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焦:三大运营商云业务增长强劲
近期,3家基础电信企业相继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经营收入为5307亿元、1918.33亿元和2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8.8%、7.6%。
“虽然增速较2022年全年略有放缓,但总体保持稳健增长,在面对有效市场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困难和挑战下,达到如此增速实属不易。”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电信研究院高级专家胡世良说。
算网基础设施升级
运营商的财报一直都是电信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7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056亿元,同比增长6.2%,基本与运营商收入增速一致。
“电信业务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赋能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支撑。”胡世良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能力持续优化。上半年,中国移动投资423亿元建设5G网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分场景、分区域精准推进千兆宽带网络建设,千兆覆盖住户达到3.7亿户,净增1.1亿户;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新增共建共享5G基站超15万个,加快推进4G中频一张网整合,合力打造体验、效能、技术领先的4G/5G网络。
“截至上半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超过2029万个。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规模排在全球第二位,年增长率近30%。IPv6发展不断深化,移动网络IPv6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丽说。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驱动下,算力需求增长迅速。为此,运营商纷纷加码“东数西算”工程,中国电信在内蒙古、贵州、宁夏等地建设公共智算中心,满足各类AI应用需求,上半年新增智算规模1.8EFLOPS,增幅达62%;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能力覆盖国家“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对外可用IDC机架达47.8万架,算力规模达到9.4EFLOPS,实现400G全光网从浙江到贵州5616公里世界最长距离传输;中国联通机架规模超过38万架,推动联通云池覆盖200多个城市。
在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专家熊小明看来,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运营商发展算力业务优势明显,既拥有多层次、广覆盖的数据中心,又具备丰富的骨干网和城域网资源。运营商提高算力支出,正加速算网基础设施升级,同时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生态塑造、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5G规模化应用加快
在积极建设5G网络的同时,运营商也在稳步推进5G规模化应用进程。上半年,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达到7.22亿户,净增1.08亿户,套餐渗透率达到73.3%;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达到2.32亿户,套餐渗透率达到70.86%;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达到2.95亿户,套餐渗透率达到73.4%。
商业领域一直被认为是5G融合应用最广阔的舞台。上半年,中国电信新签约5G商用项目约6000个,同比增长近80%,5G行业商用项目累计超过2万个,签约超过210亿元;中国移动累计签约5G行业商用项目超2.5万个,上半年5G专网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9.7%;中国联通5G虚拟专网累计服务用户数超过5800个,5G行业应用项目数累计超过2万个,5G工厂超过2600个,在工业、电力等八大领域完成全频段5G RedCap测试验证。
“当前,5G的布局重点已经转向优化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方面,5G虚拟专网正不断满足各行业差异化需求。”胡世良认为,下一步,应以提质、降本、增效、减碳为目标,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应用场景创新为牵引,促进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5G融合应用供给能力,推动5G在生产生活中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
张丽则建议分业施策,拓展5G行业应用。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术融合、标准制定、行业应用和产业配套等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先导领域拓展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挖掘医疗、教育、文旅等试点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同时,鼓励运营商及相关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沉淀数字化转型有效经验、路径和能力,不断降低组网、设备接入、方案规划等环节的成本。
胡世良同样认为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5G规模化应用,在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研发上下功夫,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在标准、技术、应用、安全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5G产业创新发展。
新业务成重要驱动力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趋势下,运营商紧抓机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成为推动企业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上半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为1326亿元,同比增长19.6%,占通信服务收入比提升至29.3%;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达到429.77亿元,占服务收入比首次超过25%;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6.7%,占服务收入比为29.2%。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3家运营商在云业务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移动云收入达到422亿元,同比增长80.5%;天翼云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63.4%;联通云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6%。
分析其原因,胡世良认为,国家陆续出台了“央企上云”等政策文件,鼓励创新云计算技术,为产业发展创造巨大市场空间。
此外,供需两端齐发力为产业提供有效支撑。在需求侧,县域市场逐渐成为新增长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对云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供给侧的驱动力源自规模效应和技术能力。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云计算专家王朋说:“以天翼云为例,其在241个城市建设‘一城一池’节点,居公有云第一阵营,接连突破云操作系统、超大规模计算调度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提供自主可控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安全方面的差异化优势逐步显现。”
虽然新兴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第一引擎”,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3家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收入增速均呈现放缓态势。
“当前国内市场仍然面临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张丽认为,受跨行业协调难度大、改造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双千兆网络“进场难”“进场贵”问题仍存在,延缓了部分重点场景数字化转型步伐。截至6月底,3家基础电信企业数据中心出入口带宽为1016.6Tbps,同比下降9%。
胡世良则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尽快出台产业数字化规范发展相关法规,维护市场良性竞争格局。运营商也应深入了解不同场景的真实需求,切实把握客户数字化转型痛点,构建“集约开发+本地交付”的运营模式,提供个性化数字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自身“链主”示范引领作用,以平台建设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李芃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娃不离手的玩具味道怎么这么重? “毒玩具”问题调查
- 刘慈欣线上参加联合国中文日首场活动
- 世界吉尼斯2022单人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挑战活动启动
- 中经评论:创新消费场景 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 中新教育 | 中泰高校合办中泰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 科技为亲子消费“点睛”
- 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发展低空经济可“向海图强”
- 文化中国行丨从出圈到出海 这些非遗为何“走红”又如何“长红”?
- 严管网售“网红”产品 安徽开展专项行动严查互联网乱象
- 柬埔寨当卡贝特水库发展项目开工
- 乌克兰总统签署延长战时状态法令
- 菲律宾发生大树倒塌事故致3人死亡5人受伤
- 喀麦隆发生建筑倒塌事故 已致16人死亡
- 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 江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
- 内蒙古武川县:“小土豆”成致富“大产业”
- 以戏曲服装为主角 话剧《万火关》用当代视角思考传统文化
- 京津冀三家省级图书馆联合雄安打造“XIN空间”
- 创作的内容被“搬运” 旅游博主停更三年
- 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渐进式延迟退休如何推进
- 浙江金华一水库施工现场发现古墓 初步推断为五代末到宋初
- 热门推荐
-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中铁工业“五位一体”赋能“产改”走深走实
- “蓝朋友”变“江南忆” 探亚运吉祥物扮演者背后的故事
- 陈明龙:管理房颤 需早发现、早治疗
- 西江长洲枢纽船闸春运货物通过量同比增63%
- 南昌一女子报警谎称KTV发生火灾 被行政拘留10日
- 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发现“可疑行李” 旅客被疏散
- “快手村BA”贵州站直播总观看人次超3亿,燃情夏日掀起乡村体育运动热潮
- 西藏人影防雹保护农田面积超330万亩
- 《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3)》:中国邮轮市场复航有序推进 本土邮轮运营能力增强
-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2%
- 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四周年 面向东盟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
- 长三角水陆空“春运模式”上线 直飞哈尔滨等地航班加密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被公诉 被指控“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 黄椰、金椰、香水椰……中国专家培育出“文椰”系列新品种
- (新春走基层)“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春节假期日均发运超8列
- 业界人士:滑雪行业发展需培养更多终身滑雪者
- 中国商务部回应日本向WTO提交书面文件:应反躬自省
- 黔西南州文旅融合主题活动“亮相”广东惠州
- 新学期新征程 西藏各地迎来花样“开学第一课”
- 青海湖大环线冰封期裸鲤资源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