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百年古村 “返老还童”
重庆市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杨家槽村焕新生——
百年古村 “返老还童”
本报记者 李增辉 刘新吾
黄墙青瓦,错落有致,行走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杨家槽传统村落,正值鲜花盛开,满眼春意盎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刚收尾,首批游客便来此探访。“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能放松身心,找到乡愁。”游客刘女士乐呵呵地说。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杨家槽村静卧于明月山槽谷之中,清朝初年,来自湖北孝感的杨氏家族迁徙至此,杨家槽至今经历近400个寒暑。可由于大山环抱,这里曾经经济弱、设施差,道路坑坑洼洼,房屋“垂垂老矣”,78户人家一度只剩下10多户人。
2020年8月,重庆市住建委启动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为其“梳妆打扮”。如今,古村“返老还童”,迎来新生。一些农户陆续回到村里,还有人积极筹备经营民宿,昔日寂静的小山村,重新热闹起来。
设计下乡
寻找“宝珠”
杨家槽村落历史悠久,清朝初年,这里杳无人烟,杨氏始祖杨绍文带领家族来到这里垦荒,从此定居下来,人丁渐盛。直到2003年合村并居,杨家槽成为洛碛镇大天池村的一部分。
两山夹一槽,杨家槽因而得名。整个村落呈“C”字形,从高到低延伸,由上湾、中湾、下湾三个组团串联而成。村落中间平地用于农耕,溪水自北向南,穿田而过,滋润着这片土地。房屋依山而建,村内院落以耕地为核心,形成一个个院落,聚居与散居相结合。
杨家槽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浓厚。由于地处深山,村落受外界影响较小,风貌较完整地保留下来,至今保留着典型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村内小路交错相通,疏密有致,路面铺制采用当地石材,古树古井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村内房屋多修建于清末,保持传统明清巴渝民居特点,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后翻修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以穿斗式为主,还有少量土坯房和石砌房。
不过,随着城市化加速,村民陆续外出务工,村庄因而年久失修,房屋、路面慢慢衰朽破败,留守村民大都种植水稻、玉米等附加值较低的作物,还散养一些鸡鸭,粪便随处可见。古村成了荒村,仿佛就要被世人遗忘。
2019年,住建部在山东省和重庆市开展首批村庄设计典型案例研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陈蔚、胡斌,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赵宇等人组成的团队深入田野考察,找了整整两个月,发现了深藏于洛碛镇的这颗“宝珠”。几番走访,他们与杨家槽结缘,针对杨家槽村落的风貌特色、自然景观、产业基础、历史人文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决心在此启动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工程。
经专家评审和相关市级部门会审,杨家槽于2020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两个月后,杨家槽“大修”正式启动。通过设计下乡,设计师与村民一起参与规划设计,就地重建家园。
商讨方案
达成共识
设计师们走进山村,让村民看到了村子重生的希望,兴奋不已。村民们七嘴八舌,把各种要求一股脑倒出:拆旧房、建新房,更加洋气一点;扩大自家院坝面积,硬化马路并加宽一些;路灯、电气等现代化设施越多越好……
设计师们听了直挠头,“这哪是保护发展呀,分明以为是拆迁嘛!”他们解释道,改造这样一座百年老村落,要尊重历史传统,坚持保护优先,守住田园风光,让人看得见乡愁。
可村民们不理解,“那改造啥呀?住了一辈子木房子,不就是想住住新房子吗?”村民李华珍说道。
经过与镇、村干部商量,设计师们决定,以保护为主,同时听取村民合理意见,在改造时兼顾生活,让村民生活更加舒适。
方针定下,主要看落实。为了顺利推进工作,设计团队开始做村民工作,从点上突破,再从面上逐步推进。村民李华珍就是首批“突破口”之一。
大家反复登门劝说,并拿出折中方案——外表修旧如旧,里面尽量改造。“政府帮你出大头,你自己只出10%的钱,这样的机会还不好?不然,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啊!”村干部的话,让李华珍动了心。她虽然还是犹豫,可看完设计图纸后,决定“试一试”。
没想到,效果比李华珍想象得还要好。从外面看,木墙板仍然“古色古香”,但已经重新补上漆料,几乎看不出修补痕迹。室内通透明亮,木架床、木桌仍然沿用,但空调、电视一应俱全。厨房里,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燃气灶、油烟机都已装好。
更让李华珍高兴的是厕所改造,室外的旱厕改为室内现代化厕所。“以前,上个厕所要跑到外面去,娃娃们晚上都不敢去,更别说冬天了!”想着儿孙们更爱回家看望,李华珍心里乐开了花。
“改造后还真是方便很多哎!”有了李华珍的示范,村民们打消顾虑,纷纷加入改造计划。
“乡村传统聚落需要在传承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点,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陈蔚认为,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投入乡村建设之中,我们的设计应该有利于留住原住民。
设计师与村民之间的磨合,贯穿杨家槽保护修复过程始终——村民要求院坝铺花岗石,平整,但设计团队想恢复老石板,最终选择花岗石、老石板混铺;村民要求屋顶换新瓦,设计师们却想重新利用旧青瓦,最后屋檐下方盖上了新瓦,旧瓦被移到屋顶;有村民要求屋内铺上地砖、屋顶开天窗,设计师也尽量满足。
设计一起商量,建设也要一起参与。杨家槽石匠、木匠、泥瓦匠不少,大伙一起参与施工建设,村民代表杨义昌等6人还受邀担任“监工”,保障工程质量。
历时两年,设计师们和村民们寻找最大公约数,达成共识,杨家槽最终“长”成了设计师和村民都满意的样子。
留住乡愁
人气渐旺
2022年4月,杨家槽在尽量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修葺一新,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山、水、林、田、湖和村居勾勒出一幅田园景象。
古树、古井,小青瓦、竹篱笆等传统要素犹在,但掩埋的荷塘重新翻新,院落旁的石板路从杂草中再现斑驳痕迹,房前屋后鲜花环绕,路口的大枣树焕发生机,远远望去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三两村民肩挑农具、脚踏青石,清脆声渐渐流向田间……作为重庆市首批传统村落之一,杨家槽的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后,重现了传统巴渝民居的地域特点。
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村落拥有了污水管网、路灯、休闲步道、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环境好了,人气更旺。“我们这里空气新鲜,其他条件也不比城里差,住得安逸。”70多岁的村民杨正华和老伴从城里搬回来,一脸乐呵。
市民唐杨春被杨家槽的风光所吸引,在此租下一处房子,供母亲养老,在优美田园中找回乡愁。
目前,常住村民已增加至30多户,还有市民到处游玩,延续数百年的烟火气正在回归,幸福笑容也常挂在村民脸上。
物质生活更便利,文化素质也在提高。以前,村里脏乱差,村民时常乱丢垃圾。如今,村里像景区一样,村民有时“拿着垃圾也不好意思扔”。
“杨家槽的保护只是基础,发展才是目的,其整体规划设计以创建村民幸福生活为根本,挖掘利用田园农耕文化和传统民居资源,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创造乡村美好家园。”设计师王轶楠说,希望以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乡愁吸引资本与人才返乡回流,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保护基础上续写发展篇章,当地正在积极谋划、行动。大天池村党总支书记左其政介绍,如今,杨家槽正在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冷水鱼等产业,并推动乡村旅游,将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挣钱,腰包更鼓。
杨家槽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杨家槽要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肖亚成建议,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选址既要注重保护,也要重视发展,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让村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实现更好的保护。(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8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1% 高于市场预期
- (两会速递)张玉卓:发展新质生产力,央企要摒弃“挣快钱”
- 中国南方多地取暖用电飙升 黔桂两地统调负荷冬季创高峰
- 四川雅康高速康定至泸定方向恢复小型载客汽车通行
- 前11月广州进出口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破万亿元
- 大卫·弗格森:停滞的眼光难懂鲜活的中国 走进方得理解
- 伊利携手英国剑桥大学制造业研究院、荷兰StartLife举办开放创新论坛,深化全球健康生态圈建设
- 近百位台胞台属浙江桐乡携手健步走
- 四川红原4.9级地震:地震工作组奔赴震中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节后机票降5成多? 出发前当心“踩坑”
- 院士科普深空探测 寄语青少年报效国家
- 湖北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1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6%
- 美国7月新增就业18.7万人 失业率为3.5%
- 近三千家海内外企业参展第二十届中国农交会 希冀开拓国际合作新市场
- 喜剧类型片是如何不断拓宽电影市场的?
- 山西大同上半年与京津冀签约49个项目 创新 “全绿色”审批模式
- 广西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引进“金融活水” 打造“西南智谷”
- 中国科技馆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
- 语文教师杨军:教师让出一小步,学生前进一大步
- 热门推荐
-
- 核酸检测采样棉签是否含有荧光剂?国家卫健委回应
- 从清华转到双非院校 “逆向转学”为何受关注?
- 浙江县域观察:一块布如何织出“国际纺都”?
- 英国最低工资提高9.8%至每小时11.44英镑
- 浙江台州抓“凉”机 制冷设备出口“热”
- 用微波炉加热,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吗?
- 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
- 重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286.5公里
- 胡珂:让经史子集活力“破圈”
- 世界银行:发展中经济体需大幅增加投资
- “直播带高校”帮考生打赢志愿填报“信息战”
- 治理“容貌焦虑”须突破监管难题
- “速度与激情”、冬日美景激发冰雪活力 各地利用“冷资源”释放“热消费”
- 东西问|胡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有何开创性意义?
- 普京谈俄乌局势:如果想谈判那就谈吧,但……
- 《关于开展“网络去NAT”专项工作 进一步深化IPv6部署应用的通知》解读
- 渤海油田水平井电缆分舱卡水技术首次成功应用 每年节电约500万度
- 中亚及土耳其媒体代表走进新疆伊犁
- 多项电力指标折射经济运行新动能、新趋势
- 邂逅法兰西 “古今运河 时尚临平”影像展在巴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