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至成都一航班发动机空中喷火,盘旋近2小时后安全返航,川航:无乘客受伤
1月21日,四川航空一架从长春飞往成都的航班在爬升过程中,右侧发动机突然喷射出火焰。机组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飞机盘旋近两小时返航降落长春龙嘉国际机场。22日,四川航空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该航班因出现故障报警信息返航,未接到旅客受伤的通知。
1月21日,一位网友在某网络平台上发帖称,当日12时44分,他乘坐的四川航空3U8424航班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起飞后,突然发生发动机故障。当时,飞机刚离开地面,他就听到右侧发动机传出“砰砰”约10次异响,疑似有火光出现。飞机在空中盘旋了近2小时后,没有在目的地成都双流机场降落,而是返航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另外一名网友称,该航班起飞后在爬升过程中,右侧发动机突然喷出大量火焰。机组人员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利用飞机自身的除火系统,将发动机的火源熄灭。飞机随后中断爬升,在长春市区以北2400米的高度盘旋并联系龙嘉国际机场管制员,为飞机降落和返航做准备。当日14时32分,飞行员驾驶客机平稳降落在龙嘉国际机场。
1月22日,一位目击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月21日中午,他正在龙嘉国际机场内拍摄飞机。他看到川航3U8424航班刚离开地面,右侧发动机就开始喷射火焰。随后,该航班在空中盘旋了近2小时,最后降落在龙嘉国际机场。
航旅纵横APP显示,1月21日川航3U8424航班的机型为空客A321-200(N),最终抵达成都双流机场的时间为1月22时0时10分,延误7小时35分。
四川航空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月21日,该司3U8424航班因出现故障报警信息返航,于当日14时33分安全降落在龙嘉国际机场。该司随后安排补班航班重新起飞,未接到有乘客受伤的通知。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国灯城”之“天下第一灯”亮相欢乐谷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中国金融管理三部门: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
- 国家数据局筹备7个多月后正式挂牌
- 新疆7.1级地震致阿合奇县6人受伤 各方力量正有序救援中
- 预防心梗的这些事年轻人也要记牢!
- 2023年长沙经开区惠企政策兑付资金超22亿元
- 斯里兰卡议会选举:总统领导的政党已获多数席位
- 北京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央行:继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
- 2024中国(张家界)国际新杂技戏剧周将于8月23日启动
- 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 看产业沃土如何发“新”枝——2024年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侧记
- 惠州、汕尾海事局组织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巡航执法检查
- 行深何以见远 看广东发展“新空间观”
- 普京:美方试图将恐袭真凶指向“伊斯兰国”
- @节后返程的你 一招教你利用好高速免费通行政策
- 8块的酸奶、2块的馒头,年轻人“搬空”百年餐饮老档口
- 珠海首个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
- 一桌没有筷子和碗的绿叶宴怎么吃?
- 热门推荐
-
- 羽绒服清洗剂:只能清洁表面,无法深入纤维
- 安徽合肥今年首列欧洲回程中欧班列抵达
- 以黎边境局势高度紧张 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五年,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 四川甘孜海螺沟多处发生泥石流 提前转移729人
- 探访四川泸州职业挖藕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 “数”说经济“春潮涌动” 在奋进的春天感受蓬勃活力与信心
- 广西成中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 金针菇出口量占全国近六成
- 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游客年轻化趋势明显
- 内蒙古生态人36年的坚守:为绿色家园赋能
- 天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阶段成效显著 破案率提升11.92个百分点
- 老菜脯粥 侨乡广东汕头的暖心味道
- 纪录片《再会长江》鉴赏交流会在东京举办
- 广西瑶乡欢度“祝著节” 特色民俗游热度攀升
- TVB监制陈维冠:翻拍“鹿鼎记”要有新奇感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新疆托克逊
- “非中绿色合作前景广阔”
- 12306升级 抢票“捡漏”成功率提高
- 避免“一人住院 全家受累” 新增“免陪照护服务”了解一下
- 通讯:探访内蒙古温室大棚里的“95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