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
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韩冰教授29日在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罕见病:超级罕见、危害很大。韩冰说,虽然患病人数不多,但是,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贫血、血栓,肾功能损害;有些病人甚至出现脏器衰竭,死亡率在5年达到30%左右,10年生存期明显低于正常人。
“PNH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为20到40岁的青壮年。”韩冰说,这些人正在求职、结婚、生子等人生节点上,疾病引发贫血、血尿、身体乏力、丧失劳动能力,使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的权利。PNH患者血栓风险是正常人的50倍,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有一些患者会有平滑肌功能障碍的问题,
据了解,已被发现的罕见病中,有很多目前仍无法治疗;但是,PNH患者是有药可治的。以依库珠单抗为代表的C5补体抑制剂“面世”改变了自然病程,可以让患者的生存期接近正常人,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才能缓解相关症状,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减少因肾衰等的死亡概率。韩冰教授指出,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重新回归社会。
据悉,目前,依库珠单抗已在华上市,并被纳入医保。韩冰告诉记者,其所在医院血液内科已与罕见病科联合,在医院内开始治疗。不过,若让更多PNH患者因依库珠单抗获益,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运输问题、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等。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才能让患者更便捷地用药。
来自新疆喀什的小杰(化名)在2021年底被确诊罹患PNH。她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纳入医保之前,她买1瓶药的价格是2万元,其一年治病的开销是近50万元;依库珠单抗被纳入医保后,1瓶药她只需自付2518元。这大大减轻了小杰的经济负担。
谈及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PNH病友之家发起人佳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NH主要患病人群为青壮年,长期患病,身体虚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求学、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都非常严重。韩冰教授指出,罕见病药物被纳入医保非常重要,其所在医院成立罕见病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她指出,这大大提升了药物可及性。不过她希望,未来医保报销可以实现双通道(医院和药房),而非仅仅是从医院开出的药可以进入医保。
多年从事罕见病治疗的韩冰教授坦言,在中国,专职罕见病医生很少,大多数医生是在常见病诊疗的同时开展罕见病的治疗。2018年和2023年国家两次公布的《罕见病目录》,共收录了超过200种罕见病。“但是,诊疗罕见病,医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专’。”韩冰直言,整个罕见病医疗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临床需求缺口,从医生角度是这样;在护理、检验等领域亦如此。
在线接受采访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教授直言,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用药被纳入了医保,但实际上还有待解决的难点。小杰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城市购药还存在一些困难。她需要韩冰教授帮忙联系购药,再通过冷链物流运到新疆喀什,一次购药需要约一周时间。
如何弥合罕见病患者药物可及的“最后一公里”,陈昊教授坦言,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其用药规模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罕见病用药的配备必须依据医院具体的诊疗能力、诊疗范围和诊疗水平诸多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要求普遍全部配备,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在这位专家看来,承担罕见病诊疗的地区诊疗中心可以依据流行病学的发病情况和患者的综合情况,去配备相关药物;在配备方案上,可以利用大数据,智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去优化罕见病用药的配备主体。
关于罕见病药物费用问题,陈昊教授认为,探索建立多元共付共同分担的机制去缓解患者用药负担,才能让更多患者因创新药治疗获益。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接受采访时认为,对于境外创新药,政府部门应鼓励药物进口,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通道;应该鼓励中国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与相关国内外药企合作,加速引进药物。对于无法引进的药物,比如:不在专利期、保护期的,可以鼓励国内仿制。孙洁希望提升惠民保的可持续性以及它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并期待有更多的罕见病患者通过惠民保分散风险。
作为患者组织发起人,佳佳还表示,在医生层面,希望专家能够组织更多的继续教育、学术活动,让更多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了解相关疾病。对疑似患者,开展相关检测,使他们有机会尽早得到确诊;对于患者自身,她希望病友能够更多地了解PNH疾病知识,包括如何开展运动,坚持药物治疗、自我管理等等。在她看来,每个病友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持续加强环境生态保护 推进“美丽广西”建设
- 他塑造的美髯公深入人心
- 广东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
- 春运启幕 青藏高原最大铁路枢纽迎来送往“燕归巢”
- 投资稳定增长 调结构提质效持续发力
- 《南亚营商环境报告2023/2024》发布 聚焦中国南亚发展机遇
- 中国科学家首发《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 助力全球减碳目标实现
- 两岸医院厦门共建医联体 让民众近享“一站式”诊疗
- 清明养生,饮食重在“清”
- 外媒:美军驻伊拉克和叙利亚基地遭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
- “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用一生找寻中华文明5000年
- 住建部: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北京集中推出15项稳就业措施 支持企业稳定扩大就业规模
- 中国干细胞集团完成第6000例干细胞临床移植 专家呼吁留存脐带血
- 福建平潭口岸上半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大增
- 起底“千万级”带货主播“麦琪啦”:拆分病名暗示能消瘤治癌,把保健品吹成“神药”
- 2023年西藏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 含唐卡培训、藏族面具制作项目
- 甘肃六旬残疾人自学设计“微型水库” 探农业“秋雨夏灌”
- 寒假“余额不足” 开学前这些心理准备要做好
- 国家邮政局:推进邮政领域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
- 热门推荐
-
- 中国会计史文博馆在武汉开馆
- 何以中国 | 在黑陶邢文化博物馆触摸黑陶文化新脉动
- 今年以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710万人次
- 管涛: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市场基础 未来将双向波动
- 浙江柯桥:“小杨梅”擘画湖塘“共富星图”
- 展现杭城温情 越剧《钱塘里》亮相北京
- 重庆轨道交通“背篓专线”上线重庆方言播报
- 2025年春节印尼贺岁杯足球赛在雅加达举行
- 天津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公安“一窗通办”实现全覆盖
- 冬季施工“不打烊” 青海冲刺交通重点项目年度目标
- 印尼去年前11个月吸引1265万人次外国游客 创五年来新高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现代科技助力龙门石窟“芳龄永续”
- 平安健康险发布2024年理赔半年报 上半年赔付32.5亿元
- “阳明故里”余姚产业突围故事:发挥城市IP叠加效应
-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领衔话剧《金锁记》将重回北京老舍戏剧节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龙虾之城”再创业:新品种引领新发展
- 古典吉他演奏家苏萌精彩演出为北京音乐厅2024“乐见古典”开幕
- 导演雷献禾:拍真实的东西 真诚地去表达
- 法媒:芬兰首次以北约成员国身份完成军演
- 睢县高级中学回应班主任课堂不当言论事件:已处分,停止其班主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