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将开通运营3条地铁线路
昨天,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召开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正式发布,今年北京轨道交通将实现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12号线(四季青-东风)、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等3条(段)、约45.3公里线路初期运营;实现1号线支线、M101线一期等2条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全面开工;推进10条(段)、201.7公里在建线路建设工作,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880公里。
今年将新开通3条(段)线路
2024年,北京将全面推进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12号线(四季青-东风)、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17号线剩余段、平谷线、28号线、大兴机场线北延、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6号线南延等10条(段),201.7公里在建线路建设工作。
据京投轨道公司计划调度部部长王帅介绍,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12号线(四季青-东风)及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三条线段土建工程整体完成95%以上,均已进入轨道铺设和设备安装阶段,其中12号线正在开展动车调试工作。
据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处长杨丽明介绍,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是一条贯穿东西方向的轨道交通干线,线路长约15.7公里,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站6座。建成通车后,将串联多条南北向和东西向轨道交通主干线路,大大提升全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通达性和乘客出行的便捷性,有效解决北京朝阳站客流接驳难题,对改善北京东部地区交通出行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2号线(四季青-东风)是一条主要沿北三环东西向敷设的轨道交通干线,线路长约28.9公里,跨越四个行政区,设车站20座,其中换乘站13座。建成通车后,将与4号线、5号线等12条线路实现换乘,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轨道交通运力矛盾,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一站一区间,长约0.7公里。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全线贯通,进一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1号线支线、M101线一期开工
杨丽明介绍,《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已获批,今年将全面启动三期建设规划线路规划建设。
2024年将实现1号线支线和M101线一期全面开工建设。其中,1号线支线(青龙湖东-八角游乐园)线路长约21公里,设车站10座,是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织补、加密线路和支撑河西地区发展的引导线;M101线一期(商务园-张家湾东)线路长约18.1公里,设车站14座,是城市副中心内部骨干线路,两条线路建成后对推动北京市城市总规实施、助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1号线支线已实现开工目标。
此外,今年北京还将加快推进19号线二期、R4线一期北段方案深化研究和规划设计等工作,其余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也将陆续启动。
王帅介绍,目前17号线、28号线、平谷线、新机场线北延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正处于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号线支线工程已于今年1月18日实现开工。目前各线路正在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这些线路将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完善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缓解中心城交通压力,同时加强轨道交通对城市副中心、京冀两地的衔接、覆盖,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整体线网运行效率,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杨丽明介绍。
1站5口年内开通投用
今年,市重大办还将加快推进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朱房北站,亦庄线亦庄火车站B口及C口、大兴线新宫站D口、14号线阜通站A2口、昌平线南延一期学院桥站D2口等5个出入口开通投用。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将继续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锚定投资目标,聚焦建设任务,坚持谋定而后动,坚持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更新发展、交通体系优化、地下空间开发统筹谋划,加快建设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翼齐飞”,为首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现场
平谷线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完成39%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轨道公司获悉,平谷线建设正在全面推进中,目前,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完成39%,区间主体结构完成17%。
据京投轨道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一部部长姜瑞军介绍,平谷线西起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新城,途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平谷区等地区,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2km,其中地下段约53.8km、地面及高架线约27.4km。
平谷线共设置21座车站,在河北燕郊设置车辆维修综合基地1座,在东五环东侧平房乡设置停车场1座。全线21座车站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3座,其中换乘站共12座,开通后可与地铁八通线、6号线、10号线、14号线、17号线、28号线和M101线等线路实现换乘。
永顺站为平谷线西起的第8座车站,车站总长度为212m,标准段宽度24.5m。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在永顺站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清点、绑扎钢筋,橙色的龙门吊缓缓向前移动着。永顺站为地下三层叠落侧式站台车站,主体为三层三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建成后,负一层和负三层将用于换乘,负二层是机电设备的设备层。”姜瑞军介绍,永顺站的基坑深度达到31米,由于深度较深,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控基坑施工风险,而且叠落车站的施工工况比较复杂,这些都是后期的施工难点。
“自2023年2月9日第一幅地连墙成槽以来,一年来,建设团队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诸多困难,通过科学组织、精心策划和严格把控,确保了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姜瑞军介绍,永顺站周边规划为永顺微中心,车站附属结构将进行一体化建设。
平谷线是国内第一条集地铁快线、市域快线于一体,并预留与城际网互联互通条件、实现“多网融合”的创新线路,将在北京第一次实现快慢车运行、不对称发车、多交路运营等运营组织方式。线路建成通车后,北三县到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CBD地区(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平谷区到CBD地区最短时间约为55分钟,将有效缓解跨界道路的交通压力,提升跨界通勤群众的出行效率。
据了解,平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首条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示范线。线路建成后,北三县、平谷区将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增强了城市副中心对河北省廊坊北三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资源对接、服务功能拓展,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珠链式”开发的土地将转化成为区域性的经济带,京津冀空间布局模式以轨道交通为轴纵深发展,在推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同时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 昆明红叶合唱团在马来西亚森美兰演出
- 海内外客商齐聚2024潮安智能卫浴产业大会
- 谁在鼓吹“18岁后就得抗衰”?
- 从康定到杭州:医疗帮扶助关节患者“重走人生路”
- 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在贵阳举行 共商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 长三角首列常态化开行高铁快运专列从浙江金华始发
- 殴打头部、背后割喉……纽约地铁站接连发生暴力袭击
- 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一开馆
- (新春走基层)广东化州“家具小镇”:在乡村振兴中活化本土文化
- 工地班长与大学生“身份互换”啥感觉
- 多管齐下破解民企首贷难 结构性政策工具助力科创企业
-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进步 业界探讨未来着力方向
- 粤海域首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
- 相关食品上线 “人造肉”时代真的来了?
- “我妈被骗的钱,可能从我卡里走过账”
- 互助养老进行时:以“时间之约”让银发无忧
- 【说案】超龄女工上班遇车祸身亡 能否被认定为工伤
- 国家京剧院复排经典《白毛女》 青年演员挑大梁获满堂彩
- 拜年啦!来自老祖宗的吉祥话,请查收→
- 热门推荐
-
- 全景式战争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在湖南衡阳杀青
- 荟萃五洲风情 2023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启幕
- 【寻味中华丨名楼】滕王阁:千年屡毁屡建 文脉绵延不绝
- 太原武威“高铁牵手”:文旅合作共谋发展
- 屈臣氏这“小样”被罚了15万!
- 西藏林芝逾120种文创产品亮相广州塔
- 浙江海岛观察:一方星辰大海何以“近观”?
- 农机跨区通行,既要强化安全意识也要优化服务保障
- 黄山毛峰“守护者”:为家乡发展“添金”为生态“添绿”
- 千年孝风不辍 2024中国·绍兴(上虞)孝文化活动周启幕
- 湖北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开馆 展五千余年人文历史
- 久坐、熬夜、抽烟喝酒……哪些危险因素易诱发糖尿病?
- 金融论坛观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需要“耐心资本”?
-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抢救性保护仍在路上
- 缘系关帝文化 湖北当阳赴泉州推介文化旅游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基础牢固
- 国际空间站轨道升高3千米
- 北京师范大学周敏:文旅城市要挖掘精神符号和价值
- 刘国祥:探源中华文明,考古学何以成显学?
- 广东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