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女子带电作业班操控机器人守护供电安全
中新网武汉1月26日电(王欣 吴淘淘) 春节临近,过年期间的城市可靠供电尤为重要,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由此加大了不停电消除线路隐患和保供电的准备行动。据了解,该公司有一支特殊的保电队伍——由三位年轻女同志组成的女子带电作业班组,在“带电作业人+机器人”的作业模式下,高效夯实高压线路安全运行基础的任务。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在郭竹线的两个作业点带电安装驱鸟器和验电接地环。”该班班长肖婷婷介绍,这两项操作的目的是防止鸟儿在线杆筑巢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提升供电故障维修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为当前低温天气和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加强供电安全保障。
绝缘斗臂车上搭载的两台机器人在空中作业,肖婷婷则在地面负责统筹指挥和安全操作,班组成员李钰莹通过笔记本电脑内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而另一位成员程双园则用机械手柄操控机械臂。一只橙色“风车”造型的驱鸟器和三个体型小巧的验电接地环就被顺利安装到位,整个用时仅约30分钟。
“如果采用传统人工带电作业,人员穿戴绝缘服、线路绝缘遮盖等准备工作都至少需要20分钟,咱们的机器人直接上线杆,让带电作业效率大大提升。”肖婷婷说,相比同期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30%。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中心分管负责人李凤谈到,该班组女职工历来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武汉三八女子带电班”名片就曾响亮全国。近年来,随着班组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女子+机器人”工作模式逐渐成为常态化带电作业手段。
据介绍,“女子+机器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女性心思缜密、操作精细的优势,与机器人受天气扰动小、安全系数高的优势相结合,减少人工带电作业辛苦程度,提升安全可靠性。2023年女子带电班实施机器人作业232笔,在全省保持领先。(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全最“粽”要!这份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 2024广州文交会开幕 全市文化产业年营收超5582亿元
- 南京女孩还原明代“百姓款”马面裙
- 基金又“滞销”了:新基发行遭遇近8年来最“冷”时刻
- (新春见闻)“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觅“龙”迹
- 中国驻泗水总领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 热搜可定制?“网络水军”的危害不可低估
- 90后挑大梁 用青春“焕新”传统文化记忆
- 西南边陲的“火塘”文化长燃不熄
- 一汽车冲撞辽宁葫芦岛地方监护铁路道口 未与火车刮碰
- 北京迎雷雨天气 多预警齐发
- 青海省首家驻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食品安全快检工作站成立
- 唐尚珺仍然值得一个“金榜题名”的祝福
-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 税务部门持续推进跨省异地电子缴税
- 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暂停对摩尔多瓦供气
- 颐和园为天鹅“让路” 游船推迟“下水”
- 北岳恒山后山明火已扑灭 系人为用火引发
-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启幕 聚焦引领高品质生活
- 想买到一把无惧大蒜的刀 听听专家支的招儿
- 热门推荐
-
- 【中国那些事儿】专家:中非能源合作助力非洲绿色发展 携手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 预报中的“大雨”为何变“小雨”
- 三江源国家公园通告:严禁投喂野生动物
- 日本上半年持续巨额贸易逆差达6.96万亿日元
- 对蒙最大陆路口岸首启24小时公路货运通关服务
- 亚行将提供4亿美元贷款助菲完善税务系统
- 云南南捧河保护区动物“食堂”受欢迎 绿孔雀灰叶猴等频繁光临
- 上半年广州海关监管中亚班列出口货值1.3亿元 同比增61.4%
- 中新文娱对话肖战:生活处处会给表演带来启发
- 考古成果诠释祖国的新疆
- 缅甸小伙的针灸求学路:启梦童年 圆梦青年
- 广州国家版本馆开馆 总设计藏量2500万册(件)
- 沈腾马丽新作《独行月球》 定档7月29日
- 储罐“加冕” 浙能舟山六横LNG接收站预计2027年投产
- 新冠重症可能是未确诊癌症的标志
-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能涨能降”(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巴西首家孔院迎来成立15周年庆
- 中国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和音)
- 江西查处多起“政治骗子”案件 从严从快查处招摇撞骗行为
- 治“碱”增“粮” 科企联合助力肇源盐碱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