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西湖:为什么世界文化遗产“驻颜有术”?
中新网杭州10月25日电 题:解密西湖:为什么世界文化遗产“驻颜有术”?
记者 谢盼盼
湖山秀美,西湖一直是杭州的“颜值符号”。“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中国第一份“文化景观”类型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10月24日浙江省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举行的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介绍了西湖申遗成功十余年来的保护经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于2011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份作为“文化景观”类型提交的文化遗产。在当时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从一系列“文化圣山”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个以文化价值定性的湖泊类景观。
孙国方说,西湖的辉煌和光芒,是一代又一代西湖守护者、传承者不断努力的结果。“我们矢志把西湖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民生的能级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
在世界遗产领域,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是关键因素。
申遗成功的第二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此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西湖十景”、代表性文化史迹保护规划》《西湖风景名胜区9大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相继编制实施,为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制和规划依据。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西湖世界遗产面临着履行申遗承诺、城市发展与建筑管控、游客量管理和监测、遗产地及其环境变化带来的保护问题、各类规划到期修编及衔接等风险和挑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适时启动了新一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2021-2035)》修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为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湖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坚决遵循《世界遗产公约》及相关决议,致力于遗产的保护管理。
“尤其是排除万难圆满落实了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降层等西湖申遗承诺事项。”孙国方称,自申遗成功以来,西湖已有近90个项目开展了遗产影响评估,有11个项目未通过专家评审,在遗产保护中起到了较好的关口前移作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科技的应用也让西湖在遗产保护上更睿智。当下,西湖实施“大景区”战略,实现“一网统管”全面赋能治理现代化。
孙国方举例,当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已经建立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实时监测管理系统,集合动态视频、气象、防汛抗灾、船舶定位、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
目前游客量监测系统,对遗产地26个重点区域的游客量进行实时监测,对超过游客承载量的情况及时预警、实地疏散,确保遗产和人员安全。
湖山秀美,西湖一直是杭州的“颜值符号”,“驻颜有术”也离不开西湖管理者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孙国方介绍,自2002年西湖综保工程实施以来,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全面加强建筑高度和风貌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干预、外源污染,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样板。
治水方面,在实施环湖截污、引水入湖、湖域西扩等工程外,完成西湖疏浚、引配水、降氮等重大工程。目前,西湖水域面积6.39平方公里,西湖水“一月一换”,沉水植物“水下森林”达到31.7万平方米,水质常年稳定在Ш类水标准;护林方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监测,完成景区776株古树名木普查和挂牌。加强森林防火,遗产地山林连续34年未发生火灾,牢牢守住自然资源红线和底线。
孙国方表示,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片湖山。它代表了文化,代表了历史,更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惠及民众。
西湖实行“免费西湖”政策,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景区内30家高档经营场所转型为“大众化、可进入、可消费”的文化服务场馆和大众消费场所,真正实现“还湖于民”。
一湖千年,西湖的意义不止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
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的“上一个50年”,全世界达成“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的共识。在“下一个50年”启动之初,孙国方期望,西湖愿与更多遗产地携手开启新的探索,共同为世界遗产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由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指导,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磐安:荒山荒地变千亩药田
- 气象人士呼吁南方人冬季不要天天洗澡 网友 “炸开锅”
- 国际锐评丨为什么世界喜爱中国车?
- 日媒:日本国土交通省对丰田总部开展突击调查
- 今年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购物金额突破30亿元
- 美国重提“民主兵工厂”意欲何为?
- 年上网电量3.6亿度 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 马克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曾试图袭击法国
- 盐池湾人物群像:坚守山川江河趣事多,藏野驴会对人“说”谢谢
- 海外网评: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彰显开放活力
- 钩沉张大千巴西往事 纪录片《万里千寻》全球首映
- 重庆永川综保区封关运行 将助推渝西和川南地区开放
- 高校推出新举措 应对校园游热潮
- 重庆巫云开高速所有隧道实现贯通
- 得州沃尔玛枪击案五年后,种族主义犯罪仍困扰美国
- 西南地区东部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
- 10月1日起广东进入森林特别防护期
- 2023北京文化论坛9月14日至15日举办 600多名中外嘉宾将出席
- “中国制造”经上海吴淞口岸启航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建设
- “中国重钙之都”广西贺州推动碳酸钙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新发现为骨质疏松等治疗提供新依据
- 让微观主体有更多收获 这些重要改革举措与你有关
- 健身房里的中考体育训练靠谱吗?
- “丝路情缘”影视节目展映活动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启动
- 民航局:编制相关文件加强保护重要数据
- 中国健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天津首笔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线上创业担保贷款落地
- 探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90年红色传承生生不息
- 云中锦书丨包莎丽:将心比心的架“桥”者
- 充分释放税收红利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 宁夏全脂乳粉实现首次出口 国际市场再添“宁字号”特产
- 美国宣布近80亿美元对乌军事援助
- 慕思举办睡眠博物馆(筹)开馆系列活动,解锁睡眠新世界
- 把健康“送”进山区 公益慢火车变身“流动诊疗室”
- 广州地铁8日起取消进站测温要求
- 印尼对奢侈品实施12%增值税
- 广西贵港:小菌菇“长”成富民兴村“大产业”
- 核酸采样要注意啥?“六问六答”帮你解惑
- 德国5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重新开放旅游签证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