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在西海固勇闯“牛市”
如今,肉牛产业带动兴隆镇1600多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很多像马强这样的35岁以下青年,都在围绕肉牛产业就业创收。他们深度参与着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在“牛镇”“牛市”里淘金。
——————————
初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被一场大雪笼罩。凌晨4点多,位于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率先从黑夜中“醒来”。
在这座西北地区最大的村级活畜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协助指挥着上百辆大卡车、平板货车有序入场。随着一阵阵刹车声,成群的牛被“牛伢子”(西海固地区方言,指从养殖户处收集购买肉牛的人——记者注)赶下仓栏闸门,市场里萦绕着“哞哞”的牛叫声。
夜色下,00后肉牛经纪人马强来到市场,替广东、广西等沿海省份的客商买牛。他裹着棉大衣在基础母牛区、育肥牛区穿梭,打着手电筒仔细相看待交易的肉牛体型。看到体格健硕的,就拉起卖方的一只手,用传统的袖筒议价方式询价、还价,快到上午11点时,他买入了近60头牛。按当地的市场交易规则,买一头能赚200元劳务费。
如今,肉牛产业带动兴隆镇1600多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其中,很多像马强这样的35岁以下青年,都在围绕肉牛产业就业创收。他们深度参与着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在“牛镇”“牛市”里淘金。
繁荣的肉牛产业为年轻人带来致富门路
23岁的马强从小在单南村长大。在他的记忆中,牛和猫狗一样,都是很常见的动物,全村几乎家家都养牛。提到牛,他童年最快乐的经历就是上小学时,协助同村老乡徒步把牛牵到交易市场,一次能赚两元。
马强家也养牛。他的父母和雇用的5名饲养员打理着一座肉牛养殖场,喂养了100多头牛,每天早午晚定时定量投喂3次,还要打扫5座牛棚。
2020年高中毕业后,马强到家附近的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当起了肉牛销售经纪人。这个工作被当地人称为“代办”,要按客商的订单要求,找活体肉牛的卖方谈价格、下订单,称重后装车发货。
这座市场里交易的活体肉牛主要是育肥母牛。马强介绍,体格健壮的母牛体内分布着丰厚的油脂,就像雪花一样分散在肌肉纤维中。雪花肥牛是大湾区特别是潮汕地区食客的“心头好”。
时至今日,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仍沿用传统的“拉手手”袖筒内议价方式。卖方在袖筒里先用手指比画卖价,马强用同样的办法比画还价。旁人若想知道袖筒里的交易是否达成,得通过买卖双方的面部表情和语气词来判断。对于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马强认为,这能避免其他围观者企图哄抬价格的情况。
谈拢成交价后,马强向卖方给付100-200元订金,在牛背上写上标记,通常是“字母+数字”。这座市场有个规矩:凡标了记号的牛,买方不相看、卖方也不推介。接近中午,数百家卖方会把牛拉到称重区过秤。马强总能根据记号及牛的毛色、体格,辨认出自己买的牛,“锻炼了3年多时间,不会记错”。
每个农历单日开集天,他的订购量一般有七八十头牛;春节前后的销售旺季,每次要买入100多头。有时市场交易太火爆,开集期间没买够客商要的订单数,或农历双日客商下了订单,他得趁着不开集的空档,走村入户上门找养殖户买牛。
当天买够了牛,马强就装车发货。淡季买入量较少时,会把牛运回家养两天,和下次开集日买入的牛一起装车发出。1辆9.6米长的货车能装30头牛,再多就得找双层货车或17.5米长的货车。
为了尽可能地控制运输成本,他经常找6名西吉县当地的汽车司机合作。从西海固到东南沿海城市,司机日夜兼程,经过一天一夜运达目的地。马强说,遇到雨雪天气或堵车情况,一群牛在车里挤来挤去,容易造成损伤。西吉人有养牛传统,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司机多少都有点儿应对处置经验。
做代办虽然来钱快,但挣的都是辛苦钱。每个开集日天还没亮,马强就得进市场,既要时刻注意周围错综复杂的交通环境,还要避免站在牛屁股后被踹到,夏季要忍受滂臭的牛粪味儿,寒冬要扛得住接近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还要忍受风吹雨淋。但他一直相信,躺平没有未来,勤劳才能致富。1月25日,距离结婚还有两天时间,他仍然在工作。
让马强感到欣慰的是,2023年以来,市场里的线下成交量增加了,去年,他干代办的纯收入有150多万元,今年1月销售旺季,月收入就接近20万元。
这个小镇青年用这些收入在西吉县城买了一套婚房,还买了一辆20多万元的越野车。“我的代办业务做好了,单家集的养殖户、市场上来自西北各地的‘牛伢子’,还有外地订购商都有收益。大家都赚钱,我很开心。”
村里还缺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产业青年
单家集包括单南和单北两个行政村,是回族群众聚居地区。单南村党支部书记边斌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这两个村目前有7000多名村民,大家都爱吃牛肉,有养牛的传统。仅单南村就有236户肉牛养殖户,村里推行青贮饲养技术、以牛粪还田做肥料。
谈到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边斌介绍,单家集地处甘宁两省份交界处、位于六盘山脚下,肉牛养殖户与牛伢子喜欢聚集在此开展交易,市场因此逐步发展壮大,占地面积从最初的1.5亩扩建至目前的75亩,是当地商贸物流的“旱码头”。
特别是2004年以来,单家集群众为了拓展销路,自发组团到广东、海南、云南等省“转市场”(考察肉牛销售市场——记者注),向沿海、沿边地区推介西海固活体肉牛。多年的销售实践逐渐为当地的牛肉品质赢得了好口碑,持续吸引着客商订单,“市场的良性发展为单家集带来了经济效益。”边斌说。
提到单家集这片故土,他颇为自豪。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军曾3次路过并驻扎在这里。因为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真诚帮助穷苦百姓,当地群众盛赞红军是“仁义之师”。时至今日,当地人一直非常注重“回汉一家亲”。外地客商到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考察生意,肉牛经纪人带他们吃的第一餐,一般都是当地特色美食炖牛排。
“邀请他们大口吃肉、大口喝汤,亲自尝尝牛肉口感。”边斌说,即使最终没能达成交易,单家集的代办也会帮客商推荐其他同行促成合作。
“一头肉牛浑身上下都是宝,给单家集群众打开了致富门路。”边斌介绍,单南村和单北村的中老年人普遍有养殖经验,主要从事养殖育肥工作。两个行政村1450余名18-35岁年轻人中,超90%都在围绕着肉牛产业就业创收,业务范围包括代办销售、运输、屠宰,回收销售牛皮、牛尾巴、药用牛杂,还辐射到餐饮和住宿服务、经营兽药店等。
运输司机马小龙跑了4年多货车,货物就是来自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的活体肉牛,送到东南沿海省份卸货后,会和快递物流商合作,往宁夏运快递或者拉家具建材,“往返一趟、车不空跑,都有钱可赚”。
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的日渐繁荣,给单南村增添了许多活力。因为大宗活畜交易资金流动量大,市场门前有了银行。牛伢子和客商聚在这里交易,周边100米内陆续新开了四五家宾馆,还有五六家西北风味面馆。
一家宾馆的负责人马国雄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市场门前道路两侧广东、湖南、贵州牌照的车辆,都是肉牛订购客商的。一间客房每晚100元。2023年腊月到2024年春节前,几乎每天所有房间都是满客状态。
边斌从不担心单南村会“空心化”。他了解到,近几年,单南村和单北村许多90后、95后在外地完成了学业或务工返乡后,都选择留在家乡定居,“原因是大家看好这里的肉牛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单南村和单北村从事肉牛经纪人职业的35岁以下年轻人有140多名,“就着这个产业在家乡谋生,都有钱赚。”边斌说。
不过,让他感到忧虑的是,以单南村为例,目前35岁以下的肉牛产业青年从业者,普遍都是初高中学历,在延伸产业链条、稳固订单、拓展销路等方面,缺乏谋划长远发展的眼界与策略,村里缺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产业青年。
他介绍,今年,单南村“两委”计划向兴隆镇申请,组织产业青年开展专业素质技能提升培训,推动更多青年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成为主角,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更大力量。
让更多青年人才看到肉牛产业好“钱”景
“目前,宁夏养牛规模最大的县就是西吉县,兴隆镇又是西吉县养牛规模最大的乡镇。”兴隆镇党委副书记王维毅介绍,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不仅已发展成宁南山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还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村级活畜交易市场,目前由单南村和单北村共同负责运营。
这座市场隔天开一次集,热闹程度不输首府银川的农贸市场。开集前一天的22点,就陆续有养殖户、牛伢子开着运输车、拉着成群结队的活牛提前排队候场。他们主要来自西海固地区,也有甘肃省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的,还有陕西省榆林市的,甚至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开集期间,市场里往往堵车严重,两个村要安排工作人员维持市场秩序,必要时,还要有交警帮忙维持交通秩序。”王维毅说。
据当地官方数据,西吉县每年的活体肉牛交易量有40万-50万头,近一半经由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直接运送至广州,其他的销往上海、安徽、广西、湖南等省(区、市)。这座市场的年交易额约为50亿元。
活畜交易还带动了兴隆镇的餐饮业发展。目前,镇街道上仅牛肉火锅店就有20多家。去年,全镇培育扶持了1500多家商贸企业、个体经营户、流动商贩,带动了1.3万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增收。这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主力军。
“目前,肉牛养殖、商贸物流是兴隆镇的两项重要产业。”王维毅介绍,农民广泛参与肉牛产业发展,为兴隆镇打下了经济基础。为给农民提供更多市场机会,近两年,兴隆镇为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修建了办公楼、增设了线上交易区,方便外地客商通过在线视频达成交易。去年,兴隆镇投资800多万元,为市场硬化了路面、加固翻新了围栏和大门。
他提到,长期以来,深加工一直是兴隆镇肉牛产业发展的短板,导致西海固的活牛拉到外地屠宰、与其他产地的牛肉混着卖。
为弥补肉牛产业发展短板,2023年,西吉县招商引资7000多万元,实施肉牛养殖暨牛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在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周边新建了一座屠宰场、建成并启用了两个屠宰车间,整个建设过程带动了200多人就业、为日常运营创造了30多个岗位。
春节前夕,一些来自广东的肉牛订购客商向王维毅建议:将肉牛的屠宰和精分割程序,前置到运输发货前,将生鲜牛肉精分割为牛柳、牛腱、牛排、牛腩、牛后脑肉等,并分类打包,希望以此提高前端市场的销售效率。
王维毅说,其实兴隆镇也有延长肉牛产业发展链条的规划,为此还用近100只羊开展了一次屠宰和精分割试验。今年,打算盘活镇里一处靠近566国道的废弃养殖场。同时,继续优化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硬化场地路面、扩建交易大棚面积,逐步精准对接生鲜牛肉销售市场。“今后要延伸生鲜牛肉精深加工产业链条,肯定还需要更多高技能青年人才。”
春节假期只休息了两三天,马强又忙起了代办业务。奔波在前端销售市场的他,也在关注养殖环节。他计划今年拿出30多万元,给自家的养殖场加盖两座牛棚,帮助父母扩大养殖规模,还准备尝试拓宽业务、代理销售优质肉牛饲料,“希望把交易市场的规律摸得更准,以更沉稳得体的姿态把生意做得更远,让更多青年人才看到肉牛产业发展好‘钱’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中国冰雪美食节哈尔滨启动 八方游客赏冰乐雪品美食
- 中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胡继勇已不再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
- 从今年起,消博会计划于每年的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举办
- 瑞银调查:上半年中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江苏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高水平建设“蓝色粮仓”
- 珠江日夜游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
- 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举行开播仪式
- 遇见福建:连城非遗奇妙夜精彩上演
- 国际识局:TikTok存亡之际,周受资“舌战”美国议员团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冰冻预警 7省市有持续性冻雨
- 财经观察:5月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 “军官”药店买口罩竟然撕毁口罩 上海浦东警方查处一起冒牌军官案件
- 联合国秘书长再访乌克兰 强调黑海粮食倡议需继续延期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大外空军控决议
- 长沙逐梦世界文旅名城
- 岭南膏方节在穗开幕 专家:孩子无需刻意服用膏方调补身体
- 多场戏剧表演亮相羊城 天河路商圈变身“广州百老汇”
- 俄总统普京任命总统办公厅和政府成员
- 市郊铁路怀密线 明起支持扫码乘车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边境地区交火
- 热门推荐
-
- 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
- 四川万源成功避险一起山体滑坡 22户34人提前撤离
- 英研究:走路上学的孩子更不易肥胖
- 广东团队揭示睡眠障碍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雪山大地》等5部作品获奖
-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少年该怎么办?
- 二十四节气处暑:渐有新凉递好秋
- 新疆库车:在传统戏剧中感受浓浓年味
- 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界领袖赴四川寻找合作新空间
- 商务印书馆发布2月好书 《辞源(第三版·音序本)》首次面世
- 感恩奋进80载! 徐工领航大国重器,与全球客户共赴新征程
- 黑龙江省高品质体验式旅游观光列车“林都号”开行
- 联合国专家:厦门筼筜湖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成功经验和范式
- 2025年琼州海峡春运高峰时段进岛方向船票预售期调整
- 过冬的“电子羽绒服”,你准备好了吗?
- 严重或危及生命!亚洲多国流行 海关紧急提醒
- 中新真探:得红斑狼疮的女性能否生育?
- 网红“近视神药”暂停网售 相关公司销售模式将迎挑战
- 中证协:2023年券商主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逾3600亿元
- 广州暑运客流高位运行 白云机场口岸日均出入境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