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算法”成为“算计”
超七成用户表示曾被“算法”推荐服务困扰,认为“算法”潜藏风险
别让“算法”成为“算计”(“融”观中国)
——透视“算法”系列报道之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阅读一条新闻,同类新闻便源源不断推送过来;浏览一件产品,产品广告就会接踵而至;甚至,不经意间聊到某话题,相关信息也会纷至沓来,手机好像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着你的只言片语……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算法”计算的结果。
因为“计算”,用户获取信息成本大幅降低,网络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然而,越来越多用户担心被“算计”,日益关注“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别让‘算法’成为‘算计’”成为网民共同心声。
痛点
“流量至上”引发乱象
最近,北京市民王兰遇到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儿子睿睿还不到10岁,手机却频繁收到各种相亲信息。追根究底,原来是儿子前几天误点了一则相亲广告。这让王兰感到担忧:“网络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已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
大学生宋凡不久前下载了一款阅读软件。打开后,一篇标记着“您可能感兴趣”的小说被推送至界面。“这不恰好是我喜欢的作者吗?”他点开链接,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看完后,系统又推荐了这篇小说的“番外”。不知不觉,他一连“刷”了几个小时,连老师布置的课题都忘了写。
“这就是‘算法’的作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向阳介绍,“手机软件可以随时抓取用户数据,通过智能模型分析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过滤掉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他透露,对一些商业平台来说,使用“算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流量,提高收益,至于推送的信息是优质还是劣质、会否带来网络沉迷等问题,则不在考虑之列。“就像小孩喜欢吃糖,有些商家的唯一目标是尽可能卖更多糖给孩子,至于会不会影响健康,不是他们关心的。”
这种“流量至上”的商业逻辑,促使一些网络平台借助“算法”频繁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同质化内容,更有甚者,以博人眼球的劣质低俗内容取悦用户。久而久之,用户接收信息的范围就会变窄,渠道也变得单一,从而陷入人们常说的“信息茧房”。
除了“信息茧房”,频受诟病的还有“算法歧视”。所谓“算法歧视”,是指在“算法”设计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偏见、歧视性数据集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公平结果”。
家住石家庄的刘女士,孩子在北京上大学,她每次来京探望孩子都会入住校旁一家酒店。今年初,她通过某手机软件预订一个房间,价格每晚近800元。可她办入住时发现,有客人预定了同样房型,价格只要600元。经过比对,两人在同一手机软件上看到的价格完全不一样。
“我还是这家酒店的白金卡客户呢,非但没有享受到优惠,反而还被‘宰’了,孩子告诉我,这叫‘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算法歧视”的表现形式之一。指平台利用“算法”进行用户“画像”, 如果用户已是熟客,就不再需要低价吸引,同时,平台可能通过搜集消费数据检测到用户消费能力,从而“定向”抬高价格。向阳表示,“算法歧视”一度甚嚣尘上,买机票、打网约车甚至网络购物,都会被“大数据杀熟”,后来有关部门强力监管,这种现象才有所收敛,但目前仍在业界不同程度存在。
难点
“算法”违规不易评判
有网友总结,“算法”推荐的劣质信息有三个特点:真假难辨、缺乏深度、价值导向错乱。不少人认为,“价值导向错乱”是规范“算法”的最大难点。
王军是一位自媒体人,最近打算写一篇关于“年轻人该不该啃老”的话题。当他打开手机,搜索这个话题时,发现多数网友都不支持年轻人啃老,这与他的观点非常一致。
不料,有同事告诉他,现在多数年轻人都认为,“啃老没什么问题,人生就是拿来享受的!”这让王军感到诧异,同事将手机拿到王军眼前:“你看,满屏都是支持啃老的观点。”而当王军也将自己的手机页面展示给同事时,两人只能面面相觑。
“判断用户价值导向并非难事,有多种方法可以评价。比如,抓取用户观看某话题的停留时间、分析留言是正面还是负面、统计用户点赞记录等,都可以用来判定用户观点,然后依据‘内容相似度’和‘用户相似度’,把最受认可的内容推荐到页面上。”向阳进一步解释,“算法”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内容“编辑”的角色,是否推送、推送给谁、推送多少,都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说了算。
近年来,针对“算法”引发的乱象,监管部门多措并举,通过约谈、处罚、整改、下架等手段大力净化网络风气。然而,如何有效通过“算法”倡导正确导向的信息,仍是有待破解的命题。
向阳表示,虽然“算法”作为一项技术是中性的,但其模型设计、数据分析等都离不开设计者的个人选择,其主观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嵌入“算法”系统。同时,由于“算法”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其设计过程有如一只黑箱,外界很难洞悉其中原理和逻辑,因此,也很难判定“算法”体现了哪种导向。
向阳的说法不断被现实印证。由于多数“算法”设计者不会将运算细节公之于众,即使公开,也很难准确判定。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用户在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维权的成本较高。多起因“算法”引起的诉讼均没有得到理想的判罚结果。
“‘算法’推荐作为一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应用过程中又往往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平衡、把握对‘算法’推荐法律规制的边界,是面临的一大难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认为,在司法以及行政理念上,需要将“算法”的运用作为“算法”运营者行为的延伸。无论运营者是否存在过错、是否存在行政违法等,“算法”因素都应被纳入追责的考量范围。
焦点
凝聚合力规范“算法”
随着公众对“算法”持续关注,加强“算法”规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受访者表示曾被“算法”推荐服务困扰,超过60%受访者认为生活中普遍存在“大数据杀熟”。绝大多数用户认为,“算法”推荐技术潜藏了窥探、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重大风险。滥用“算法”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也给网络空间的传播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用户希望关闭“算法”推荐功能,停止将个人信息分享给平台使用。在有关部门督导下,各大网络平台都上线了关闭“算法”推荐的功能,将是否收集用户偏好的选择权交还用户。
然而,平台个性化推荐存在关闭难等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曾对消费者常用的10款手机软件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结果显示,关闭个性化推荐最多需7步。
记者登录几个下载排名靠前的主流手机软件,目前关闭“算法”推荐功能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人设置”来操作。操作步骤与此前调查结果一致,大多仍需要5—7步。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手机用户,绝大多数表示并不知晓手机软件还有关闭“算法”推荐的功能,只有1位用户知道该功能并懂得具体操作。
“这种现象反映了业界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不希望用户大规模关闭‘算法’,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只有规范才能长远。”向阳说,规范“算法”,需要社会各界发挥合力,寻找最大公约数。
“有效治理‘算法’乱象,是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生态的必然要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郑玉双表示,要健全“算法”的法律规制模式,破解“算法”的法律规制难题,实现算法善治。
“对于‘算法’运用是否产生不良后果,要建立一种社会性的评议机制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研究。如果社会评议机制有充分的理由,认定特定‘算法’的运用导致不良后果,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要求相应的‘算法’运营者予以解释与说明并作出优化。”薛军建议。
记者 卢泽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2月05日 第 08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工厂”东莞实现飞机制造“零的突破”
- 2023“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专家共话数字丝路发展新机遇
- 中国援柬医疗队进山义诊护航“一带一路”项目
-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结构封顶 扩展“京演院线”影响力
- 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院长宋建忠:加强环南海区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 山西晋中:新能源汽车聚链成势 向“绿”而行
- 气温要穿越了?中东部陆续升温 多地或将在三九天体验早春般的温暖
- 前九月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 同比增5.7%
- 成都今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破千亿元
- 2024年四川省农民工春晚将一展新时代农民工力量
- 数字人民币持续助力中国消费回升 覆盖多地多领域
- 2024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面向海内外聚项目、汇英才
- 外媒:一架小型飞机在匈牙利航展坠毁 致2人死亡
- 像他们一样,做最快乐的孩子!
- 上半年云南省住户存款增长较快
- 99款新能源车型下乡 市场潜力或超300万辆
- 逾2000万字《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在京首发
- 永乐宫壁画艺术特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
- 从韩美林到“韩美森林”:让艺术走向更多人
- 国际观察:坚决对美国极端反华政客说“不”
- 热门推荐
-
- 梅香生韵——梅花奖艺术团走进北语戏剧晚会举行
- “升”获选马来西亚年度汉字
- 青海省“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
- (新春走基层)有一种年味叫“赶集” 领略晋国古都传统年俗文化
- 涉案金额逾百亿元 起底“文玩竞拍”背后的传销局
- 上海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台风“卡努”8月2日夜间进入东海
- 12月23日央行开展109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校地同心”激活“人才春水”
- 两会大家谈丨“一老一小”,破困境与找路径
- 非洲华侨命悬一线 浙江温医大附一院上演跨国救援
- 上半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
- 天津市2024年将新开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
- 成都:预计中秋国庆接待国内游客超2500万人次
- 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北开幕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浙江兰溪:加快形成“一港五区”水运格局
- 台风“贝碧嘉”向西北方向移动
- 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申请和购买人数分别突破2000万和1000万人
- 外媒:英国伦敦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11岁女孩受重伤
- 涉赌人员现身说法 感叹:贪欲膨胀,上桌容易下桌难
- 以军称“误杀”三名人质 美总统拜登听取相关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