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成功放归2只猛禽
中新网西宁3月11日电 (李江宁 马存新)记者11日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成功放归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秃鹫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雕鸮。这是继此前放归2只大鵟、3只红隼、1只雕鸮之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再次成功放归的2只猛禽。
据介绍,此次放归的2只猛禽由青海海北州门源县浩门森林公安派出所接警救助后移送至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经工作人员检查,秃鹫无外伤,判断其为长时间未进食,导致身体消瘦,无法正常飞行觅食。
图为此次放归的秃鹫。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供图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将其隔离观察、喂养两周后移至猛禽笼舍,经过近3个月的饲喂管理,体重由6.2公斤增至6.72公斤,体况恢复正常,两翅飞羽完好,达到放归标准。雕鸮右翅有轻度创伤,但未发现骨折,通过单独饲喂管理,体重由1.98公斤增至2.37公斤,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为减少人类饲喂对野生动物的印痕,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还对它们进行自主捕食等野化训练,以此提升和加强野外生存能力。经过体况检查评估,救护站研究制定了两只猛禽放归计划,考虑到救护站周边山林均有秃鹫和雕鸮的野外种群,最终选择了就地放归。
记者了解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建站以来共救助收容野生动物94只,25种,其中兽类31只,鸟类63只,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目前成功放归9种16只(红隼,大鵟,黑鸢,猎隼,荒漠猫等),站内收容野生动物37只13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百名台胞逛浙江义乌:“现在的大陆机会多多”
- 应对降温降雪天气 重庆机场给飞机“洗澡”
- 国际观察:中马经贸合作助力中国东盟互利共赢
- 外媒:俄美代表在联合国就叙利亚局势针锋相对
- 2024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成都启幕
- 重庆展出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品力作
- 中国企业与牙买加驻华大使馆签约合作 共谋“一带一路”新机遇
- “AI「童」行 健康成长”启动,爱康首个青少儿健康成长中心成立
- 福建跨境电商增长强劲 上半年出口破1100亿元
- 保障孩子运动时间 定期开展近视筛查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外交部称恪守不发动核战争原则 乌方称莫斯科将受到更多无人机攻击
- 摩洛哥震情为何如此严重 专家称多重因素造成悲剧发生
- 柬埔寨启动“China Ready”认证体系 吸引中国游客
- 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商业论坛在哈首都举行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行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
- 上海最大免费公园24小时开放 公园与街区无界融合
- 北证指数大涨逾7% 沪企改革概念股走强
- “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国庆假期“慢充式”旅游受青睐
- 山东发布10条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展现“鲁风运河”别样风情
- 聚焦出版新途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出版融合创新之路”论坛举办
- 热门推荐
-
- 比利时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
- 中俄两大界江进入35天禁渔期 渔船网具全上岸
- 中国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 昔日石山今披绿装 重庆石漠化土地五年减逾440万亩
- 玛尔挡水电站首台坝顶门机顺利完成吊装
- 江西铁路线上的工长:保障春运12年 “森”严守护列车安全
- 进度条超80%!全国麦收面积达2.53亿亩
- 2023年安徽实际对外投资总量突破20亿美元
- 广东消委会:超九成受访消费者表示受“好评返现”困扰
- 第八届华语戏剧榜单揭幕 金士杰明家歆分获最佳男女主角
- 中越边境云南文山两条对越通道临时开放客运功能
- 寒潮降温持续 广西各部门“闻雪而动”保障民众生活
- 员工不愿调岗持续旷工被辞退 法院:合法解除无需赔偿
- 唱响“投资中国”和“中国投资”好声音
- 靠有偿删帖非法获利200多万元!起底犯罪团伙作案手段→
- 商务部介绍对欧盟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情况
- 中轴线创新大赛用创意影像传递温度
- 观山水阅榕城 福州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
-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是怎样炼成的
- 广东2024年汛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