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新疆西梅产业有了新的“保鲜之道”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9日电 (记者 王小军)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斌在中试车间冷库随意打开一筐西梅,一颗颗紫红色的西梅呈现在眼前,果粒饱满。果皮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果粉,果柄鲜绿。观摩嘉宾现场品尝,西梅口感酸甜脆嫩,果肉并无软化褐变。今后,消费者在冬季可吃到西梅,这源于该所运用西梅减压熏蒸保鲜技术,为西梅做了“熏蒸SPA”处理。
西梅产业销售期短影响产业发展
西梅营养丰富,是药食两用型水果,享有“奇迹水果”“功能水果”之美誉。由于西梅成熟期集中在8月到9月,在常温下只能保存3天至7天左右,低温贮藏最多2—3个月,产生销售期短、效益不高的问题,影响西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近年来西梅在新疆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2022年种植面积达63.8万亩,产量达18.77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西梅产区。
在新疆南部西梅主产区之一伽师县,西梅汁、西梅干等一系列西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据新疆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工作人员阿迪拉·艾克拜尔介绍,园区引进了北京汇源、广东中荔等18家企业落地,研发生产西梅果汁、果干、果酒、果酱等22种产品。
阿迪拉·艾克拜尔说:“这些产品的推出,极大地丰富了西梅产业的产品线,满足了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这些企业的入驻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减压熏蒸技术实现西梅贮藏130天
吴斌说:“我们通过减压熏蒸技术处理后贮存的西梅,来自伽师县西梅产区,已经有130天。”
在新疆西梅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延长采后产业销售链,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西梅减压熏蒸保鲜关键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吴斌介绍,“西梅减压熏蒸保鲜关键技术”经过8年研发投入,这是一种创新的果品保鲜技术,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降低气压环境,采用绿色熏蒸剂控制果实采后衰老进程,从而延长保鲜期。当8成熟左右的西梅从喀什地区伽师县地头采摘后,经冷链车一天运送抵达乌鲁木齐,团队通过熏蒸技术处理,保鲜期可以从60天延长至130天左右,甚至更久。“下一步,团队将优化保鲜技术措施,在采收期,分别采收不同成熟度的西梅进行熏蒸保鲜处理,延长市场供应期,最长可以贮存到春节上市,提高农民和企业收益。”
新技术为西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新疆长期做新鲜果品生意的孙亮算了一笔账,他称,西梅在采收时每公斤15元左右,经过贮存保鲜再上市零售价在20多元至30元,除去采收运费等各项成本,收益增加至少三成,如果运出新疆,售价更高,前景很好。
在上海从事水果生意的宋立吉介绍,新疆科研机构研究保鲜新技术,有效延长了西梅的保鲜期和货架期。这意味着新疆西梅将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优良的品质和口感,从而错开市场高峰,提高鲜果销售价格。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新鲜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西梅减压熏蒸保鲜关键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于果农和相关企业来说,了解和研究这种技术,可以为其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技术的出现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新鲜、美味的水果。
“总之,西梅减压熏蒸保鲜关键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食品保鲜方法。它的出现不仅为水果保鲜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未来,我们期待这种技术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食品。”吴斌说道。(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古越崖墓”:丹霞赤壁悬棺现 千年之谜人欲知
- 福州滨海快线首列列车亮相
- 阿富汗一日发生多次地震 已致上千人伤亡
- 从戈壁荒原到绿洲热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 山西“全国百强区”的进击:以营商环境竞逐“双循环”发展新赛道
- 瑞幸咖啡连获两项行业殊荣 产品与门店双重助力品牌发展
- 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共赢
- 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 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431点 同比增长9.07%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守护“高颜值”盐城的生态底色
- 海口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专用通道建设收尾冲刺
- 能举重物、能做营销、能送外卖……各类特色机器人亮相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 青年艺术家孙子垚在2022青年艺术100年度展摘获大奖
- (新春见闻)400多岁的惠山泥人“正青春”
- 国家发改委: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俄罗斯对纳卡局势升级表示担忧
- 起飞40分钟后挂出7700紧急代码 马航一航班紧急折返
- 孤独,隐形的健康“杀手”
- 中国—东盟旅游休闲发展与融合创新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 深耕产业链布局,上海电气驱动产业经济新增长
- 热门推荐
-
- 章氏兄弟的“猴王”之路
- 牛痘牛皮癣牛胰岛素……这些健康“牛”知识你知道吗?
- 比超级计算机更聪明高效?“生物计算”展示美妙新图景
- 逾40项上海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亮相上交会 科创与艺术结合
- 博物致知|小镇“双博”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里
- 第四届法兰克福中国节开幕
- 陕西省公布第五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
- 国际热评:澳总理访华迈出积极步伐,中澳关系“整装再出发”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到访巴赫穆特 俄高官称核冲突风险上升
- 我国能源工程建设提速加力
- 广西推进建筑业节能降碳 向“绿色”要效益
- 2386架次、39.7万人次!上海机场单日航班量和客流量均创历史新高
- 天津“绢花之乡”走向全球 传统工艺绽放国际舞台
- 共治+数字化 成都探索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 第二十九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 “五一”假期前三天上海迎客894万余人次
- “功效牙膏”网售乱象 套证、越界、夸大宣传
- 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 内塔尼亚胡称“迫切希望”达成停火协议
- 人类月球日:科技会“谋杀”浪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