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卡”在哪
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也是很多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有些学校却给课间十分钟戴上了“紧箍咒”。不许出教室、活动受限……本该“动”起来的孩子被“圈”在了教室。
课间十分钟难以保障,背后的矛盾点在哪里?课间十分钟受限制的原因是什么?保障孩子的课间十分钟,要解决哪些问题?在中国青年报社出品的新一期《参数》节目中,小学生家长、老师还有教育领域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于课间十分钟的看法。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王卡观察到,目前一些学校会对孩子的课间活动进行限制,“在课间,我们家小朋友被要求尽量在教室里,不允许到操场或走廊里活动,如果外出活动被发现,可能还会被批评或者扣分,但是在教室里可以看课外书、聊天或下象棋等”。
小学体育老师赵子唯发现,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有时会因拖堂而被占用,“有的同学会在体育课上问我可不可以上厕所,原因是之前的课程拖堂,他们在课间没时间上厕所”。
“我们家孩子除了午餐以后的大课间可能会到操场上,课间十分钟出楼或在楼道中的活动,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徐文松坦言,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出去活动,让自己非常焦虑的一点是视力问题,“如果孩子只有午餐或体育课能到户外,其他时间都在室内,我会担心他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4%的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觉得孩子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社交、运动等活动受限了。
“对学生来讲,户外的蹦蹦跳跳,能放松心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运动能促进人更好地发展,在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上都有益处。”中学教师梁军玲认为,课间十分钟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心理教师韩祖晔从青少年成长角度分析了课间十分钟对学生的意义,“他们可以利用这十分钟跟同学聊天、互动、玩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怎么跟人相处、调节情绪等。这也是一个提高社交能力的过程,如果在中小学没有学会这些,上了高中或大学之后,孩子是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对话与互动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8%的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认为课间十分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谁“偷”走了孩子的课间十分钟
“有些人觉得课间不让孩子活动,主要怪学校。但我了解到很多校方,包括老师也在‘叫苦’,让孩子们在课间出去玩闹或跑动,万一出现了磕碰、摔伤,学校都得担责任。”王卡说道。
韩祖晔认为,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课间活动、放松,“但可能有一部分家长,会担心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身体受到伤害”。
“学校怕学生受伤,因为毕竟孩子好动,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打打闹闹,可能意识不到后果。”赵子唯觉得,学校限制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因素。
徐文松关注到,部分学校存在空间供给不足和人员、时间安排难以协调的问题,她认为这些客观因素会导致学校对于学生活动的限制,“以我们家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来讲,他们那一级是入学高峰期,他们所在的城区,学校规模都比较小,空间供给不足。另外,因为现在的校区基本都是楼房,在10分钟时间内让大家都去操场上玩,对老师、学校来说,人员安排和时间调度也不现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课间十分钟“消失”的原因。首先,学生安全的责权边界模糊,学生的安全责任在学校、教师、家庭和学生本人之间没有明确划分,模糊的边界导致教师要负“无限”的责任,“无限”的责任使得教师对学生提出“无限”的要求,甚至是“无限”的限制。其次,现在部分学校超过了适度规模,因此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压力进一步转化到对学生和学生的课间活动、运动的限制上。再次,部分学校在管理上存在“一刀切”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外面出了事,就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都在教室里面,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了学校对学生活动的限制。
怎样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教育部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王卡也在新闻上关注到,近期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我觉得这些举措已经很充分了,我期待的就是能够早日细化和落地,最好能有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来督促落实。”王卡说。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6%的受访中小学生家长期待保障中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相关举措落地实施。
徐文松觉得,在学校空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校方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一些在小空间就能让孩子得到充分运动的小游戏、小设施,使孩子得到休息和放松。
韩祖晔希望,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给学校提供支持,让学校能够放心地安排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储朝晖认为,保障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首先要解决学校和政府之间的责权边界问题,同时明确学校、社会和其他各个方面的责权边界,进而消除因为责任模糊造成的一些问题。第二,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出了问题,应该由自己负责,当孩子有了这种责任意识,在活动时也会更加注意安全。第三,完善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方式,在对事故进行完整、系统、深入的调查后,让该对事故负责的人负责,而不是为了免除社会关注,不经过调查就让人担责。第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要保证学校的适度规模,在学校均衡上下功夫。适度规模的学校,学生之间的活动相互交叉、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如果我们整体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运动和健康价值认识不到位,采取其他措施都是被动的。”储朝晖指出,未成年人正处在一个成长发展的阶段,需要充足的运动,同时重视同学之间的交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徐丹阳 白杨 实习生 邱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用“她力量”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第五届“一带一路”女性论坛在三亚成功举办
- 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 拼多多集团朱政:为优质国货提供高质量出海服务
- (上海战疫录)上海室内体育场所恢复开放 民众健身忙
- 中企澳弘电子拟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 投资金额不超过6亿元
- 逐雪阿勒泰
- 中华世纪坛“飘”来改良版漫瀚调
- 泉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安全运营突破3万航次
- 澳大利亚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价值1亿澳元
- 南昌铁路警方向企业和旅客返还被盗被骗财物50余万元
- 送别“活红娘”孙毓敏:何人不起桃李情
- 短袖别急着收“秋老虎”要来
- 冰岛一火山喷发 熔岩流入附近小镇
- 医生化身“蜘蛛侠”徒手攀爬50米塔吊救人
- 聚焦“下一个十年” 第七届中国楼宇经济峰会济南启幕
- “黄河源头第一县”曲麻莱:高原足球小将“踢”出新未来
- “公路喜剧”揭幕第八届上海国际喜剧节
- 湖北襄阳一医院贩卖出生证明 7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将于9月举行
- 三季度1.6亿人次出入境 外国人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
- 西藏持续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守护生态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 热门推荐
-
- 浙江发布2024年版标准地图
- 专家:需培育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启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追风逐日看新疆)天山换流站累计向河南输送电能逾3880亿千瓦时
- 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上海规模以上广告企业营收达2943.8亿元
- 七夕浪漫日:记者化身“爱的使者”传递祝福
- 做胃肠镜痛吗?
- 广东发布总林长令: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西藏基层藏医药服务发展:从科室成为医院 不断满足农牧民就医需求
- 当“老宅”遇到“老外” 他让民居古韵新生
- 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快乐健身行活动启动
- 山东构建独具特色乡村“风景线” 持续推动近郊游发展
- 联合国称两个月内超过200名儿童在黎巴嫩遇害
- 旅游博主这三年:做程序员年薪50万,如今收入减半
- 山西加力支持“两新”:扩大支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优化流程
- 电子烟有何危害?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会影响小鼠正常心脏功能
- 外媒:丹麦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 专家学者齐聚金融街论坛年会 探讨金融科技数据合规的法律治理
- 2023年中国金融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