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服务高峰日将至 北京推出多种便民惠民服务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北京近年来坚持殡葬服务公益属性,严格执行“零百千万”殡葬惠民政策(零费用骨灰撒海、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和万元骨灰安置),确保治丧更便捷、服务更实惠。今年,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推出了多种便民惠民暖心举措。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在21日举行的北京市2024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将3月16日至4月10日共计26天确定为祭扫服务集中日,预计3月30日、31日(双休日),4月4、5、6日(清明假期)共5天为祭扫服务高峰日。
鼓励市民错峰祭扫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祭扫服务需求,北京今年继续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三种祭扫服务。现场祭扫方面,为倡导错峰祭扫、防止人员过度聚集,在3月30、31日和4月4、5、6日实行预约祭扫,市民可通过网络预约方式,提前预约祭扫日期和时段,其他时间现场祭扫不需预约。同时,今年继续保留电话预约渠道,有需要的市民可通过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服务电话进行预约。5个祭扫服务高峰日期间,八宝山革命公墓继续实行人员、车辆双预约机制。
代为祭扫方面,不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可通过殡葬服务预约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公墓将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延伸服务项目可与公墓另行商定。
网络祭扫方面,市民可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网的“2024年清明节祭扫”服务专区,开展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
清明期间,市民出游和祭扫活动交织,预计会出现瞬时人员和车辆的流量高峰,民政部门倡导市民优先选择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服务,确需到现场祭扫的市民,鼓励错峰祭扫。
推行绿色生态安葬
近年来,为引导激励绿色生态安葬,北京出台政策文件,对选择骨灰海撒、自然葬的,免费提供逝者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6项约2850元的殡仪服务。
北京从1994年5月开始推行骨灰撒海活动。三十年来,共组织集体骨灰撒海活动774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3.4万份。骨灰撒海费用实行财政补贴,为选择骨灰撒海的逝者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外,逝者家属不缴纳任何费用,并可免费随行6人参加撒海活动。
今年清明期间,将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并准备在天津港举办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启航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办生态葬公祭活动,持续提升骨灰海葬、自然葬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
各墓园设绿色便捷通道
为精心做好祭扫服务工作,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推出了多种便民惠民暖心举措。大部分墓园设立了便民服务台或志愿服务岗,免费提供祭扫用具用品,免费向市民提供祭祀鲜花,免费供应应急药品、热水纸杯、雨伞雨衣等应急物资。市相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天气情况,开设祭扫公交专线,引导人员、车辆;各墓园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祭扫通行需求。
同时,殡葬服务机构创新祭奠追思服务。部分机构探索提供了风铃祈愿墙、时空邮箱、时空信笺、追思祈福卡、插花追思、水溶祭祀等多种新式、公益性祭奠方式。
此外,北京市民政局官网、“北京殡葬服务(八宝山在线)”网站,推出了全市正规殡葬服务机构的服务指南、惠民项目、政策法规等信息,方便有需求的市民了解相关情况。
郭汉桥提示广大市民,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倡导市民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他呼吁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确保清明祭扫安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秋小长假 哈铁增开51对列车服务旅客出行
- 北京发布今年首个洪水预警
- 胰岛素行业将迎巨变?
- 台湾艺人黄子佼涉强制猥亵 被限制出境出海
- 深中通道开通首月车流量破300万车次
- 滴滴举办第五届司机节 发布给司机师傅的十大承诺
- 团圆年|少女醒狮队,飒!
- 业界专家齐聚南昌共话红色文旅发展
- 我国果品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产销供销发生了哪些变化?
- 金店跑路,存金难兑 黄金托管风险几何
- 中国新疆同中亚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 三种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秦岭
- 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大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70周年论坛召开
- 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在沪展出
- 中国外贸顶住“压力测试”
- 今夏旅行“蜂向标”:“避暑游”成主流 “多巴胺”景点迎打卡潮
- 一线城市房价转跌 买房的好时候到了?
- 豫北五市协同立法共保卫河安澜
-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中国在几乎所有关键绿色技术方面都是引领者
- 中新教育丨中国人民大学报告:直播间带动30余种新职业
- 热门推荐
-
- 全国百名女企业家龙江行 白山黑水间话合作
- 法国巴黎一居民楼发生火灾 致3人死亡8人受伤
- 渔民上岸之后,就业怎么解决?还有哪些现实问题?
- 今年前2个月天津口岸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74.9%
- 福建省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在京举办 现场签约527亿元
- 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开幕 发布“古建联城”名单搭建文旅合作平台
- 朝鲜举行新型战术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交接仪式
- 土耳其称摧毁伊拉克北部37个库尔德工人党目标
- 国际最新研究称,章鱼或会与不同鱼类一起捕猎并担当领导者
- 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十年间增长34.4%
- 汉唐国家水利工程考古发现周人“南水北调”工程
- 央广财评 | 连续11年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新质生产力产业正成长
- 山西大同非遗进大学:薪火相传 共赏文化瑰宝
- “桂菜美食中华行·走进北京”活动在北京广西大厦成功举办
- 苏轼主题文物展将在琼开展 展出珍贵文物154件/套
- 河北香河促传统种植转型:农区变景区 农事变体验
- 国家医保局:推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 邻居家空调外机又热又吵 业主起诉要求拆除获支持
- 2023上海书展闭幕:上海何以成为“书香之城”?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江水奔涌,古城墙边听历史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