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这些天,23岁的刘琳在社交平台搜索的关键词是“职场生存”“职场干货”“如何摆脱职场里的学生思维”。对刚入职1年的“小白”来说,刘琳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调整的东西太多了。
刘琳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刚进公司时,她怀着“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心态,主动请缨接过了一个难度很高的项目,并为之全身心投入,但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我总在担心焦虑,如果做得不好,大家对我会不会很失望”。
像刘琳一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担心自己在职场上说错话、办错事。有人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可以“抱团取暖”的伙伴,有人想吸取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也有人想尽快走上职场发展进阶之路……
10月19日,人民数据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粉笔发布的《青年群体职业规划数据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0.85%的受访青年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很高。边工作边进行职业规划,已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职场常态。
更懂自己想要什么,青年群体择业观更清晰
一名95后网络博主“池早是我”(以下简称“池早”)前不久意外走红。今年年初,她从公司辞职后,选择成为一名“职业体验师”。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已经体验了30多份工作:网管、外卖员、私人管家、茶馆员工、消防员,甚至还用了1个月的时间体验了川剧花旦。
“池早”的目标是体验100份职业,每一份工作经历都带给她更多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空间。如今,再谈起工作是什么,她说:“工作的本质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赢得尊重。”
报告显示,受访青年择业时对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4.59%、56.36%、48.63%。“薪资水平高”和“工作稳定”是受访青年群体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尽管稳定性成为青年群体找工作时关注的重要因素,但通过横向对比择业因素发现,就业倾向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青年,更看重发展空间、个人兴趣、锻炼成长和企业文化。
“这届青年群体更懂自己未来要什么,他们对职业市场的了解更深入,择业观念也更清晰。”在粉笔CEO张小龙看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年轻人有更多的创新活力,职业选择也更丰富多元。“00后接触新生事物更多、更快,他们能够深刻地感知到社会的变化,这增强了他们对自己的就业、人生等方面思考的独立性,他们需要提高的是综合素质和职场应对能力。”
工信部信息中心专家委主任、原总工程师童晓民认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也有一些新兴产业亟待兴起,这对青年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新职业,带来新的机会。
如何打破职业规划“信息差”
“考证还是实习”“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刚进入大学就开始进行就业规划,职场青年更是将职业规划进行到底。
报告显示,66.58%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学过职业规划相关的内容。95.01%的受访青年表示希望提升工作技能。报告还指出,专业和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是导致青年群体就业困难或就业后专业技能错位、职业发展路径不顺畅的主要原因。
“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变化非常快,年轻人要提前给自己画好一张人生规划地图。”张小龙认为,市场对社会变化的反应速度快于学校课堂,当发现课堂知识不适应需求,年轻人就会非常渴望新的知识。“保持职业竞争力”“不断更新,紧跟行业发展”“多项手艺傍身总没错”逐渐成为年轻人职业发展的关键词,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持积极态度,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了职业规划相关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发现,随着大中小学协同育人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关口也前移至中学阶段。很多学校和家庭将孩子未来的专业当作一份重要的“人生抉择”,并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现阶段学习的驱动力。她举例,如果孩子未来要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他们从初高中就会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不仅包括数理化知识,还包括信息科技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不过,目前一些普通类高校和职业院校仍面临着专业职业规划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不同地域、学校和家庭之间在职业规划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信息差”。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来自北京的学生或许已经在规划自己10年后在做什么,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还在适应自己进入大城市的生活。在祁雪晶看来,如何打破这种“差距”或将成为未来亟须解决的议题,“年轻人的职业规划也需要各方协同,通过学校、学院、企业等一起做好青年群体的‘就业准备工作’”。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你是i人还是e人?”这句话是很多年轻人近期的社交开场白。MBTI性格测试结果成了年轻人的个性标签,甚至还成了就业过程中用来判断与工作岗位匹配程度的辅助手段。
i开头的人有些“社恐”,e开头的人是“社牛”。在职场中,e人很快就能和周围的同事打成一片。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职场i人好难”“i人带着e人面具去上班”的话题一度占据热搜榜单前列。
报告显示,93.77%的受访青年希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90.27%的受访青年希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84.29%的受访青年希望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张小龙看来,一个人的先天性格不容易改变,“不要总是去教育年轻人,而是要为不同性格和才能的人去提供一个更加适合他们成长、做事的环境。”一份好的职业规划培训,要能顺势引导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培养职业素养不是去改变一个人,而是锻炼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面对不断变化的数字技术和环境,年轻人如何才能快速找到并适应自己的“位置”?童晓民认为,当前年轻人要增强跨界融合能力,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能够灵活调整策略和方法,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提出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4日07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桂林铁路枢纽变迁:山水秀甲天下 宾客乘“龙”入画
- 俄国防部称击落袭击莫斯科的乌克兰无人机
- 举杯中秋团圆夜 遥寄和美诉相思
- 永乐桃木雕刻:点刻凝神 巧夺天工
- 中国科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聚焦创新生态链
- 发挥好服务业稳定器作用
- 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暑期预计约200万儿童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
- 基层院团:迎难而上 成功破题
- 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家建言精益化运营管理
- 安徽淮南火灾9名遇难者遗体全部被找到
- 50年来中国(江西)援外医疗队累计提供临床服务780万人次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转入问题集中纠治阶段
- 非遗“活化”成热门话题 这群“90后”年轻人让非遗走进生活
- 中国铁塔去年盈利97.5亿元 两翼业务表现亮眼
- 云南普洱迎来采咖季 “中国咖啡之都”产业创新发展
- 山西中医行医新疆:播撒“种子” 留下带不走的中医队伍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平均降幅0.5%左右
- 50岁辅警拿到了大学文凭:“成为大学生是我的人生梦想”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鼓励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加大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 美佛州州长德桑蒂斯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
- 热门推荐
-
- 斯洛伐克总理称将会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 韩国房地产市场或现“双谷衰退”
- 贵州黔西南青少年在京“体验”特警训练
- 刘谦:魔术师永远不会被淘汰
- 2023北京国际舞蹈影像季闭幕 《满堂红》获评委会大奖
- 中国团队最新研究:心理越健康,老年越健康
- 广西经济“跨”步走 内融外联释放“磁吸力”
- 暴雨天气驾车出行 这些安全提示要记牢
- 截至2023年底,天津经开区拥有外资项目6478个
- 减重药冲击医疗圈 器械设备厂商评估潜在影响
- 南非总统府:今年选举日为公共假期
- 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打造了解南岛语族文化新窗口
- 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助推经济蓄势而上
- 加拿大多伦多候任市长邹至蕙将于7月12日正式履新
- 多地加快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满足房地产 “白名单”项目融资需求
- “这张网”好不好用?怎么用?记者带你“上网”初体验→
- 国庆假期西江航运干线长洲船闸过闸货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 外媒:因乌军“活动”,俄别尔哥罗德州疏散部分地区人员
- 突发!消息人士:约旦空袭叙利亚 已致10人遇难
- 张江科学城见证—— 以制度创新激扬发展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