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门头沟防汛救灾一线见闻
沿永定河而上,刚刚抢通的道路两旁,泥沙山石聚起一个个土丘,扭曲变形的车辆堆在村口,厚厚的淤泥上散落着门窗……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降雨量达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房山、门头沟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北京市作为现代化大都市,要经受得住这场考验。”
连日来,北京市和各有关部门全力抗洪救灾,主要负责同志赴一线调度,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8月6日上午,北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和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干劲,一鼓作气打赢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攻坚战,全力推动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心用情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抢抓时间修复恢复受损基础设施……走在房山、门头沟的防汛救灾一线,记者记录下一幕幕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画面。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镇政府一路向西,车胎搅着沿途的淤泥和石块,砰砰作响。
此轮强降雨引发山洪,地处永定河沿线的门头沟区王平镇受灾严重,所属的20个村(居)中有11个已不具备居住条件。虽然受灾村民已全部转移,但身为镇党委书记的宋爱民放心不下,“为了安全,得常去看看,没准会有村民回来。”
说话间,这辆借来的皮卡车正驶过一处淌水的斜坡,皮卡车的轮胎突然爆裂。“咱们走着去。”宋爱民开门、下车,跳过水沟,向东王平村走去。
8月6日,村支书王树清还在东王平村村委会。村民们已经安全转移,只有她和两位村两委干部驻守。“家在这儿,有人守着,离开的人心里才踏实。”65岁的王树清右脚红肿得厉害,但她惦记的还是村里已经转移的老百姓,“这点伤,真没觉得疼。”
房山区窦店镇芦村,几天前波涛汹涌的大石河已经归于平静,农房墙上的“洪水印”依然清晰可见。“村子被淹,水最深处超过5米。”村党委书记陈浩正在组织力量清淤。
一旁,70多岁的村民见成很想搭把手。“如果没有村里的党员干部,我们早就没命了。”见成回忆,7月31日傍晚,大石河溢出的洪水涌入家中,很快就达到一人高,“先是来了冲锋舟,后来又上了铲车。村委会干部和部队官兵拼了命地想办法。”
面对大雨、洪水,党员们站起来、冲上去。门头沟区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89个临时党支部、368支“红色先锋突击队”。
用心用情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中午,门头沟区军庄安置点内,人们排起了队伍。大米饭、红烧鸡腿、青椒炒肉、清炒豆芽,一瓶酸奶外加一个苹果——这是今天的午餐。
“吃得不错,住得也好,心里踏实多了。”8月7日,是韩伟一家3口入住安置点的第四天。他家在20多公里外的潭柘寺镇草甸水村,家里有5间平房被洪水冲垮,剩下的几间也岌岌可危。“父母和兄弟的家都在村里,全遭了灾,现在8口人都在这儿安置。”
军庄安置点主要接收来自王平镇、潭柘寺镇、妙峰山镇和大台街道的群众。在安置点,设综合管理、服务保障、医疗保障等7个专项工作组。军庄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国刚任“点长”,“截至8月7日,已有900多间有群众入住。”
“小病小伤在安置点就能解决,急难症我们会安排救护车送到医院。”军庄镇卫生院院长管素霞介绍,来自天坛医院、回龙观医院和门头沟区医院的12名医生已入驻安置点。
“村民们自发当起志愿者。”草甸水村党支部书记庆欣悦说,“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房山区窦店镇中心小学,印有“民政”字样的折叠床整齐摆放在每个教室,来自周边的80余位村民在此暂住。
“小学建在高处,水没有进来,安全。”自7月31日安置点启用以来,负责人张俨就一直坚守在此。在协调各种物资保障的同时,他还不定时到各间教室巡看安置群众情况,收集诉求、安抚情绪,“既要吃得好,更要状态好,灾难面前我们共克时艰。”
截至目前,窦店镇累计转移安置7个村7605人,最多时候设了8个临时安置点。窦店镇党委书记毕胜说:“现在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安置点村民也陆续返家,开始互助重建,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抢抓时间修复恢复受损基础设施
8月6日,大石河窦店镇苏村段大堤,机器轰鸣,车辆进出。一段36米长的豁口,由大到小,逐步合龙。17时30分,苏村段大堤水毁点位完成初步修复。看着刚刚夯实的新土,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员工丁建海不忘嘱咐“再夯实夯实”。
打通涞宝路,挺进十渡镇。这些天,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七公路工程处副经理梁印龙和同事们昼夜奋战。截至8月5日7时,抢修队伍成功跨过十渡桥。“又接到了新任务,我们接着上。”
一身污泥,满脸汗珠,“党员突击队”的红袖标紧紧贴在绿军装上。8月6日,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30名来自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的官兵,分成多股力量帮助村民清淤。“大型机械设备进不去的地方我们上,村民群众搬不动的石头我们搬。”中队长姚天烨说。
截至8月7日,武警北京总队累计投入兵力16650人次,转移解救群众6524人、封堵管涌5处、装填沙袋9.5万个、抢修道路141.24公里、清理淤泥13.3万立方米……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众志成城战洪灾。洪涝灾害发生后,北京通信中断的村庄一度达到270多个。在各方救援力量的支持下,北京抓紧抢修抢通受损道路、桥梁以及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
8月4日16时,全市恢复通信基站742处,所有失联村全部复联;8月5日16时,房山北部深山区重要道路贾金路成功抢通;8月6日22时,门头沟山区乡村公路“生命线”全部抢通,累计440余公里……
出山回程路上,好消息再次传来:截至8月7日18时,房山、门头沟以及昌平地区因灾情导致供电受影响的270个村,137个已恢复市电、77个通过应急发电机提供应急电源,复电率近80%。(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小小讲解员”与新疆博物馆“双向奔赴”
- 春日看展 用艺术给生活“充电”
- (走进中国乡村)从“菜园子”到“菜盘子” 宁夏贺兰凭实力炒香预制菜
- 工信部:1—2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23亿元 同比增长4.3%
- 全域旅游让长白这座边陲小城热闹了起来
- “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他们为何不约而同发声?| 世界观
- 两岸戏剧名师回忆各自的“第一次”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
- 辽宁沈阳国际农博会启幕 千余家企业、近万种农产品汇集
- (第六届进博会)9个国家的44批动植物产品、食品首次入境参展
- 第二十二届徐霞客开游节在浙江宁海开幕
- 非遗产品亮相高铁列车
- 一个电话20万元没了!来看“机票退改签”骗局的千层套路
- 上海台盟组团式帮扶助力毕节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
- 中新真探:晚上睡不着是因为白天碳水摄入不够吗?
- 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可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叠加享受
- 邹骥:科技和产业革命或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首映 主创提示:难度升级
- 喜迎“三月三” 广西留学生沉浸式感受壮乡民俗
- 陕西柞水县突发暴雨山洪导致一公路桥梁垮塌 目前11人遇难
- 热门推荐
-
- 嗑瓜子历史悠久:明神宗爱吃椒盐味
- 美国宣布:将研发这种新型核武器!
- 突发!以军称埃拉特海军基地大楼遭无人机袭击
- 喜迎国庆 成都8.2万余面国旗装点街头
- 浙江交通观察:交旅融合为畲乡发展带来了什么?
- 在焊花中淬炼成才 这位青年工匠不简单
- 武文赏辞去越南国家主席职务
- 第30届古镇灯博会启幕 21个项目现场签约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展开展
- 黑龙江: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 赋能两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疆独库公路通车
- 珍稀民族香料植物麻根胡椒在西双版纳回归引种后首次开花
- 美联邦上诉法院同意暂停对特朗普机密文件案的上诉
- 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完成重要节点目标 222天掘进零事故
- 开发商承诺免10年车位管理费 物业不认账
- “OutSad——悲伤之外”硬核当代潮流艺术作品展在北京SKP-S启幕
- 今年春运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超295.6万人次 同比增长39%
- 凝聚人才力量 重庆市启动英才“智汇圈”建设
- 美国禁毒,内病外治行不通(钟声)
- 文汇时评 | 四叶草惠五洲,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