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如何增进了解?外国语学者“沪上论道”
中新网上海12月11日电 (谢梦圆)中国和欧洲都是具有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地区,两者间的合作不仅对双方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全球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两个地区在地理环境、历史经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填平鸿沟,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促进合作?一些具有外国语教学背景的学者以德国为例,从区域国别学研究及教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联通世界与未来”国际会议8日至9日在沪举行,在“欧洲和德国:价值抑或权力”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外交与区域国别研究团队负责人、教授孟虹就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小故事,她发现在与德国人交流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会有很大的困惑,“德国人可能一上来就提问题,而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按照中国的礼仪,首先表现出尊重。”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民族和国家都会根据自身发展经验总结提炼出文化上的基本意识,中德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毫无疑问存在差异。例如,德国文化相对而言更注重“理性”,而中国文化相比之下更侧重经验和体验。
如何加强交流?崔洪建认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差异理解为好坏优劣之分,“文化比较和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是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性,这是中国现在对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在他看来,共同的发展方向并不代表着趋同和一致。
“我觉得首先是要知己知彼,这个非常重要。”谈及如何推动中国和欧洲更为顺畅地对话,孟虹认为,作为沟通中西方的桥梁,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更了解自己民族,“因为在德国人眼中,你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载体,他才会对你感兴趣,如果你的观点和他的认知不同,他会来问你为什么。你的亲和力来源于他的母语,而你讲他的母语,那么获得的认可度就会更高。”
中国一流的外国语大学在做什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文明研究负责人、副教授胡春春看来,这些外语院校既有传承,又在创新,“因为我们处于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加速变化的时代,以提供知识和传承知识为首要任务的高校站在了这个知识时代的最前沿。外语院校,天生属性就是与域外的语言和知识打交道。在传统的语言、文学、文化学习和研究之外,现在我们正进入对域外的国家和区域全面研究,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逻辑使然,更是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
因此,他认为,外语院校越来越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和传统指称,外语院校正在大跨步地成为综合性的“大学”,“这也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国际交流是全方位的、多学科的、更注重双向交流的。”
“尤其是现在,如果说过去我们主要培养能够向国外学习的学生,那么现在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学生。”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国别研究的最理想状态是中国要观察到世界的风云变化,根据关于外部世界的准确系统知识,提高自身决策的精准度与正确性,另一方面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能够让世界各国明白,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文明型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并不是扩张,而是共同的机遇。”(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湟中:大缸酸菜“腌”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 央行: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
-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科普时间
- 羊绒衫、羽绒服以次充好、虚假标注?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了
- 退烧药拆零销售 创意背后是心意
- 交通运输部:春运单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突破2亿人次
- 首尔夜间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9月26日开启
- 贵广高铁最高时速将按300公里运营 桂林到广州用时不到两小时
- 房地产新出路|保障性住房为什么要封闭管理,房源从哪里来?
- “听劝式旅游”风靡“五一” 年轻人热衷互助社交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队员当好防灾减灾宣传员
- 呼和浩特交警“十八般武艺”迎风战雪 保障路畅人安
- 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 专家给出7条建议
- 新疆阿勒泰地区: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 国际人士分享新疆之旅:多元文化令人神往
- 广西柳州发布蓝皮书 促进与RCEP国家经贸往来
- 十余位越地风流人物登场 越剧史诗剧《胆剑千秋》首演
- 中新网评:“圈养”的课间不该成为“全国统一”
- “‘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江苏站启动
- 一载有移民的船只在也门附近沉没 39人死亡150人失踪
- 热门推荐
-
- 浙江举行校园足球精英赛 山区26县青少年以球会友促交流
- 超八成受台风“摩羯”影响用户恢复用电
- 波音“星际客机”难题未解 NASA推迟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 天津落地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评价模式系全国首创
- 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截获“异宠”1094只
- 文旅业界厦门共探“夜文旅”新业态
- 春节户外游兴盛 武汉东湖风景区焕新迎客
- 锡海协作讲“开学第一课” “Z世代”教师:支教是一种成长
- 陕西宝鸡一小区居民楼疑似发生燃气闪爆 造成3人轻伤
- 30年没分红!股市“铁公鸡”为何一毛不拔
- 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业务试点上线
- 他从月入7万元跌至5千元 传统汽修人陷入“离和弃”困境
- 重庆举行巾帼助力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行动
- 发生中暑如何应对?吃退烧药降温靠谱吗?来了解→
- 入职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 人文社推出《永通万国》 从货币出发看历代兴衰
- 四川:到203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 驱蚊产品能驱蚊? 北京市消协:50种样品效果都很差
- 让文化自信种子早早播撒在孩子心中
- 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太原晋祠博物馆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