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对话:一脉清水通南北 共绘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徐婧 杜燕)10月的尾声,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畔奏响《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以及《牧神午后前奏曲》《图画展览会》《火鸟》等经典乐曲。这是北京艺术中心迎来的首支国际大团,也是捷杰耶夫首次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被誉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正对各类设施及服务进行测试,它与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都将在今年年底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开放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将丰富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民众的文化生活。
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的“三大建筑”,是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缩影,是京津冀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新图景的缩影。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河北取消赴京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建设的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开学迎新,京津2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北京3600余个政务事项延伸至北三县,179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超63%,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洳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地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协同创新越来越快、公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也是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交出亮眼成绩单。
地跨八个省份的中国大运河,流淌千年,养育着沿岸的城市。沿着这条古老的运河向南,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部分地区通过深化地区合作,推动整个区域成为国际一流城市群和世界级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在这片冲积平原上,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稳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最终都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
大运河流淌千年,至今仍泽被后世,不仅为沿岸民众带来了富足,更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2020年,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京津冀三地“一盘棋”,共同治理运河生态、推动旅游通航、修缮文物遗存,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
为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2022年11月25日、11月29日和12月1日,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并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让三地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了法治保障。
三地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共同加强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古今汇合、类别融合、区域整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合理规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化北运河通航河段旅游合作,稳妥推进其他适宜河段旅游通航,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
在北运河武清段,因运河而兴盛的天津市武清区,正在利用生态优势推进大运河畔文旅融合,带动全域旅游。考古研学、运河游学、行走运河……该区统筹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北运河河段的旅游通航及大运河两岸的绿化提升。
运河留下的不仅是种类丰富的文旅资源,还有分布密集的文化遗产。河北省衡水市文物保护部门近日公布,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衡水市、故城县文物保护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发现一处唐宋遗址群。该遗址群文化层内遗物丰富,以建筑构件和陶瓷器产品为大宗,还有少量陶窑业遗物、骨器加工遗物、铁器、铜钱币等。上述遗址的发现,为大运河沿途内陆航运城市、淤埋型城址、丝绸瓷器贸易转运型城市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将为推动大运河综合研究、利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与一般的河道水系治理管护有所不同,要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目标,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三地要统筹协调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多措并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沿线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水系资源条件,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用水。
今年上半年,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公园基于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园内设置的多个展览,通过科技手段讲述“运河源头”故事,展现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
时隔多年,白浮泉再次淌出汩汩清流,九龙池“龙泉漱玉”景观重现。“白浮之泉”碑亭的不远处,游人漫步在公园铺设的专用步道上,鹭影台不时有观鸟者前来拍摄。在新理念、新技术的加持下,运河以更加现代化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滋养周边百姓。
悠悠千载,流淌着的大运河,串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文化地标,讲述生生不息的运河故事。11月13日至14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活动将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共同主办。本届活动策划推出11项主题活动,邀请“五方合作机制”以及天津、河北等多方共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共同擦亮中国大运河千年文脉“金名片”,并推动运河沿岸城市在文脉流动中共建、在经济流通中共赢、在生活方式流行下共享。(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生成本增加 英国救济食物发放量创新高
- 饶宗颐作品集珍专场拍品全部成交 总成交价超1200万元
- 【应急救援基层行】水电铁军,不褪色的“救援红”
- 狂飙过后,新兴的“音乐节经济”将去向何方
- 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变身绿色粮田
- 江西吉水:数字化转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春走基层)新疆阿拉尔:平价店成消费新宠 日渐受到市场青睐
- 联合国秘书长再次呼吁在加沙实现持续的人道主义停火
- 青龙门大桥进入海上主墩承台施工阶段
- 中国拟引导锂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
- 韩国执政党议员权宁世将接替韩东勋带领执政党
- 2023德中经济峰会在沪举行 各界人士共话合作
- 呼和浩特首届残疾人春晚 温暖中传递爱的力量
- 美国监听丑闻继续发酵 韩国最大在野党呼吁向美方强烈抗议
- 印尼国家清真寺开设中文培训班
- (身边的变化)拒绝低保的李艳飞:“我还年轻,可从头再来”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
- 他宣布退出美总统大选!曾因批评特朗普备受关注
-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 市场监管总局:发展一大批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
- 热门推荐
-
- 四川雅安一河流河水突涨已造成7人遇难
- 琼州海峡一渔船进水遇险 船上3人安全获救
- 福建省首个5万吨级公用型液化烃类专用码头对外开放
- 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实现有法可依
- 耐克正品易开胶?听听网友怎么说
-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超万亿元
- 让政策红利及时、精准、充分落地
- 国家税务总局:“多税种共治”的绿色税制发力
- 端午假期首日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 加拿大任命首任驻爱沙尼亚大使
- 藏在直播间“剧本”背后的“麦手”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公安局为受诬告民警维权正名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附近发生6.7级左右地震
- AI眼中的中国|陇上江南,邂逅魅力天水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 (聚焦博鳌)全球贸易碎片化 各方吁确保WTO正常运转
- 100元实现“海鲜自由” “土里土气”的黄河大集为何魅力独具?
- 淡水河谷启动大瓦尔任1号项目湿式选矿作业
- 总台记者专访丨阿联酋金融界人士:债务上限危机已逐渐成为美两党的政治作秀
- 第三届湾商大会暨湾区未来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