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如何防治秋冬季高发呼吸道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近日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怎样甄别不同的呼吸道疾病?“一老一小”如何科学应对?针对公众热点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组织医学专家接受采访。
不同病原做好甄别
老年人及早治疗是关键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近期我们临床上观察到流感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从整体看,流感病例数有所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趋缓,预计入冬后可能有小幅波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
王贵强表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成年人感染后实际症状都较轻,但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是发展为肺炎和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这些感染容易破坏脆弱人群的上呼吸道免疫屏障,继发一些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对重症高风险人群来说,在早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及时针对性用药很关键。”王贵强建议,重点人群若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黄痰等肺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测病原,并正确用药。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介绍,如果各年龄层患者出现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在不太严重、没有持续高烧的情况下,选择社区医院可以更为方便快捷地初筛就诊。
不是所有支原体感染都会得肺炎
家长避免擅自用药
“不是所有的支原体感染都会发展为肺炎,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轻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秋冬季比较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每3至7年会流行一次,家长们需科学看待。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家中孩子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专家介绍,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的生物学特点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非典型病原体。假如家中孩子出现体温40摄氏度以上、持续高热超过3天;刺激性干咳,甚至影响正常作息;精神状况差,频繁呕吐、腹泻,以及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是感染了肺炎支原体,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近期,网络上出现“支原体用药三件套”“儿童居家康复套餐”等所谓支原体感染诊疗建议。对此,王荃表示,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吃药。因为儿童的体重较轻,且很多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健全,所以儿童用药需结合其基础情况。有必要经医生评估后,给出更安全的用药方案。另一方面,从当前临床整体看,儿童病例中感染流感病毒的情况更多,因此通过病原检测后,才能对症下药。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也表示,儿童用药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有效性,遵循5R原则,即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及正确的给药途径。
支原体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无效。
部分患儿家长听从网络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三件套”不可取。首先,部分孩子出现了咳嗽高热的症状,可能并不是支原体感染,而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其次,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处方药,需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推荐自行服用。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临床表现和病情来调整用药。对症治疗是可以的,但是不推荐用复方制剂。
带病上学不可取
专家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主要的影响人群是年长儿,也就是5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尽管目前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率略有增加,但总体人数比年长儿少。
徐保平说,对于已经确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学龄儿童,还是要坚持居家休息,不建议带病上学。这既有利于孩子的尽早康复,也是对学校其他孩子的保护。同时,学校方面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建议做到勤开窗通风,并引导孩子们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
针对民众所担心的,患有哮喘等基础病的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之后是否会有后遗症问题。徐保平解释,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存在,对一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确实是有影响的,但不是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后都会出现喘息。徐保平表示,很多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会存在气道炎症或者气道高反应。“一些孩子可能以前从来没有过喘息或者哮喘的表现,但是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会诱发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出现类似哮喘的一些表现。这种喘息症状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只是短期内的一些临床表现,之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不排除有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喘息。”
“目前我国流感活动处于中低水平但呈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预计我国南北省份会逐渐进入流感高发期,并出现秋冬季的流感流行高峰。在此期间,流感聚集性疫情可能会增多,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幼托机构、养老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公众勤洗手、勤通风,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徐保平表示,主动免疫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流感十分重要。建议只要孩子没有禁忌证、符合接种条件,都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要给孩子们接种流感疫苗,孩子的看护人和家中老人也应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积极接种。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亚洲气候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霸凌竟成短视频创作灵感?校园暴力娱乐化亟待依法整治
- 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建言:数字经济领域要稳慎出台收缩性政策
- 招商银行获评“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 《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 部分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
- 中国6月末M2同比增长11.3% 信贷投放回升
- 530万尾海南“虾宝”落户塔克拉玛干
- 拼多多百亿补贴上线首批海运车厘子,5斤原箱补贴售价低至141.9元
- 经济观察:中美贸易额为何缩水?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香港企业在贵州大山“缝制”国际品牌
- 流行语背后的情绪价值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 宁波:开工前精心谋划 项目省下1个亿
- 上海“生命大摇篮”与法国医院签约 构建多学科智慧化妇科肿瘤诊治体系
- “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 有这些变化→
- 2024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 第135届广交会展出新品预计超百万件
- 86.8%受访者呼吁加强治理家政维修服务行业
- 热门推荐
-
- 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在印尼巴厘岛开幕
- 法国小伙的“江南忆”:多维度发现杭州之美
- 沈阳故宫以年画剪纸图片展示传统年俗与民俗文化
- “定西宽粉”价高于其它粉4元左右,何以圈“粉”无数?
- 青海海南州:形式多样 让禁毒宣传走“新”更走“心”
- 花式相亲,下一个真的会更好?
- 杭州初步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1148个 总投资超2万亿元
- 山西太原:商圈经济释放城市活力
- 中国抗癌协会四大培训基地落户湖南
- 稳楼市,中央再发力
- 专家学者齐聚柴达木 共谋长江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策
- 智慧口岸“属地直通”模式落地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
- 外媒:德国大众计划在德裁员数万人、关闭至少3家工厂
- 天津:红桥区规划、新建和改扩建23所学校和幼儿园载体
- 金沙江昌波水电站开工建设 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9万吨
- 中国日报漫画:世界局势扑朔迷离,2025恐不太平
- 北京发布规范学生用品及相关服务市场价格和竞争行为提示
- 浙江最高气温冲“2”字头 未来数日将多次反转
- 十岁“成长礼”怎样“不变味”?心灵成长更重要
- 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官员盼再续“熊猫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