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太空再聚首 问天无止境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25日20点5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乘“神箭”——长征2F火箭,奔赴中国空间站。今天一早,中国航天员再次迎来了“天宫”聚首的时刻。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期一年多以来,每一次的载人飞船发射,不是简单的交接班值守,每一次都是空间站软实力的提升,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索太空能力的一次次拓展。
从4月25日晚上8点59分出发,飞行8个多小时后,神舟十八号与神舟十七号乘组迎来了天宫聚首。这是一次任务的交接班,也是中国空间站再一次补充新的力量。
此次来到太空接棒下一个半年任务的神十八乘组,又是一个“一老带二新”的组合。指令长叶光富两年多前第一次进入太空时,中国空间站只有核心舱在轨飞行。再次出征太空,空间站已经建造完毕,新的状态带来了新的挑战。
要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空间站里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神十八乘组在地面训练时,特别加强了应急处置能力的训练。
除了应急处置能力的加强,神十八乘组还在出舱活动技术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出舱活动是航天员在太空挑战最大的工作之一,也是最考验航天员综合能力的活动。
今天,中国空间站已经在轨运行近三年时间,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将重点安装舱外设施设备的防护装置,叶光富和首次去往太空的李聪、李广苏在地面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空间站的长时间运行对航天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国家太空实验室里科学实验试验的不断轮换,一些更复杂的科学实验也在拓展科学认知的边界。
迄今为止中国空间站最复杂的生命科学实验之一是什么?就是要请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试试养鱼。神十八任务前,焦点访谈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到了科学家在发射前挑选的符合要求、可以进入太空的小鱼。
小归小,斑马鱼可是科学研究的好帮手。它们和人一样都是脊椎动物,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对斑马鱼的研究,已经应用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人类疾病预防和控制。进入太空的斑马鱼,是科学家精心培育后,从同一批次100多条小鱼中优中选优才送上太空的。
装入太空鱼缸的四条斑马鱼分为两雄两雌,它们肩负着要在太空繁育后代的重任,生活环境自然也要有保障。和它们一起上天的金鱼藻就负责净化水体、提供氧气。
在地面实验时,小鱼们都很好地适应了这个环境,并且很快产了卵。到了太空后,他们能不能很好适应微重力环境,顺利产卵,关系到科学家此次实验的重要目的——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脊椎动物的影响。
在太空养鱼,是我国空间科学实验能力再一次从“0”到“1”的尝试,而在中国空间站,另一些实验也已经开始了从“1”向更深处的探索。此次神舟十八号飞船携带升空的,还有之前已经在空间站里发芽、开花的拟南芥,这一次科学家想利用拟南芥这种能代表大多数植物特性的模式植物,进一步探索植物干细胞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让人类在太空种出我们想要的植物。
而在另一个探寻生命起源的实验中,科学家把组成生命重要的小分子物质和元素送入太空,包含氨基酸、苷、磷三种物质,希望模拟相当于38亿年前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前的准备过程,看看脱离地球重力环境后可能会对最初生命形成带来的影响。
不同的实验装置、各类货物,装满了神舟十八号飞船。
从神十二开始,神舟飞船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但是不同的空间站载人任务要装的货物有所不同,对飞船也提出了一些定制化的需求。
在保证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飞船设计师们会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效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陈同祥:“这次神舟十八号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能源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采用了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现在续航能够提升30%,在这个能力下降低了好几十公斤的重量,这几十公斤的重量可以上一些载荷安装在推进舱。”
另外,这次神十八飞船还对返回舱进行了“瘦身”,让下一次航天员返回的时候,能够带回更多的在轨货物。
点滴改变的背后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追求成功,日复一日地精益求精。此次神舟十八号发射任务中,各项技术优化依然不断:神舟载人飞船改进了25项技术状态,长征2F遥18火箭进行了30多项技术状态优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对发射场进行了8项技术改进。
在神舟十八号发射现场,0号指挥员的每一次呼号,看似只是确认流程表上的一个环节,背后是对发射场、火箭、飞船状态的全面掌握和确认。
神十八任务是第一次在四月发射载人飞船,这个月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大风扬沙天气最多的月份,经过综合研判后,25日晚,火箭在预定时间准时起飞。
中国空间站开建后,已经有三名0号指挥员亮相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行后,随着太空中每一次人员的交接,地面的这一指挥工作也需要不断补充更多力量。
从航天员的训练到新进入太空的实验,从飞船、火箭的不断精益求精到发射场更加从容有序地测试和发射,每一次载人飞船任务不仅仅是对载人航天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最高检验,也是推动工程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各个方面提升中国载人航天的水平。再过4天,神舟十七号飞船将返回,我们会持续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进展。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虎胆巍城》首次将浙东抗战搬上荧屏
- 两部门: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 印尼庆祝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一周年
- 《数字化的力量》英文版发布 力推中国企业家理念“出海”
- 河南展开小麦“抢收战” 已收获3499万亩
- 曾为学中文哭鼻子的格瑞斯:我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人了
- 大华银行报告:“走出去”“引进来” 中国与东盟企业双向奔赴
- 卖家遇假客服 猎趣多用户被骗
- 海内外近50个南音社团齐聚福建南安以曲会友
- 争渡远航 易车“2024·易境思”成功举办
- 国际最新研发出一种脑刺激疗法 可助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家治疗改善
-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今日启动
- 宁夏固原:寻访红色六盘 感悟长征精神
- 成自宜高铁天府站首块钢结构网架安全提升到位
-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珠海:逐浪前行 勇立潮头开新篇
- 北京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 涉嫌违规寄递烟花爆竹,圆通速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被约谈
- 伊朗外长:政治解决巴以冲突的时间已经不多
- 音乐剧《爱情神话》在上海首演 “名场面”再现城市烟火气
- 政策已在路上 个体经济迎风口
- 热门推荐
-
- 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 “稳”有支撑 “进”有动力
- 三江源果洛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下降至1%以内
- 开年炸裂 《狂飙》魅力何在?
- 央行6月21日开展14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10月北京楼市量价齐增 二手房网签创19个月新高
- 上海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 支持居民合理梯度置业
- 行业报告称部分自主品牌燃油车客户体验已超越豪华品牌
- (经济观察)海南自贸港外贸持续走强 进出口产品有“新”意
- 业界厦门聚力创新共探零碳未来
- 端午佳节话非遗丨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
- 气旋风暴“米昌”袭击印度南部致多人死亡
- 美国司法部与得州教堂大规模枪击案受害者达成1.445亿美元初步和解协议
- 北京体育中考现场考试评分标准公布 2024年中考开始适用
- 11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环比微涨
- 春运前半程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创历史新高
- 俄国防部:俄军对乌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袭击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遇难人数上升至25人
- 法国总理巴尼耶与议会主要党派展开磋商 寻求打破政治僵局
- 山西临汾发生4.1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