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科普:不吃主食能不能减肥?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某些肿瘤的人数却呈现增加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但这些疾病中绝大多数是可防可控的,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或推迟这些疾病的发生。尽管这些疾病症状多种多样,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掌握了健康的主动权。
保持健康体重,不仅让我们外表美丽,更对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分清“觉得胖”还是“真的胖”
首先明确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减肥,因为很多时候“觉得胖”和“真的胖”不能画等号,很多女士因爱美而追求“越瘦越好”,这对健康不利。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称称体重、测测腰围(男性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为中心性肥胖)判断我们是不是“真的胖”。通常我们用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记者注)来判断,体重用“千克”表示,身高用“米”表示,BMI超过24和28,分别被称为超重和肥胖,但对于经常健身且肌肉非常发达的人来说,需要结合身体脂肪的检测来判断。
保持合理的能量摄入
尽管超重或肥胖的病因较为复杂,但主要还是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在超重、肥胖的群体中,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摄入的并不多,但通过记录一天或三天摄取的食物会发现,平均每天吃的“真不少”。
有些人是对食物的量没有概念,自己主观觉得吃得不多,但实际摄入很多;而有些人是正餐不多但零食不断,例如很多人认为自己三餐吃得并不多,但一追问会发现水果、坚果等摄入很多;还有些人经常不自主进食,例如看电视或手机时吃零食或喝饮料。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每个人工作不忙的时候记录一下饮食和运动情况,就像记录收入和花销一样,看看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另外,尽量避免主动进食零食,例如糖果、含糖饮料、甜点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体重。
餐次合理,饮食结构均衡
很多人都会为了控制体重而进入一个关于餐次的误区——每天少吃一餐或两餐,以为减少餐次能量摄入就会较少,尤其是为了避免长胖而不吃早餐的人很多,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科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往往会因为饥饿感的增强而增加下一餐的进食量,从而加重代谢的负担,容易引起体重增加。另外,常见的“结构”误区就是认为“减肥等于不吃或极少吃主食”。当然,出于维持体重的目的,我们饮食中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主食(尤其是精制的主食,如白米饭、面条、白面馒头等)或用粗杂粮(如糙米、燕麦米、藜麦等)替换一部分精制主食,同时增加一些蔬菜或肉类,一般午餐或晚餐进食的蔬菜量每顿应在150-250克,每天300-500克;肉类每餐100克,每天150-200克,白肉优于红肉,要少选加工肉如火腿、香肠等。
不建议不吃或极少吃主食。一是因为饥饿感明显而很难坚持,尤其会引起血糖异常者出现低血糖;二是研究显示在这样的“极端做法”后,恢复正常饮食结构者的体重非常容易增长。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长期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是有益的。
保持健康进餐、运动和睡眠习惯
保持合理进食速度和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体重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饭非常快,尤其是已超重或肥胖的人,这一点也是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科学研究表明:降低进食的速度可以减少食物摄入量,还可以减少“饥饿素”的分泌,从而减轻饥饿感。所以建议正餐的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咀嚼的次数,比如每口饭嚼20次,细嚼慢咽。
另外,健康的运动、睡眠习惯和饮食同等重要。有非常充分的科学研究表明,少动、睡眠不足都容易引起体重增加。因此,每周大于4小时的体育运动,以及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睡眠有益于我们健康体重的保持。
维持健康体重是“持久战”
长期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对正常体重的维持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可通过经常称体重、量腰围等监测手段知晓自己的体重状态或变化,防微杜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纠正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如过量饮酒、钠盐摄入过量、睡前经常吃零食等。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通过加强自我鼓励、自我调整和控制、自我减压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有效性。
切忌盲目使用“减肥药”
为了减肥或控制体重而盲目使用“减肥药”的真实案例并不少见,我们须知“减肥药”是否可以使用,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莫为了减重的“一时之快”而付出健康的代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刘鹏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神州写真)“尔滨热”新年续走高 人气与压力同升增“幸福烦恼”
- 报告:中国财政收入会继续恢复性增长
- 北京新开3条(段)地铁线 主要火车站机场地铁全覆盖
- 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一小型飞机降落时触到皮卡车坠毁
- 陕西安康:112万亩茶园迎来采摘期
- 15人获刑,案值3亿多元!制售假冒品牌手表案宣判
- 最新建模研究发现:机器学习在空间城市规划中超过人类专家
- 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对世界是针“强心剂”
- 黑龙江佳木斯桦南一体育馆坍塌 当地:正在救援
- 古巴因外部网络攻击推迟燃油调整计划
- 202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落幕
- 世界诗歌日·春天朗诵会举办
- 链博故事丨一个智慧大脑,如何“链”出全球创新活力?
- 中新文娱对话肖战:生活处处会给表演带来启发
- 报告:CBD成为中国创新消费模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 印尼阿拉扎大学孔院高中教学点举行开学典礼
- (第七届进博会)雀巢执行副总裁:中国一直都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考古新发现
- 陕西省首届“长安杯”安全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
- 云南昆明:2025年初步建成“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
- 热门推荐
-
- 江苏扬州瘦西湖唐风市集开市 民众穿越千年感受“盛唐繁华”
- 梅雨影响杭州西湖 一周排掉近半水量
- 北京争分夺秒抢修“城市生命线”
- 长江中下游强降雨持续 各地全力防汛救灾
- 欧盟对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等实施制裁
- 陕西五部门联合开展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行动
- 沪渝蓉高铁钟祥汉江特大桥首个主塔封顶
- 中国建行:新受理房贷提前还款需求总体趋于稳定
- 中外舞者共赴文化盛宴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
- 寒潮天气下菜价平稳 各地是如何保障 “菜篮子”量丰价稳的?
- “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在北京举办
- 美华社“金灯笼奖”表彰华裔社区贡献
- 加沙南部一装甲车爆炸 8名以军死亡 卡桑旅宣称负责
- 美国新一届国会开幕 约翰逊连任众议长
- 专家解读:政策给力、基本面蓄力 全年消费预计持续恢复向好
- 江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 黄淮江汉等地有高温天气
- 亲子音乐剧《口袋神探》将在天津首演 打造充满悬念的视听盛宴
- 宁夏首款医美监管软件上线 医生术前“刷脸”为“美丽”护航
- 铁路公安机关排查隐患为“五一”假期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 重庆针对重点区县发布山洪和渍涝灾害Ⅳ级(蓝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