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相聚江苏淮安 感受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文化
中新网淮安10月21日电 (张传明)20日晚,第六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淮安文化旅游(港澳)推介活动开幕。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传统美食、特色风味小吃、戏曲表演、工艺绝活等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齐聚江苏淮安里运河畔,吸引了许多港澳青年来淮安感受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文化。
“无边风景芦花荡,九省通衢石码头。”淮安,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开凿邗沟起,悠悠运河在淮安人的血脉中已经流淌了2500年、承载着世代淮安人的家国情怀,也寄托了淮安游子的浓浓乡情。
正准备登台表演的戏曲工作者。 张传明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苏旅港旅澳社团代表及部分港澳文旅界人士、港澳媒体前来感受大运河文化的魅力。澳觅app创始人江海涛是江苏人,已在澳门生活了20多年。当晚,他漫步里运河畔,品尝大运河沿线城市美食,聆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戏曲。“岁月沧桑,淮水悠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我将尽我所能,传播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运河沿线的城市文化有更深度的了解和认同。”
大运河沿线非遗美食受青睐。 张传明 摄
近年来,淮安与港澳地区呈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交流。中共淮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蔡昀介绍,此前,在江苏旅港旅澳社团和港澳文旅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淮安先后在香港、澳门成功举办“巧夺天工·美味淮扬”——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精品展、“江苏戏曲进澳门——淮安戏曲展演”专场演出活动。“此次,港澳青年沉浸式参加了非遗传播、文旅推介、互动体验、美食文创等大运河文化活动,亲身感受了淮港澳三地的文化情缘,增强了对内地的了解。”(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音乐疗愈公益演出云端开演 琴声、专家带领观众实现心灵疗愈
- 寻矿攻坚
- “怡然见晋中”持续“加码” 山西晋中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 “Z世代”钟爱骑行游 五一假期长三角环线受追捧
- 大学里怎么谈恋爱?
- 新职业从业者勇气何来
- 江山如画 | 山西永济端稳“致富碗”:民众在黄河边吃上“文旅饭”“生态饭”
- 浙江文旅观察:能点“温泉外卖”的民宿,会“热”吗?
- 江西省上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稳步向好
- 以色列否认“以黎边境停火”报道 真主党指挥官遇袭身亡
- 以军发言人说因未收到加沙地带扣押人员获释名单 以军将继续作战
- 动漫形象擦亮“民族IP” 浙江县城绘就“多彩”新生活
- 南非旅游胜地屡发武装抢劫 警方称已加强部署
- 我国浅层常压页岩气开采取得突破
- 马奥尼:中国改革的速度,就像飞驰的高铁一样快 | 老外说“法宝”②
- 新疆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贸易额突破60亿元
- 话剧如何搬到线上?国话《英雄时代》打造新玩法
- 韩国铁路工会罢工进入第二天 各地列车运行持续缩减
- 仅头发丝十分之一 山西晋城“不锈钢纤维”远销海外
- “一行一局一会”负责人同台发声,传递这些信息
- 热门推荐
-
- 中新网评:王星回来了,但反电诈之路还很漫长
- 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发布
- 辽宁:推进文化创意资源共享 全链条打造文体旅产业生态
- 江西贵溪一化工厂火灾明火已扑灭 无人员伤亡
- 一架波音货机在日本成田机场紧急着陆 机身受损
- 长三角观澜:座谈会,为何在温州?
- 凉山州喜德县“乡村振兴2.0”:荒地变“车间” 农民“打卡”种地
- 端午节期间日均132.1万人次出入境 较去年增长约2.3倍
- 东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
- “高频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 经济观察:从“双11”热销品类看消费新趋势
- (国际观察)自民党众院选举惨败,石破政权还能走多远?
- 中国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专家称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世界非遗”粤剧壮乡焕新生 新潮演绎走向东盟
-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业界在沪热议国产算力产业如何崛起
- 龙年春节假期全国科技馆火爆 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超17万人次
- “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在北京举办
- 中秋将至,探寻北京历史上的赏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