜市场掀起了“爆改”热潮,朝着高颜值与智慧化方向发展。焕然一新后,多家网红菜市场正在探寻持续走红的可能。
清晰的导引路径、“四通八达”的动线、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覆盖多种生活需求的店铺……走进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菜市,品类繁多的商品和整洁有序的环境相得益彰。其间夹杂着一丝洋气,引得前来的顾客忍不住举起手机,纷纷打卡拍照。
在电商普及和各种社区生鲜零售模式不断完善的当下,菜市场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顺应年轻群体的喜好,同时留住老年顾客群体,近年来,一些传统菜市场掀起了“爆改”热潮,朝着高颜值与智慧化方向发展,告别了“脏乱差”,转而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感受“烟火气”的标志。
近期,杭州市西湖区着力开展“一菜一早”特色示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让居民感到了“菜篮子”带来的幸福感。焕然一新之后,多家网红菜市场正在探寻持续走红的可能。
网红菜市场改造的“变与不变”
作为经过“一菜一早”工程改造的菜市场之一,文二菜市内,每列菜摊上都有不同颜色的灯箱,整齐的横条纹远看像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一眼望去,诸如“春分尝鲜有讲究,桃花鳜鱼马兰头”“花雕六月黄,夏至神仙当”的标语高悬,让即使是第一次来的居民也能了解当季的招牌商品。
文二菜市早市在早7点拉开序幕,人流络绎不绝。即便到了上午10点,仍可见许多老年人拉着小推车选购食材。杭州市民金雨大爷知道菜市场改造后的第一反应是东西会不会变贵,但一踏入市场,见到那些熟悉的摊主,他便安心了。
“买菜的时候和他们聊聊天,听到摊位租金都没增加,菜也没涨价时,我心中的石头落地了,菜市场的实惠与亲民没变。”金大爷说。
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是菜市场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不少从业者认为,创造差异化的价值体验是网红菜市场“卷”的落脚点。当线上买菜平台迅猛发展的时候,线下的菜市场转而将目光收回到生活本身,重塑一个富有体验感的购物场景。
“我现在每周都上文二菜市买菜,虽然有点距离,但菜品新鲜与否一目了然,市场里很有生活气息。”家住古荡街道的黄如如对记者说。
除了丰富的蔬菜摊位,在文二菜市内,还有自制的腌菜、雪菜以及各式酱鸭、腊肉等肉类产品,就连鱼丸、千张包等地道杭州小吃也一应俱全。市场的户外区域更是功能完备,覆盖日常生活需求的店铺应有尽有,英文招牌的咖啡店给这里添了一份包容与时尚感。
契合居民需求实现智慧化升级
在位于西湖区蒋村街道的蒋村柿集,市场的日成交量、人流量、摊位交易排行榜、日检测数据等均在数据大屏上实时更新。智慧系统数据显示,自改造以来平均人流量上浮约40%,日均销售额上浮约35%。“爆改”过后的蒋村柿集,运用智慧农贸市场信息标准化管理平台与智慧设备,打造智慧化农贸市场。
双面屏智能收银秤,在蒋村柿集的各个摊位随处可见。这种智能秤集支付、溯源、评价、公示为一体,各种蔬菜的价格、商户的经营许可证在秤上一目了然,付款也只要扫描秤上的二维码即可。该智能秤结合智慧管理平台可帮助市场实现源头可追溯、安全有保障、交易信息化,让前来买菜的居民更加放心。
据了解,改造后的菜市场大多引入智慧管理体系,集市场管理、大数据展示分析、AI监控等多个高科技系统于一身,并配置大数据展示屏、电子公平秤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智慧化升级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为适应现代消费习惯的变化,菜市场正在转型开辟线上渠道。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产品追溯、行情预测、质量控制等智慧化管理以及线上“云买菜”、VR全景体验等创新服务。拱墅区政苑农贸市场积极拥抱变革,通过引入阳光菜场、菜大仓、菜多仓等多个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增加经营者收入。
网红效应需转变为持久魅力
随着“爆改”后走向网红之路,一些菜市场相似的困境也逐渐显现:短暂的人潮涌动营造了热闹场景,但随着网红效应消退,市场便容易重归平静,实际营业额增长不多。
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武圣钦表示,网红菜市场若要保持其高人气与活跃度,关键在于供应品质优良且价格合理的商品,或者是独具特色、不同于常规市场的差异化产品,以此吸引顾客。
“菜市场不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更应当成为具备社交功能的空间。”武圣钦认为,在当代城市生活中,菜市场能够扮演一个桥梁角色。通过营造温馨亲切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间的互动与联系。因此,需结合功能布局与周边居民的需求,构建起以菜市场为核心的全新社区生态圈,实现从简单买卖到生活方式重塑的转变。
以位于西湖区灵隐街道的东山弄市集为例,因其紧邻着几所高校,市场管理者正积极探索创新,考虑引入自习室及手工DIY区域。部分市场还计划塑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空间,举办农产品知识展览、食品安全讲座等活动,深化市场内涵、提升顾客体验,使短暂网红效应转变为持久的品牌魅力。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实习生 许驰 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京市属国企亮出ESG“新名片”
- 北约举行防长会 下周起大规模军演登场
- 【光明网评】探寻汉字起源,让中华传统文化“火”起来
-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武汉加大污水处置排放力度
- 美媒:美国人互不信任情况加剧 核心原因在于种族歧视
- 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政策解读)
- 长白山下人参香
- 十个成语,一组海报,致敬伟大的劳动者
- 武契奇宣布:塞尔维亚执政党党派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 柬埔寨寺庙里的中文学堂迎来中国文化体验课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发布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报告答记者问
-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建议推进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 2022中国家博会、中国建博会同期在上海举行
- 海外网评:军费开支全球最高,美国穷兵黩武祸乱全球
- 2023年元旦假期出游热情攀升 跨省游受追捧
- 海内外1500多家企业参加“2024食博会·预博会”
- 高温天气新能源汽车如何顶住“烤”验?一个系统搞定所有→
- 中国心脏支架手术太多了吗
- 刘奕君、张志坚、王劲松……涉案剧熟面孔有反派定律?
- 热门推荐
-
- 首届强基生面临考核,别以“转段率”论成败
- 海南冬交会落幕 交易额逾46亿元
- (第七届进博会)全球货让各方有收获 进博会促消费升级、助产业共赢
- 广东首次开行整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中欧班列
- 台湾社区营造员:我从对岸来 山海心相连
- 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大秀绽放女性力量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
- 海南将发力 “X+旅游” 创新旅游业态和消费场景
- 多彩民族有多彩|黔西南“三月三”:载歌载舞迎客来
- 以民众示威要求达成人质交换协议 卡塔尔称调解“陷入停滞”
- 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发布
- 香港青年相聚上海闵行 开启实习计划
- 价格下探至1元以下 饮用水市场盛夏打响“价格战”
- 昌景黄高铁全线开始联调联试
- 北京图博会京版图书多维度讲述北京故事
- 以军对黎发动最大规模袭击致超2000人死伤 美称正向中东增兵
- 西藏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现场体验活动
- 助力全民健身 浙江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
- 今年前11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
- 哈中人士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两国合作追求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