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秦线“煤河”岸边“掌灯人”
燕山山脉中,一列列满载煤炭的万吨大列车“奔流不息”。这是被称作“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线,横跨晋冀京津两省两市,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宛若一条“煤河”,为26个省(区、市)送去温暖和光明。
大秦线多次扩能改造后,站与站间距离增加,为防止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弱化,在车站之间设置中继站,对信号进行补偿。大秦线上不缺“黑科技”,很多中继站已成为无人值守站,但位于北京之西、燕山深处的铁炉村中继站始终有人值守,守护着信号灯。春节期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探访了其中的“掌灯人”。
2024年春节,信号工徐建科是在大山里过的。这是他在铁炉村中继站值守的第八年。每天伴随他入睡的是货运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有时火车笛还会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从北京延庆城区前往铁炉村中继站要经过一段蜿蜒的盘山公路,遇上雨雪天气,封路是常事,这里远离城区,交通不便。
“不敢睡熟,手机24小时开机。”徐建科说,大秦线常年用于运输煤炭,散落的煤尘、雨雪天气都会影响轨道电压,尤其是位于隧道口的区段更容易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红光带”。出现“红光带”的区段,轨道边的信号灯会提前变红,火车司机在看到红灯后就会立刻停车。
有人曾经测算,大秦线的运输秩序“非正常”1分钟,就会少运1000吨煤炭。
与其他中继站相比,在铁炉村中继站工作的信号工要面对发生频次更多、处理难度更高的特殊状况。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电务段茶坞车间延庆信号工区工长赵宇告诉记者,铁炉村中继站所辖区域长23千米,包括69个区段,31架信号机,“信号设备位于隧道和桥上的就占79%”,所以,铁炉村中继站“离不了人”。
“我日常工作就是监测轨道电压和电流曲线,如果有曲线变化较大,得看看有什么隐患,及时处理。”徐建科说,电压电流会随着环境情况随时波动。他记得,每年雨季,哗啦啦的大雨从铁道边的山坡上倾泻而下,“就像瀑布一样”,他和同事日夜不休地盯着电脑屏幕,“一旦数值低于最低线,就要及时联系调整,让曲线恢复正常。”最久的一次,徐建科曾30个小时没有合眼。
在“煤河”岸边“掌灯”并不轻松。徐建科2016年7月1日到铁炉村中继站报到,这里交通不便,条件不好,也不能常回家,没什么人愿意来,这位有将近20年工龄的老铁路人想,“再远的站也得有人守着”。
2016年,铁炉村中继站宿舍还没有整修完成,地都还没铺平,“坑坑洼洼,蝎子在屋里窜”。2018年,徐建科的爱人来探望他,“这个环境在这待着干什么!”本来他在这里轮岗一年就能回,但这一待就是8年。在他心里,保障能源供应不能耽误。
这8年里,徐建科处理过不少意外。一名合格的信号工,不仅要谙熟中继站里的各种设备,还要把它同钢轨上的信号装置运行相联系,如果发生“红光带”,要在第一时间确定非正常区段,排查故障。
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望闻问切”。徐建科的一天从进入中继站巡查设备开始,“望”就是看“灯”,“走一圈基本上就能看完,知道设备有没有变化。有个灯不着,我就知道有地方出毛病了”。
同时,他的耳朵也没闲着,“听设备有没有异常响动,像继电器如果是‘嗡嗡’声就对了”。
夏天温度高,徐建科的鼻子也要四处闻闻,找找有没有因为高温烧坏的设备元器件,他还得摸摸这些“老伙计”,别太“高温”,“尤其是发送器,不能太热”。
每年4月和10月,是大秦线上的“集中修”时间,部分列车会暂时停运,给各个设备维修单位时间,集中检修。这个时候,军都山隧道都是信号工检修的重点。
大量的拉煤列车驶过,信号灯也蒙了尘,赵宇每次都要给信号灯除除灰尘,他说,“眼睛要亮”。
除了检查信号灯之外,隧道里的信号电缆也是检查重点。
但是,幽暗的隧道中检查黑色的电线需要一些小窍门。“有水流过的墙壁泛白。”赵宇就通过隧道壁上的颜色变化情况来预判电缆的情况。
隧道里没有光亮,没有手机信号,头灯照亮的地方,细细的煤炭尘渣在空气中飘荡。全长8460米的军都山隧道走完需要两个多小时,信号工们一般无法在3小时天窗期从头到尾全部检查完成,大多是分两组,由隧道两头分别进入,在中间会合后返回。
2024年春节前夕,天气预报周末有雪,徐建科就赶着周五的天窗期,根据经验将轨道电压调整合适。在他看来,信号工的功夫在提前预防风险,“如果故障出现,车就停了,车停1分钟就损失好几万元”。
值完这个春节班,徐建科要步行到铁炉村村口,先搭乘公交车到北京清河站,再从清河站坐高铁回家,一早出发,到家就临近傍晚了。徐建科说,“回家也惦记着(中继站)”。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雪儿 记者 胡志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不论“阳”没“阳”哪些人不能用维C泡腾片?
- 气候变化导致瑞士花粉症患者增多
- 会计师事务所给《歌手》监票啥感觉?德勤回应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
- 可靠电力服务助力新疆粮食秋收
- 台风“贝碧嘉”残余系统明后天影响河南 局地有大暴雨阵风可达8级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换新产品 已检查生产销售企业约35.7万家次
- 曾志伟涉缅北诈骗?本人回应
- 2018全国特色产品展在宁夏举办
- 央行10月20日开展8280亿元逆回购操作
- 交通运输部: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
- 福建举办“经典永流传——冰心文学馆馆藏作品展”
- 大雁塔下乐声扬 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举行
- 雄忻高铁全线首孔近千吨箱梁顺利架设
- 40多年来首次!洛杉矶上万城市工人将罢工 多行业受影响
- 美国加州发生4.1级地震
- 工资金额多少道不明 移动支付咋让工资成了一笔糊涂账?
- 热搜第一!“男演员在泰缅边境失联”,多位演员发声寻人
- 2024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发布 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向好态势
- 沉浸式文旅让“China Travel”持续圈粉海外市场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推动上海社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台湾经验”如何借鉴?
- 广东音乐曲艺月在穗开幕
- 北京宋庄打造“艺术会客厅” 拟为约2千名青年艺术家提供工坊
- 拉萨市搭建银政企沟通对接平台 达成贷款意向项目73个
- 广州花都加快临空总部经济集聚
- 近240名工业机器人运维能手在广州展开职业技能大比拼
- 各地过年“花样”多 提前感受春节“年味儿”
- 西藏米林举办藏医药文化旅游活动主题音乐会
- 交易投研路演齐上阵 公募开启AI赋能新时代
- 四川一食品公司被指污水直排入河 官方通报:已立案
-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 全国首个综合性劳模工作平台“上海劳模服务”小程序上线
- 安徽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
- 纪实文学作品《苍生大医》推出:讲述大爱医者李桓英的传奇人生
- 探访安徽首座“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
- 西藏定日地震246名受伤人员已出院 仍有91人在院治疗
- 青少年网络流行语呈现多元风格
-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500亿元
- 第六届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在江苏扬州闭幕
- 印尼塔劳群岛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