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
中新网12月1日电 1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举行12月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会上介绍称,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
12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2期)》。张兴赢指出,温室气体减排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昨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本次大会将开展《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次全球盘点。11月15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两国元首在会谈中强调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共同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未来全球将在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合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张兴赢介绍,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与之呼应的是今天发布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是中国气象局服务于双碳战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服务产品,这也是中国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的温室气体监测情况,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观测与分析。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指出,2022年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17.9±0.2ppm、1923±2ppb、335.8±0.1ppb,相比2021年,2022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幅约2.2ppm,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增幅分别达16ppb和1.4ppb。报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50%,这也是首次超过50%,但其增长率略低于前一年和前十年的平均值。
尽管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关于碳循环以及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多年冻土区的碳通量仍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因此,今年6月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批准建立新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计划,计划把所有天基和地基观测系统以及建模和数据同化能力集中在一起,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可操作的框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实施提供重要信息和支持。
二是中国温室气体浓度观测情况。中国气象局在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协调中国区域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高精度观测。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显示,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为419.3±0.2ppm、1979±0.6ppb、336.5±0.2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浓度较2021年度增幅约2.3ppm,与全球增幅基本持平,过去10年平均绝对增量为2.16ppm,低于全球同期增幅(2.46ppm)。
卫星遥感的监测显示2022年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明显低于过去10年(2013-2022年)平均绝对增量。甲烷浓度较2021年增幅约14ppb,略低于全球同期增幅(16ppb)。2022年度我国6个区域本底站的二氧化碳、甲烷浓度与2021年度相比大多呈现增加趋势。
张兴赢表示,中国气象局非常高度重视温室气体监测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瓦里关建立了全球大气本体观测站,陆续建成了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观测,形成了观测-运行监控-维护标校-质量控制-应用分析等于一体的温室气体本底观测业务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开展甲烷观测,2009年起逐步在其他区域本底站建立在线观测业务,积累了我国最长序列的高精度甲烷观测资料。
“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张兴赢称,为了进一步强化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能力,2016年起,我国陆续发射了5颗具备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能力的卫星。“近日,也就是19号启动了面向碳盘点的下一代全球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
张兴赢强调,未来,中国气象局还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并辐射全球主要纬度带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并计划于2025年发射风云3号气象卫星08星,这颗星将搭载更高性能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仪器。“下一步,我国将基于先进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的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来支持和发展完善我国自主的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利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 入围门槛达41.79亿元
- (经济观察)中国LPR调降,影响几何?
- “地中海号”邮轮靠泊天津 近800名外籍旅客入境享新政便利
- 在全法国发售 《欧洲时报》推出中法建交60周年法文纪念特刊
- 泰国举办中泰人才校园招聘会 超百家中资企业进场招人
- 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八次会议在浙江宁波举行
- 韩国调查机构对尹锡悦申请逮捕令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密织货运航线
- 十位专家给出实用建议:每年一次体检非常有必要
- 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在广州举办
- 英国9月异常高温致秋装销售额大幅降低
- “银发知播”:用知识和热情点燃青春火焰
- 阿德尔别克·卡西马利耶夫被任命为吉尔吉斯斯坦总理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法艺术对话系列作品展”首场活动
- 川渝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报告:食品和餐饮服务投诉居首
- 北京798艺术区全面升级改造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 三季度末山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2.98%
- 多地求新求变让百姓“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烟火气”中为城市发展添活力
- 第二代留学俄罗斯代表画家潘义奎油画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 热门推荐
-
-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付有旭:一位壁画修复师的坚守
- 《师说三晋》系列讲座:讲给世界的山西故事
- 近10年后马航MH370事件即将开庭 责任认定仍是难点
- 最新!李显龙正式卸任新加坡总理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方:救援持续进行 献血站挤满人
- 聚焦灾害风险防范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演练在京举行
- 国际识局:韩国重要选举大战,尹锡悦为何无法摆脱“朝小野大”?
- 严管网售“网红”产品 安徽开展专项行动严查互联网乱象
- 直击救援现场 西藏受灾地区多名被困群众被救出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今年首个海浪、风暴潮双红警报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 山西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规程9月1日起施行
- 四川盆地江汉至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有强降雨 江南华南等地仍有高温天气
- 十年磨“利剑”,为拉日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 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
- 自家装摄像头疑侵害邻居隐私 法院判决:拆除
- 河南中秋假期揽客超1884万人次 “中式夜游”成热点
- 浙江杭州警方打掉一秘密贩毒集团 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
- 四川发布地灾橙色预警 黄色预警区域扩至20县市区
- 调查称不少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仍存在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