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中法的“老航班”:我在中国感到更有活力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 题:往返中法的“老航班”:我在中国感到更有活力
作者 曾玥
“I am what I am”,这是张国荣演唱的中文歌曲《我》里的首句歌词,也是法国音乐剧演员、歌手洛朗·班(Laurent Bàn)在这首自己最喜欢的中国音乐作品里最受触动的一句。
“我喜欢讲述故事的歌曲,这些故事会通过歌词文字,触摸内心深处的情感。”近日,洛朗·班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以自身经历诠释音乐直抵人心、艺术跨越国界的力量。
从17岁开启舞台人生,到千禧年代首次来华巡演,这位被中国粉丝亲切称呼为“老航班”的艺术家,在音乐的牵引下跨越8000多公里,频繁往返于中法两国。对他而言,今年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我在中国待的时间几乎比在法国还多”。
如果说《我》是一场坚定的自我剖白,那么洛朗·班对于“我是谁”的寻觅,则在于身份与角色的转换之间,在于从法国到中国的往来之间,在于人与世界的连接之间。
启航:画与音乐剧
在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之前,洛朗·班几乎每日与画为伴,相信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画家。
那是一个向内求索的世界。“每次花几个小时独自一人冥想、画画,试着通过绘画来理解‘我到底是谁’。”
直到17岁,洛朗·班开启了另一个世界。那年的他放下画笔,走上舞台,演唱了法语音乐剧《星幻》(Starmania)里的歌曲《一个忧伤者的求救》(S.O.S. D’un Terrien en détresse)。
在歌词对“为何而生,为何而逝,为何而喜,为何而泣”的叩问中,洛朗·班感受到舞台表演即时而强烈的反馈如同潮水般涌来。飙升的肾上腺素拍打着他的感官,使他想要一次又一次唤醒这股强烈而迷人的力量。于是,音乐剧和舞台,成为他时至今日不褪的热爱。
由“内”向“外”的转身处,画与音乐剧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认为绘画艺术是一种平衡。”在洛朗·班看来,创作一幅画,需要调配色彩和明暗,平衡线条、形状、空间和质感,各种元素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画作想要表达的意涵服务。
而音乐剧,则是洛朗·班眼中灵动的画。每当构思如何表现角色时,他仍会运用绘画的原理,将舞台的灯光、服饰、场景等视作画里的各种元素,对比、搭配、调试,以达平衡。
不仅如此,洛朗·班也将自己的身体视为绘画时使用的不同型号的铅笔:他会根据角色需要改变外形,例如在扮演《悲惨世界》的冉·阿让时,增重10公斤以贴近“强壮野兽”的角色形象;当以不同的角色登台时,他也会变换发声方式,用不同的嗓音和声线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
“所有这些细节都与我想要创造的角色有关。我总是试图创造很多细节,就像在画一幅画一样。”
航迹:“一次又一次回到中国”
正如中国粉丝起的谐音昵称“老航班”,洛朗·班也确像一架频繁往返于中法的航班,从千禧年代首次来华开始,“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中国”。
“这是一个完美的名字,这就是我在法国和中国之间的生活写照。”即便已经谈论多次,但对洛朗·班来说,今年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我在中国待的时间几乎比在法国还多”。
回顾过去近20年,洛朗·班已经数不清来华的次数,但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记忆犹新。“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有一种创造的能量。”他说,这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国家,“在中国,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中国人创造新事物的能量非常强大,近20年来,我看到了人们越来越富有创造力”。
与此同时,洛朗·班见证了法语音乐剧在中国从默默无闻、到渐成气候、再到一票难求的盛况,也由此收获了不同代际的中国观众和中国朋友。“我在这里感到更有活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回来,因为我真的觉得这里也给予了我能量。”
近日,洛朗·班受邀与中国的古筝演奏者合作《摇滚莫扎特》(Mozart L”opera Rock)里的名曲《杀人交响曲》(L”Assasymphonie)。
当中国传统弹拨乐器遇上法国摇滚歌曲,洛朗·班直呼喜爱这种“有趣的混搭”,全新的演绎为歌曲注入新的活力,在赋予新意义的同时,萌发新的理解与感悟,“这是对法中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致敬”。
航向:“我更像是世界公民”
洛朗·班认为,自己与亚洲的连结并非无根之木。
祖辈是几百年前的蒙古族人,父亲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自己出生于法国——每每说起这段家史,他总不忘提及身体里流淌的亚洲血液,和冥冥之中的亚洲情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我的根在这里”。
比起“法国人”的定义,洛朗·班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世界公民”。他喜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观点、分享文化。
“我认为法中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作为历史爱好者,洛朗·班总能在两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找到呼应——法国街头一块古老的石头可以照见一座城市的过去,正如中国长城上的一片砖墙承载着几代王朝的历史。
于他而言,遵循历史的“石头”,可以探明“我从哪里来”;而以音乐剧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为法中两国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富矿,孕育“去向何方”的未来。
在华巡演时,洛朗·班总是会在紧凑的日程里抽出休息时间去看一场中国音乐剧,与中国同行一起,探讨中国文化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法语音乐剧等异域风格的碰撞与融合,构思新一代音乐剧创作和演绎的合作之道。
“我认为这是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的最好方式。”剧虽有落幕,情却未完结。这位易于共情的艺术家时常会在各个社交媒体收到各国观众的来信,为人与人、心与心的真诚触碰所感动。
这也让他更加确信,艺术能够点燃人类共通的情感,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相连。即便人们出生在不同的地方,遵循着不同的规则生活,浸润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但我们都来自地球,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寻访鲁迅在北京的遗迹
- 新闻1+1丨“保交楼”:房企底线,百姓民生
- 浙江高速“设备医生”:20载如一日书写“工匠之心”
- 逾百名中外青年在沪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感受中医药魅力
- 浙江交通观察:交旅融合为畲乡发展带来了什么?
- 江西庐山山体滑坡致登山公路封堵 现已恢复通车
- “福满京城·春贺神州”歌舞晚会在京演出为顺义市民送上文化好礼
- 为什么说京剧艺术的发展蕴含着民族交融的血脉?
- 南京10元咖啡阿姨走红,被抛弃的速溶咖啡“重出江湖”?
- 卓新平新作《游学人生》分享人生智慧
- 广西法院严惩洗钱犯罪 公布多起典型案例
- 俄罗斯火车相撞事故受伤人数升至27人
- 韩警方回应尹锡悦“潜逃可能性”:正确认其所在地点
- 受天气影响 深圳机场启动大面积航延橙色响应
- 西安一小餐馆推出免费冒菜 温暖无助者的心和胃
- 山西高平一村民房屋坍塌致5人受伤
- 天津天开东丽园开园 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 上海:“看得见”的美术馆构建与城市生活的全新关系
- 《方孝孺志》已过专家内审 “正学文化村”构想逐步推进
- 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核能综合利用成热点
- 热门推荐
-
- 泰国警方:中国籍演员一案还在调查 网传其腿部受伤并不属实
- 动作频频!美高官密集到亚洲谈论“挑战”,专家:不利于地区稳定
- 巨大陨石坠落南非引关注 该国科学家揭秘其“神秘面纱”
- 中国日报漫画:横冲直撞的美国新自由主义,必将损害世界经济
- 辽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 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
- 黄文涛: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将深化,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是积极信号
- 湖北恩施开辟东南沿海外贸出口新通道
- 土耳其南部强烈地震已致该国逾5400人丧生
- 大熊猫“金喜”“茱萸”将前往西班牙开启10年旅居生活
- 孵化器锚定先导产业持续“造血” 协助“壮年”张江迸发活力
- 兰州城关区“果蔬园”:黄河水浇灌“订单式”销售
- 以色列首批获释人员抵达该国中部一医院 将接受全面检查
- 中年女性遇到这4个信号千万别大意
- 清明假期第二天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顺畅
- 朝中社:金正恩指导朝鲜核武器兵器化工作
- 保质期短的牛奶更有营养……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 寻找最早“中轴线”,邺城考古的“幸运”与未解之谜
- 被控受贿1647万余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张务锋认罪悔罪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大部分地区仍有雷阵雨天气
- 《大江大河3》开启“新征程”,董子健透露角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