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雨中启幕 城市空间如何更有趣、更“共栖”?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题: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雨中启幕 城市空间如何更有趣、更“共栖”?
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简称:艺术季)24日在徐汇西岸启幕。艺术季期间,在徐汇滨江沿线的室外空间,布置有30多个户外参展作品,移步换“景”,艺术家们通过这些作品与公众一起探索和思考城市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城市空间可以是有趣的、灵动的
之前在上海外滩艺术季上以一组漫画猫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的漫画家Tango又来了。在这次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他带来两组作品:一组是散布在沿江各处、用猫尾巴“指路”的《猫知道方向》作品,这些猫装置的颜色各异,萌态可掬。
在Tango的艺术世界里,猫尾巴用途多多,不仅可以用来指路,还可以用来“打碟”。在他的另一个作品《白猫留声机》中,约6米高的白猫装置矗立江边,它看似一边用尾巴拨弄着唱针,一边闭眼享受唱片中流动的音乐,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
当天,在小雨淅淅沥沥的滨江边,Tango与大家一起俯瞰《白猫留声机》装置,他说,“当猫带上伊丽莎白圈的时候,特别像留声机的喇叭,然后我就让它的尾巴‘打碟’,如此构成一个相关性比较强的漫画装置。”
Tango的漫画创作“脑洞大”、趣味十足。他说,希望让漫画“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体会作品的感染力。
——城市空间是可以“共栖”的
本次艺术季把徐汇滨江保留的白猫洗涤剂厂库房临时改造成为主展馆。白猫主展馆保留了厂房的主体结构和大部分外立面原貌,对内部空间进行了翻新。馆内的作品在“共栖”的主题之下,分四个板块依次展开:从“与谁同栖”的关注,到“置身事内”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许。
漫步徐汇的主题演绎展区,不管是室内展馆,还是室外装置,艺术家们都在以不同角度诠释他们眼里的“共栖”。
艺术季刘毅此次带来《椿树》《花月》《家园》三件装置。这些多彩的装置尝试将“人”的主体置于“宇宙”“天地”“万物”的客观体验中。
“当我们不从人的角度,而从一个更宏大的角度去看自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都是邻居。”刘毅说。这样的角度也让他更觉得人很渺小,对自然需谦卑,人类要重新思考与“邻居们”的关系。
另一件作品《复园》的设计师郭怡妦在现场介绍,作品所在地原来是工业遗址,西岸过去这几年把这里作为“植物疗养院”(临时苗圃),公共绿地经常有些树长得不太好或太密都会搬来这里“过渡”,未来这里也将延续这个功能。
这次艺术季,艺术家们把这块地方“打开”,呈现出一个“口袋公园”,去探讨——在城市里,我们面对的生态环境是什么样的。郭怡妦说,在修复、改造过程中,团队发现了很多入侵植物,尽量清除后,保留下本土的野生植物。
——“蜕变”中的城市空间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第五届)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青浦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活动于9月24日开幕,9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11月20日。上海全市20个展区将通过多空间、多场景、多维度,共同演绎“共栖”这一主题。这20个展区具体包括:1个主题演绎展区、6个重点样本展区以及13个实践案例展区。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见证并推动了城市空间的“蜕变”。
2015年,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在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举办,不仅推动了徐汇滨江地区的发展和工业遗存的有效利用,也在西岸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使其逐渐成为上海的艺术中心之一。
今年,第五届空间艺术季再次回到徐汇滨江,这里已经大大“蜕变”。第五届空间艺术季选择了并不那么热闹、完善的徐汇滨江南段,这里曾经是工厂、市政设施集聚的岸线。2018年1月1日,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南段正式向公众开放,但相比已经拥有龙美术馆、西岸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的徐汇滨江北段,南段还是沉寂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段也属于徐汇西岸。
本届空间艺术季将展览活动融入公共空间提升的大背景之下,整合建筑、景观、公共艺术、雕塑、装置、城市家具等多个艺术领域,以从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的滨江空间为载体,落成了空间、环境和艺术等领域的30多个作品,开启“共栖”的未来城市实验,助力徐汇滨江南段“蜕变”成生态宜人、人气看涨的滨水开放空间。
当天的开幕式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这是徐汇西岸从“工业锈带”向“科创绣带”“生活秀带”转型的“亲历者”,见证了徐汇西岸作为上海城市更新样本的创新与发展。(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穗启动建设
- 第十九届长沙国际车展开幕 新能源参展品牌数刷新纪录
- 杭州国家版本馆金东“文润阅读室”揭牌启用
- 宁夏出台意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 (身边的变化)躬身农田30年 内蒙古“农技人”田间问诊开“良方”
- 【2023打卡中国】外国网红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读懂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 俄罗斯将对自日本进口的鱼类等水产品实施临时限制
- “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启动
- 新漫评:“民主峰会”,以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
- 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335项
- 临夏有约:水景缘何成了西北山城揽客妙招?
- 千余家客商河北大营观展采购 中俄企业现场签订定单1.1亿元
- 闫啸天本月底刑满释放 “大学生掏鸟案”回访
- 商务部:加拿大威胁对华采取单边打压措施“危险和不负责任”
- 202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亮点纷呈
- 第三十二届全国书博会在济南开幕 线上线下展出70余万种出版物
- 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首票进口中药材通关
- 第十届黄花文化节在广州黄花岗公园开幕
- 排队五小时看病五分钟 去医院能否“先诊疗后付费”?
- 2024年傅雷奖入围作品揭晓:将聚光灯打到译者身上
- 热门推荐
-
- 食物的嘌呤含量有规律!
- 陕西宝鸡一西周时期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 浙江经济观察:衢州何以成为长三角创投“新势力”?
- 辽宁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让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
- 台湾高雄一民宅起火 致3人死亡
- 汽水 充满气泡诱惑的冷饮
- 上海台盟组团式帮扶助力毕节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
- 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长们,给当地都带来了什么?
- 宁夏跑出奶业振兴“加速度”
- 《茶馆》再开张 北京人艺“镇院之宝”纪念老舍诞辰
- 三季度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 聚焦基础科学与人工智能 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举办专题论坛
- 好评中国丨端午赛龙舟,凝聚民心的文化符号
- 全球梯田文化发展和保护系列活动发布 开犁节将6月领衔亮相
- 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赴华公益之旅”重启 专家临行谈白求恩精神
-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湖南今年已查办“两反”案件255件
- 广州关区首次出口梨树苗至朝鲜
- 重庆涪陵:67个重点项目签约 合作协议金额超830亿元
- 中国快递在沙特的500公里旅程
- 海内外新生代闽商创新创业精英对话会福州举行 项目签约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