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今日开考,1342万考生赶赴考场!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1342万考生奔赴考场。各地纷纷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为考生们创造良好的应考环境。
7省份新高考首考
2024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7省区开启新高考首考。
根据各地公布的实施方案和解读来看,考试科目为“3+1+2”模式,“3”为统一高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1”为首选科目,即历史、物理中选择的1科;“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选择的2科。选考科目由各省命题。
新高考实施后,在志愿填报方面,多地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多地高考录取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
多地严防作弊,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高考前,多地多部门强调防范高考作弊,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例如,今年广州高考通过对智能安检门进行升级完善,强化对“放在屏蔽袋中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陶瓷耳机等新情况的识别和预警。
今年,湖北襄阳高考安检门特别增加一个小台阶,考生过安检门的时要有一个抬脚的动作,安检更彻底,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辽宁锦州实现“智能安检门”升级完善,增加对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陶瓷耳机等违规物品检测功能。全市智能安检门安装15厘米高的脚踏板,严防考生将手机藏匿在鞋底带进考点的现象发生。
此外,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发布提醒,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规考纪,切勿携带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
多地开启“护考”模式
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多地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
比如,高考期间,北京地铁继续推行“三优”通道,即乘坐地铁前往考点的考生及家长,可凭准考证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地铁部分车站设立“考生服务台”,及时为有需要的考生及家长提供服务。
山西太原明确,高考期间,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从事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室内装修作业、商业促销广播、文化娱乐扩音、机动车鸣笛以及其他各类产生噪声干扰周边环境的行为。
四川公安交警要求,高考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对发生涉及考生交通事故的,坚持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考生。
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忘带或丢失证件,因身体不适、交通堵塞等无法及时到场……公安部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和考务人员,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文具,遇突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交警将开辟绿色通道,处理好高考路上的每一个求助。
专家建议:高考期间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
针对高考期间的饮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建议,第一,考生应该尽量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餐的规律、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数量,基本上与平时保持一致,不要盲目的食补,对于可能引起过敏的,或者是过去有过过敏情况的一些食物要特别注意避免。
第二,食物要充分烧透煮熟,最好是现制现吃。
第三,不要贪吃一些冷饮、太凉的,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在食用时令的瓜果之前要充分浸泡、洗净,并且要尽可能的去皮。
第四,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要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洁和消毒。
专家强调,广大考生保持跟平时一致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20” 上海中外民众用无偿献血为患者送去“生命礼物”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
- 加拿大就业部长因卷入两桩风波而辞职
- 思接千载 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创作座谈会举行
- 北京举办禁毒预防宣教活动 警犬现场“嗅”本领
- 身残志坚张清玫:小毛刷刷出靓人生
- 山东法院5年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逾6万件 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举行 老中青创作者致敬经典角色
- (聚焦中非合作)面向非洲的放射治疗物理师培训项目启动
- 澳一报告称:对华贸易让澳大利亚家庭年获290亿澳元收入
- 古今辉映多元包容 文化擦亮西安城市“底色”
- 新能源高速发展 石油企业加速转型
- 重庆发布旅游美食“渝味360碗”
- “杭州亚运稀有血型应急献血队”启动组建
- 中新健康周报|二价HPV疫苗单支中标价创新低 汇宇制药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 文创产业人士南京“博”论博物馆文创“出圈”密码
- 中欧直达!长三角地区发往欧洲“最快航线”诞生
- 保障湾区供水安全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超3200万人受益
- 芬兰总统尼尼斯托签署批准该国加入北约的法案
- 晋疆“中医之约”:跨越千里送医传技
- 热门推荐
-
- 出庭当晚特朗普与“金主”举行晚宴,筹得200多万美元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落幕 现场意向签约14.85亿元
- 古都青年“潮涌”街头运动:挑战自我、不论输赢
- 当心“视力的小偷” 这些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高
- 转型升级再提速 制造业蓄势聚力向“新”而行
- 第135届广交会二期开幕 主推“品质家居”拓市场
- 敦煌历史研究新成果《敦煌通史》出版
- 7年考了20多次科目一 男子无证驾驶被抓现行
- 北京采取漏损监测、高效节水灌溉等一系列举措,年均节水1亿立方米
- 迪亚斯-卡内尔连任古巴国家主席
- 外媒:巴西空军一架战斗机坠毁 飞行员弹射逃生
- 一揽子措施降低生娃成本!年内31省份有望全部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 广东化州市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
- 英国知名经济专家:贸易战是“负和博弈”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四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 美国2024财年遣返非法移民人数升至10年来最高水平
- 探访浙江县域水域搜救队:心怀“英雄梦”的平凡人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外贸动能足
- 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平台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海湾“艺术+赏花游”催生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