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太空再聚首 问天无止境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25日20点5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乘“神箭”——长征2F火箭,奔赴中国空间站。今天一早,中国航天员再次迎来了“天宫”聚首的时刻。中国空间站进入运营期一年多以来,每一次的载人飞船发射,不是简单的交接班值守,每一次都是空间站软实力的提升,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索太空能力的一次次拓展。
从4月25日晚上8点59分出发,飞行8个多小时后,神舟十八号与神舟十七号乘组迎来了天宫聚首。这是一次任务的交接班,也是中国空间站再一次补充新的力量。
此次来到太空接棒下一个半年任务的神十八乘组,又是一个“一老带二新”的组合。指令长叶光富两年多前第一次进入太空时,中国空间站只有核心舱在轨飞行。再次出征太空,空间站已经建造完毕,新的状态带来了新的挑战。
要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空间站里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神十八乘组在地面训练时,特别加强了应急处置能力的训练。
除了应急处置能力的加强,神十八乘组还在出舱活动技术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出舱活动是航天员在太空挑战最大的工作之一,也是最考验航天员综合能力的活动。
今天,中国空间站已经在轨运行近三年时间,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将重点安装舱外设施设备的防护装置,叶光富和首次去往太空的李聪、李广苏在地面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空间站的长时间运行对航天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国家太空实验室里科学实验试验的不断轮换,一些更复杂的科学实验也在拓展科学认知的边界。
迄今为止中国空间站最复杂的生命科学实验之一是什么?就是要请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试试养鱼。神十八任务前,焦点访谈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到了科学家在发射前挑选的符合要求、可以进入太空的小鱼。
小归小,斑马鱼可是科学研究的好帮手。它们和人一样都是脊椎动物,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对斑马鱼的研究,已经应用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人类疾病预防和控制。进入太空的斑马鱼,是科学家精心培育后,从同一批次100多条小鱼中优中选优才送上太空的。
装入太空鱼缸的四条斑马鱼分为两雄两雌,它们肩负着要在太空繁育后代的重任,生活环境自然也要有保障。和它们一起上天的金鱼藻就负责净化水体、提供氧气。
在地面实验时,小鱼们都很好地适应了这个环境,并且很快产了卵。到了太空后,他们能不能很好适应微重力环境,顺利产卵,关系到科学家此次实验的重要目的——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脊椎动物的影响。
在太空养鱼,是我国空间科学实验能力再一次从“0”到“1”的尝试,而在中国空间站,另一些实验也已经开始了从“1”向更深处的探索。此次神舟十八号飞船携带升空的,还有之前已经在空间站里发芽、开花的拟南芥,这一次科学家想利用拟南芥这种能代表大多数植物特性的模式植物,进一步探索植物干细胞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让人类在太空种出我们想要的植物。
而在另一个探寻生命起源的实验中,科学家把组成生命重要的小分子物质和元素送入太空,包含氨基酸、苷、磷三种物质,希望模拟相当于38亿年前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前的准备过程,看看脱离地球重力环境后可能会对最初生命形成带来的影响。
不同的实验装置、各类货物,装满了神舟十八号飞船。
从神十二开始,神舟飞船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但是不同的空间站载人任务要装的货物有所不同,对飞船也提出了一些定制化的需求。
在保证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飞船设计师们会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效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陈同祥:“这次神舟十八号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能源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采用了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现在续航能够提升30%,在这个能力下降低了好几十公斤的重量,这几十公斤的重量可以上一些载荷安装在推进舱。”
另外,这次神十八飞船还对返回舱进行了“瘦身”,让下一次航天员返回的时候,能够带回更多的在轨货物。
点滴改变的背后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追求成功,日复一日地精益求精。此次神舟十八号发射任务中,各项技术优化依然不断:神舟载人飞船改进了25项技术状态,长征2F遥18火箭进行了30多项技术状态优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对发射场进行了8项技术改进。
在神舟十八号发射现场,0号指挥员的每一次呼号,看似只是确认流程表上的一个环节,背后是对发射场、火箭、飞船状态的全面掌握和确认。
神十八任务是第一次在四月发射载人飞船,这个月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大风扬沙天气最多的月份,经过综合研判后,25日晚,火箭在预定时间准时起飞。
中国空间站开建后,已经有三名0号指挥员亮相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行后,随着太空中每一次人员的交接,地面的这一指挥工作也需要不断补充更多力量。
从航天员的训练到新进入太空的实验,从飞船、火箭的不断精益求精到发射场更加从容有序地测试和发射,每一次载人飞船任务不仅仅是对载人航天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最高检验,也是推动工程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各个方面提升中国载人航天的水平。再过4天,神舟十七号飞船将返回,我们会持续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进展。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答记者问
- 海口单颗“荔枝王”拍卖出1.68万元高价
- 湖南打造在非首个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
- 新书《穿行秘鲁五千年》出版 展现南美国家独特风情
- 经济前瞻论坛(2024)年会财商素养教育分论坛在京举行
- 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直播间开到工厂里 既带货也展示工艺
- “2023南中轴·夜天桥”大幕拉开点亮西城之夜
- 数字科技助力苏区发展 江西54个苏区县GDP十年翻番
- 百润股份公告!RIO创始人刘晓东被立案调查
- 尽展动漫文化+冰雪魅力 第三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动漫游戏漫博会28日启动
- 专访“昆曲王子”张军:“挥别”张若虚 回到“传奇”开始之地
- 云中锦书丨委内瑞拉青年:从中文爱好者 到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者
- 菲律宾南部海域发生4.7级地震
- 山西25万人次警力助2400余场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零事故”
- “故宫以东 ‘艺’种生活”文旅促消费活动在北京开启
- 河南卫视徐娜:“看见”,自有千钧之力
- 广西公安厅启动“经侦号”主题宣传列车 提醒民众捂紧“钱袋子”
- 三十万人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 以“乐至新境”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合唱团2025音乐季发布
- 热门推荐
-
- 美共和党籍众议员乔丹、斯卡利斯宣布竞选众议长
- 河南各地强化信息化防控 7600万亩秋作物长势良好
- 天津举办红色模型主题系列教育竞赛 多款创意模型亮相
- 墨西哥总统:力争2030年跻身全球前十大经济体
- 南粤青年在岭南大地用汗水书写青春之歌
-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正式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第二届轨道交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论坛举行 搭建国际化资源共享平台
- 简化捐献流程 京津冀已搭建“三献”信息共享平台
- (新春走基层)宝塔山下的铁路隧道“打冰人”
- “天涯若比邻”!谈到中国,非洲学者用了这句话丨世界观
- 江苏海铁联运上新:徐州至连云港“海铁联运+抵港直装”首发运行
- 南越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赵佗故里展出
- 甘肃白银:“津陇对话”续前缘 共谋特色优势产业再“上台阶”
- 国际识局:对拜登弹劾调查正式启动!美国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 甘肃探地方戏曲现代化人才培养:以奖“励”人 以业“留”人
- 佩斯科夫:普京未计划2月24日向俄民众发表任何讲话
- 云南:7月1日起取消大理古城洱海和抚仙湖资源保护费
- 河北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2万公里 通村畅乡网络基本建成
- “中意青年摄影师眼中的贵州秘境”活动在贵阳启幕
- “复兴号”试跑!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联调联试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