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兴晋” 山西晋城: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中新网晋城4月25日电 题:“引凤兴晋”山西晋城: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作者 杨杰英 裴囡囡 袁泉
自4月22日“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专场活动启动以来,晋城元素备受在沪学子青睐,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高平剪纸、泽州小米、高平黄梨汁等晋城“特色”实力“圈粉”,上海滩掀起了一股“太行热”。
“引凤兴晋” 更多人才企业关注晋城
人才兴则城市兴,人才强则城市强。4月23日,晋城市“引凤兴晋·城就未来”(上海)座谈会举行。
“当前,晋城高质量发展氛围正浓、势头正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望人才、珍惜人才。”晋城市委书记王震表示,举办这次座谈会,就是要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宽在沪人才服务晋城发展的渠道。希望大家以柔性方式积极参与晋城发展,积极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多为家乡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把身边更多的人才和项目介绍过来,凝聚更多力量参与晋城高质量发展。
栽种“政策”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立足中小城市实际,晋城以积极有效的政策集聚人才,用干事创业的平台成就人才,靠精益求精的服务留住人才,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擦亮了这张“引凤兴晋”的金名片。
2023年,晋城市出台《晋城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配套制定医疗、教育、产业、农业、央企高管、技能人才实施方案,构建“1+6”柔性引才体系,启动“引凤兴晋”引才计划,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宣介活动,主动出击、抢滩布阵,市级领导带队走访北京、上海、武汉等19地、50所高校,达成合作项目93个。
依托“引凤兴晋”计划,晋城市采取顾问指导、“候鸟”服务、退休返聘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了一批晋城籍医疗专家、一批高水平教育团队、一批专业型央企高管、一批高校博士、一批“1+5”现代产业高端人才、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一批“双师型”高层次技能人才。
“作为在外打拼的晋城商人,大家都切身感受到家乡现在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明显,营商环境良好,发展商机巨大。”上海晋城商会会长邢建标说,商会将继续加大会员企业投资家乡的力度,继续加大与上海客商的沟通对接力度,努力推动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地晋城,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
“城”就未来 更多人才资源汇聚晋城
“青春兴晋 山海共赴”晋城市青年人才座谈会、晋城市医疗领域柔性引才签约座谈会、泽州县赴上海大学开展深化省校合作座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一场接一场,人才的碰撞,项目的对接,让这次活动“结”出硕果。
“青春兴晋 山海共赴”晋城市青年人才座谈会上,晋城市分别与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签约,通过建立新型的校市合作关系,开创校地深度融合、研发转化联动、人才培养衔接、制度创新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到晋城,扩大晋城人才储备基础。座谈会结束后,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的20余名学生参加了晋城市精准引才对接会,部分学子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晋城市医疗领域柔性引才签约座谈会上,晋城市人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市、县两级8家医疗机构与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等51名优秀医疗专家签订了合作协议。
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就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山西样板建设”项目,开展媒体融合品牌重塑。同时也将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在课题研究、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理论研讨、实践培训、沟通交流等全方位多渠道合作,共同构建校企长期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也分别走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与专家学者、在沪学子深入交流,以期吸引更多人才、资源向晋城倾斜。
“我一直关注家乡社会治理方面的发展,未来我也会继续扎根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领域,时刻准备为家乡发展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生万鸯鸯说,期待有机会回到家乡,参与家乡的发展建设。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荣。晋城市将持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擦亮“引凤兴晋”名片,让晋城成为更多人才向往的活力之城。(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看我们的日子:当众揭露他人秘密,是否构成侵权?
- 第十一届榕台中小学生书画交流展启幕
- 各地力促秋粮稳产丰产
- 北京三中院:涉老纠纷数量和类型增多 需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机制
- 第20届制造业论坛举办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
- 阿里巴巴获正式纳入港股通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一组数字告诉你孩子如何“吃”出免疫力
- 培育完整体系 充分激发潜力——中国经济圆桌会年终共话扩内需
- 鞠建东:中国绿色产品处于产能建设阶段
- 中国官方连发“三个办法”:合理拓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用途等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启动“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
- 国家卫健委:根据监测 目前流行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
- “马来西亚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 重庆多条(段)高速公路将于近期通车
- 江苏扬州打造国际文旅名城“任务书”和“路线图”出炉
- 时事观察:欧洲难民问题再度激化
- 单眼盲人:不算残疾人,也无法成为普通人
- 纪念施琅收复台湾340周年 福建东山施琅雕像揭幕
- 全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正式启动
- 澜沧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 发布黄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7月开幕 首次举办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论坛
- 长安巷弄里的西洋乐:从殿堂到市井 “松弛感”引年轻人共鸣
- 天津出台29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海长者食堂有新规 养老助餐将实现“补贴跟人走”
- 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逾五成
- 中泰两国3月起将永久互免签证,中泰旅游搜索热度飙升
- 共探健康产业新前沿,2023湘湖生命健康产业研讨会在杭举行
- 中老铁路连续6个月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交出这份亮眼“成绩单”
- 湖北潜江虾稻产业综合年产值超750亿元 小龙虾“长出”一条全产业链
- 95后带火甲骨文,就需要这样的专业科普
- 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中国赴东盟游客增长有助当地经济复苏
- 重庆最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进度条”过半
- 湖南博物院藏扇面展开展 扇里扇外意韵悠长
- 旅游为展览带来流量,展览为旅游提升文化附加值
- 大江时评:数字化赋能,让民生幸福“成色更足”
- 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 清华学者谈“三个助力”“三个局限”
- 河北张家口市一菜市场发生火灾 已致8人遇难15人受伤
- 中外儿童在穗分享梦想 上演花艺时装秀
- (乡村行·看振兴)从田间爬上餐桌 江西彭泽小龙虾“链”成大产业
- 辽宁省助残帮扶见闻:“授人以渔”为残疾人就业“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