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国家极地科考很多个“第一次”——访“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
中新社香港4月14日电 题:见证国家极地科考很多个“第一次”——访“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在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驶离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前,中新社记者来到船上和船长肖志民做专访。
甫一进船舱,记者差点撞上迎面走来的一大群人,大概是参观完“雪龙2”号准备离开的市民。见到身穿白色船长服的肖志民,这群人一拥而上,轮番拉着他合影留念,他顺手把一本沉甸甸的手册递过来,记者连忙接住。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签名册,里面满满的都是留言。
原来,这本签名册是肖志民特别摆在出口工作台上让市民留言用的,“每天上船参观的访客太多了,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和他们交流,了解市民对中国科考发展的看法。”在结束每天的公众接待工作后,他都会照例去看看市民的留言,“有很多都写得挺有意思的。”肖志民哈哈一笑。
确实很有意思。记者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好酷,我长大也想做‘雪龙2’号的船长。”
问他怎么看?肖志民脱口而出,“肯定是非常欢迎。”看到不少香港青年都想加入到中国极地科考团队让他感到很开心。“希望有更多的香港科研人员可以加入科考队,参与到国家的科考工作中。”
他顿了一下,补充道,“能够去南极和北极,是一辈子非常难忘的回忆。”肖志民聊到这里时,采访已经从办公室,转移到了驾驶舱。摸着熟悉的驾驶设备,肖志民像是换了一个人,习惯性地研究起控制台上的航线图。
采访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但对记者提出的每个问题,肖志民给出的几乎都是简单的短句回答。直到问他,过往15年极地探索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他像是终于听到了想要回答的问题,“应该是和队友们见证了国家极地考察很多个‘第一次’。”
肖志民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细数他这些年的极地探索经历,“像这几天‘雪龙2’号首次访港;在刚完成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穿越了8次‘咆哮西风带’,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穿越西风带最多的一次,并且是首次由‘雪龙2’号为商船‘天惠’轮破冰引航;再比如中国科考船第一次到达北极点区域……”
肖志民和气、直率、好相处,采访中笑声不断,常常会让人忘记,他是一个工作极其严谨的“老船长”。
其实,在“雪龙2”结伴商船“天惠”轮即将抵达罗斯海新站附近时,肖志民走过一段难熬的路,“‘雪龙2’号第一次给没有破冰能力的船舶引航,当时罗斯海附近的浮冰情况非常严重。”如果“雪龙2”号在密集冰区航行速度太快,拓宽的航道就会出现合拢情况,“天惠”轮就会被卡住。如果航行速度太慢,又极有可能出现冲撞危险。
肖志民决定,将“天惠”轮留在冰区外,由“雪龙2”号独自破冰探路,根据探路的情况,派出直升机拍摄视频。整整7天,他留在驾驶台复盘视频,和队员们一起找出每一块冰,直至“雪龙2”号寻到最优路径,带领“天惠”轮走出冰区。
采访最后,记者好奇他有没有算过自己的航行距离?“我算算看。”说着,他点开手机里的计算器,加加减减,然后把屏幕转过来说:“差不多有40万海里。”(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军从顿涅茨克地区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撤军
- 第14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结束
- 废塑料化学循环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
- 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将带来哪些变化?
- 以媒:以色列成立紧急联合政府
- 华致酒行亮相春糖会 引领酒类连锁新风尚
- (经济观察)中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塑造新质生产力
- 突发!“末日将军”苏罗维金现身非洲 “已重返工作岗位”
- 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被船只撞断 有车辆落水 伤亡不明
- 夏橙货源供应整体偏紧 秭归脐橙价格指数全线上涨
- 安徽“大黄山”康养文旅建设再“吸金”超125亿元
- 教育部: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 广东省减灾委员会提升救灾应急响应至Ⅱ级
- 北京今年拟完成20项市级疏堵工程和10个重要节点治理
- 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开幕
- 市场规模增长、产研对接精准 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提速
- 沈阳玖伍文化城举办曹文轩读者见面会
- 满族新城戏长春演出 老牌剧团焕发新生机
- 浙江金华发布今年首次高温红色预警
- (聚焦博鳌)中外专家支招如何应对“AI焦虑”
- 热门推荐
-
-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答记者问
- 三寸小卡让青少年“上头”,拆卡直播间暗藏隐患
- 北京购房新政出台后首个周末 记者探访新房、二手房市场
- 银川客运段端午假期运送旅客量同比增长36%
- “红苹果”变“金苹果” 山西大宁“一颗宁脆果”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持枪劫持公交车事件 致一人死亡
- 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第一方阵
- 中国移动数字两亚(昆明)智算中心落成 将为多领域赋能
- 西藏林芝巴松措景区迎“高原精灵”黑颈鹤越冬
- 广东兴宁市大坪镇性侵案已移送检察机关
- 沈阳举办“你好,沈阳”国际友好之夜主题音乐会
- 上海开年打出“侨”牌 广邀海外侨胞共享发展机遇
- 非洲本土语言被纳入大语言模型开发视野
- 北京下半年小客车指标申报10月8日截止 官方发布提示
- 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 发布亚运主题旅游线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 推进成果转化 助力强农建设 世界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成立
- 台风“古超”向西北方向移动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 “陕农优品”飘香大湾区 陕西8大产业链企业亮相广州
- 公诉机关建议对余华英判决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