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如何求助和维权?法官:家暴不是家务事
遭遇家暴如何求助和维权?法官:家暴不是家务事,如遇家暴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要注意留存证据,以便后续主张权益
近年来,反对家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共识,2016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也为家暴受害者撑起了“保护伞”。在这部法律实施八周年之际,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释法说理,呼吁公众共同抵制家暴。
案例1
被父亲揪头发拖行 女儿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国庆期间,王女士一家人相聚为新生儿举办百日宴。百日宴散场后,王女士父亲莫名冲她大发怒火,揪住王女士头发试图拖行回家,并扬言要杀了她。所幸在场人员及时报警,制止了王女士父亲的行为。
王女士第一时间将报警记录等相关证据留存,请在场人员为她作证,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求禁止父亲对她实施家庭暴力。王女士认为,父亲的殴打辱骂行为给她造成了身体和心理双重伤害,对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法院经审查认为,王女士与其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矛盾,未能正确沟通、妥善解决,发生争执,甚至出现肢体冲突。尽管暴力行为已结束,但二人同住一屋檐下,考虑到双方现实状况,为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激化双方矛盾、导致冲突升级,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王女士父亲对其实施家庭暴力。
法官表示,反家庭暴力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可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体现了从“对施暴者事后惩罚”向“对受害者事前保护”的理念转变。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作出细化的规定,列举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形式,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留存证据、收集证据提供行为指引,同时也降低了申请人的证明标准,当申请人能证明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事实存在较大可能性时,法院可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对申请人进行保护。
法官提示
针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家庭暴力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双方当事人陈述,被申请人曾出具的悔过书或者保证书,双方之间的电话录音、短信,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妇联组织等收到反映或者求助的记录均可以作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要注意留存,以便后续主张权益。
案例2
七旬老人遭家暴 多方联手维权
吕老太年过七十,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无固定收入。吕老太与其子王某同住一处宅院内,但王某时常辱骂甚至殴打吕老太,使她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吕老太多次报警,但双方矛盾始终未能得到解决,反而不断升级恶化。
最终,吕老太无法忍受儿子的暴力行为,便通过法律援助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并申请由法院帮助调查收集相关报警材料。
法院依据吕老太的申请向当地派出所调取了相关的材料,并听取吕老太的陈述。
经审查,法院认为吕老太的陈述及法院调取的派出所出警单、出警录像等相关材料,足以认定王某对吕老太实施了家庭暴力。在72小时内,法院依法以裁定书形式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时将该裁定送达王某、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共同监督王某,有效保障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切实保障吕老太人身安全。
法官表示,反家庭暴力法、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各部门协同反家暴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家庭暴力防控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了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反家暴工作体系。
本案中,吕老太年迈体弱,诉讼能力明显不足,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下,法律明确规定应当给予特殊保护。因此,从诉前的法律援助、诉中的证据调取到诉后的保护令执行监督,社会各部门亮“绿灯”,以保护其远离家暴威胁。
法官提示
家暴不是家务事,全社会都应零容忍,如遇到家庭暴力,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者向所在单位、居(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如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可由法院依职权或依申请调取。此外,当事人因年老、残疾、重病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近亲属、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救助管理机构等,可根据当事人意愿,代为申请。
案例3
妻子因遭遇家暴离婚 法院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古女士和杨某于2010年4月登记结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杨某与异性关系暧昧。对此,双方多次发生激烈争吵,杨某数次殴打古女士。
2023年4月,公安机关先后两次对杨某作出《家庭暴力告诫书》,要求杨某及时纠正不法行为,严禁对家庭成员再次实施暴力行为。但杨某并未改正自己的行为,古女士认为杨某的施暴行为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伤害,于是将杨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双方离婚,并主张杨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杨某表示,同意离婚,但不同意向古女士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古女士均同意离婚,足见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对古女士离婚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结合公安机关作出的两份《家庭暴力告诫书》内容,可认定杨某实施了家庭暴力,由于杨某的重大过错导致离婚,因此古女士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予以支持。
法官表示,依据《民法典》规定,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里的离婚损害赔偿既包括财产损害的赔偿,也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的赔偿。具体的赔偿数额依据过错方对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婚姻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确定。
法官提示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以夫妻中的一方对离婚存在过错为前提,由无过错方向有过错的配偶提起。需要注意的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不起诉离婚而单独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通讯员 何栋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熊猫“晓晓”“蕾蕾”生日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
- 泰国网络诈骗案一年来减少近半
- 广西南宁遭遇强降雨市区多处积水 景区暂停对外开放
- 2024桂林艺术节开幕 中外艺术家共赴山水之约
- 上快手,追奥运!快手成为2024巴黎奥运会持权转播商
- 中医药针灸学术论坛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举行
- 收藏中文梗 这家博物馆怎么逛?
- (新春走基层)山西文水:点亮多彩“年味”的供电人
- 强化分红回报股东 持续提升市场吸引力
- 哈尔滨的冰与火
- 2024年中国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闭幕
- 外资企业展开中国“绿色机遇”新”碳“索
- 欧盟宣布不再延长欧盟尼日尔军事伙伴关系特派团任期
- 能热死人的热射病 并非夏天的专利
- 电力“AI军团”备战亚运会
-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背后隐忧如何应对?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中秋国庆假期日均147.7万人次出入境
- 1至7月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5%
- 你上班我带娃 走进写字楼里的”暑假学堂”
- 热门推荐
-
- 春运出行 请收下这份健康提示
- 天猫618新商狂飙,首次参加的新商家整体成交增长223%
- 被心梗“盯上”的年轻人应引起重视
-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9日)
- “网红城市”再上新,文旅消费潜力大
- 5G智慧剧场助力话剧《铁流东进》云端上演
- 与雪共舞,守护温暖归途
- “老头乐一哥”的失速迷局
- 三生(中国)开启全新20年,未来将打造“个人经济体梦工厂”
- 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首批162家企业集体登陆
- 台商赴吉林四平寻合作 多重惊喜期待共赢
- 外资稳增彰显中国经济吸引力
- 商务部:下半年消费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西部煤城破解“一煤独大”
- 中欧班列(合肥)发送中亚方向班列超千列
- 以色列空袭加沙南部汗尤尼斯 造成10人死亡
- 2024(第七届)CCF自主可控计算机大会西安开幕
- 参观预约改为“抽签+抢号” 清华大学打击“黄牛”再出新招
- 2024年绿美广东新目标:创建百个省级森林乡村
- 广西启动六堡茶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