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建根雕博物馆 新疆兵团这位技工何以痴迷朽木?
中新网新疆阿拉尔9月2日电(史玉江)一根腐朽的树根,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可是在戴新看来,朽木可雕琢,那些腐朽的树根不仅能做成工艺品,还能增收致富。“在阿拉尔这片土地上,各种树根和朽木段,不管是沙漠中的,还是河道里的,只要我看上,都尽可能搬回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非遗”根雕传承人戴新说,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的根雕作品,让他的生活乐趣无限。
在位于新疆阿拉尔市的戴新根雕加工坊的大院内,摆放着一堆接一堆的各类待加工“材料”,从长二、三米的朽木、树根,到仅有几十厘米长的各种树枝,至少能装满几辆货车。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偌大的厂房式加工“车间”内,各类正在加工的半成品约有几十件。在左侧相邻的“车间”内,存放着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字画、木箱、电影放映机、音乐播放机……
戴新正专心加工一个根雕笔筒,立意、选木、开凿、打磨……原本很普通的小树桩,经他双手的雕琢,已被打磨成精致的工艺品。“现在就差上色了。”他说,纯手工制作的笔筒就是天然艺术品,家庭中装饰摆设,还有过节送礼,承载着文化元素的笔筒根雕还是挺受欢迎。
52岁的戴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苗木基地的技工,因长年痴迷于根雕艺术,依靠当地多样的林业资源制作各类根雕,不仅建起根雕厂,还利用闲置的房屋,分门别类设立了多间根雕展示厅。
在戴新的根雕展示厅内,摆放着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弥勒佛、观音、茶台、椅子、笔筒等根雕作品应有尽有,一些朽木被巧妙地雕刻成吉他、都塔尔、手鼓等乐器,一些树根“摇身一变”成了栩栩如生、特色鲜明的寿星形象,还有些貌不惊人的小树桩经戴新之手蜕变成了茶台、果盘、水壶、小摆件……
对“废物”近乎痴迷
根雕是一门变废为宝、化朽为奇的艺术,所用的素材也都非常简单,但是通过根雕艺人的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20岁时,戴新经营一处果园。那个时代,正是柴火被液化气、天然气取代的时期。每年秋冬季节,果树修剪掉的枝干往往当成柴火烧掉了事。看着这些形状怪异的柴火,戴新突发奇想,这些柴火如果加工一下,说不定可以派上大用场。于是,他就选择一些稍大的树干,将它们码放在排碱渠边。
“我们这里朽树桩、树根比较多,有充足的原材料可供选择。”戴新回忆,那时候,到戈壁深处捡拾柴火,奇形怪状的“废物”在他看来都是天然的艺术品。记者与戴新闲聊时获悉,其实寻找原材料是一件苦差事,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树根,戴新带上干粮和水,在沙漠边找寻往往是一整天。即便这样,也不是每次都能有收获。
所以亲朋好友及连队职工家里的柴火堆,也成了戴新收集原料的途径之一。2015年8月,戴新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在他家的柴火堆里看中一树根,花了两百元钱买回来,这个树根经过他的雕琢,卖出15000元的好价钱。
拿到满意的原材料,戴先根据树根原有的形态进行构思,有了灵感才开始制作。他回忆,有一次和家人到阿拉尔市游玩,看到水库边有一根大树根,前后左右仔细查看,他觉得就像一把椅子,于是找车将其拉回家。
经去皮、去腐、修剪、雕刻、上漆,一把美观的根雕座椅完成。椅子做成没多久,就被一个人看上,交易后3000元买走了。“不然,它在水库边会被腐蚀风化,一文不值。”戴新告诉记者。
不断的获得感让戴新创作的动力更强,他留意一切奇形怪状的废弃物,河岸、水库大坝常常有浸泡多年的朽木疙瘩;废品堆放场、道路修建工地等,戴新也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便捡回那些被抛弃的废旧物件,化腐朽为神奇。
电影是启蒙老师
是什么让这位从事园林工作的职工迷恋上根雕制作的呢?戴新告诉中新网记者,他是在看电影中得到启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最开心的莫过看电影了”。戴新回忆,那个时期,团场里的电影放映队往往是一个电影轮流在不同的连队播放。团场里的孩子们喜欢追看电影,一部电影看了十几遍也看不够。“吃过晚饭后徒步好几公里,有时走到放映地点时,电影都快结束了。”
这些电影中的一些桥段成为戴新的启蒙老师,润物细无声的视听感受为他注入了艺术的热情和艺术鉴赏力。
说起制作根雕,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戴新说,“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一些活灵活现的根雕作品,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此之后,戴新便和根雕结下“不解之缘”。
没有老师的现场指导,戴新就通过看书,查阅资料,潜心研磨各种根雕的制作方法。看到电视上报道了福建一位老师创作根雕的事迹,戴新坐火车到福建找到这位老师,悉心请教,回来便购置工具,慢慢把树根变成根雕作品。
“大约在2012年,我全身心投入到根雕制作中,每年制作的根雕作品有近百件。”戴新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农闲时,戴新不打麻将、不玩牌,而是将树干带回家,依照其外形特点,尝试着雕刻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心愿是建根雕博物馆
戴新表示,现在的人精神需求已不满足于唱歌跳舞,看电影电视之类。“根雕作品能点缀居室大厅的同时,也让我从单一满足于衣食住行、不懂艺术的农民成为艺人。其实,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因为热爱,戴新在根雕创作的路上越走越宽。如今,在阿拉尔市很多居民家里和宾馆都有戴新的根雕作品,其根雕制作技艺入选第一师阿拉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师市还在文化馆专门开辟空间,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他的根雕作品。
戴新用10余年的时间寻根、识根、塑根,将枯木、树根赋予艺术生命,从而使它不朽,他的人生也在根雕之路上获得升华。戴新说:“幸福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我的快感就是制作根雕的过程。”
戴新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我很想建一个正式的根雕博物馆,让五湖四海的客人来观赏。”(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施行《海南省防震减灾规定》,加强海域地震、火山监测
- 《一路锦绣》山海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 单日突破2700人次 广西龙邦口岸出入境流量创历史新高
- 德国2月通胀率预计为8.7%
- 四川省人大代表、康弘药业总裁柯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医药行业创新正当时
- 专家:提升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需尽早诊断、规范治疗 、持续攻关
- 演出宣发如何“锦上添花”
- 夏威夷致命火灾发生近一个月 受灾民众批美政府援助不足
- 【中国那些事儿】美籍专家:中美关系关乎全球未来,两国应携手共建繁荣世界
- 包银高铁惠银段首趟动车组列车“上岗”作业
- 现实题材影片 传递温情与希望
- 2024年“中国科学院-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开学礼在北京举行
- 经济数据三季报持续发布 释放了哪些信号?一文了解
- 阿克萨清真寺连续两日发生冲突 多方呼吁巴以停止暴力冲突
- 中央气象台:7月3-8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降雨间歇
- 千年艺术传奇再现辉煌!吉州窑品牌亮相京城
- 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国务院食安办等四部门出手
- 北京:全新人少好遛娃,安全玩耍先收藏
- 商务部回应美修订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
- (寻味中华|名园)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 热门推荐
-
- 五一假期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超530万 北京铁警护旅客平安出行
- 南宁龙舟公开赛发生赛艇倾覆 当地30秒救援
-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服装生产国 一组数据看纺织业变迁
- 真菌性脓毒症 潜在治疗靶点被发现
- 出入境游火热 浙江机场春运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 甲辰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举行
- 广州“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 北京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带来“心”希望——新疆南部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免费筛查救治
- 傅盛谈中国企业出海:中国机器人在海外大有前途
- 4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上涨,二手房价下跌
- 浙江非遗匠人“组团”助力创新传承 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 第13次中日友好植树赏樱活动在沪举行
- 财政部:坚持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 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 “运河边的光影故事”电影公益放映系列活动开启
- 寒潮来袭 湖北咸宁加强古树名木防冻保护
- 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伤亡人员身份已全部核定 首笔赔付款已到位
- 值得聚焦的贵州桥 海外摄影师镜头下的“世界桥梁博物馆”
- 古籍修复师让《永乐大典》“湖”字册重出江湖
- 新冠药物“供需两旺” 药企全力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