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利用居民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
【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④】“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本报记者 王维砚
阅读提示
家庭托育点为托育刚需家庭提供多元选择。相关政策推动下,家庭托育点向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资质合规、普惠等方面仍存堵点。
前不久,2岁的女儿谁来带,在北京宝妈赵欢(化名)的家里掀起一场波动。赵欢和丈夫工作忙,女儿出生后,一直由婆婆照看。近段时间,婆婆身体不好,为给老人减负,夫妻俩将目光投向托育市场。
“请育儿嫂上门,家里住不开。去托育机构又距离远,不便接送。”一番权衡,赵欢把女儿送进了小区里的家庭托育点。
眼下,利用居民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且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的家庭托育点,正在为像赵欢一样有托育刚需的家庭提供多元选择。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从生均面积、备案条件、照护人员等方面对家庭托育提出要求,推动家庭托育标准化、规范化。
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家庭托育点在可持续发展、资质合规、普惠等方面仍存堵点,“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想要满足家长“专而精”的期待,仍有一段路要走。
收托上限和照护比的限制导致盈利难
6月初,史新宇和朋友联合创立的馨巢佳佳家庭托育点迎来了首批5位入托幼儿。这个位于北京朝阳区天鹅湾南区的家庭托育点,室内面积130平方米,室外面积400平方米,托育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根据家长需求可以延长至晚上7点。
史新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每名婴幼儿每月托育费在8800~12580元,除去房租、水电、3名老师的工资等支出,勉强实现收支平衡。为更好地运营,他们需要通过周末举办亲子活动、开设早教课程等方式拓展业务。
家庭式托育机构几米稚家联合创始人冯智聪表示,收托上限和照护比的限制,使得家庭托育点很难实现盈利。
冯智聪所在的机构,在全国共有60多个加盟点,经营者大多是宝妈。这些托育点一般设在居民楼3层以下的住宅内,面积约150平方米,接收18~20个孩子,聘请4~5位老师,每月能实现一定盈利。
据了解,这也是市面上机构式家庭托育较为普遍的运营方案。但是,根据征求意见稿里每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以及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的要求,这些托育点显然有些“超标”。
拿到合规经营“通行证”是难题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看经营资质是他们判断家庭托育点带娃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事实上,如何拿到合规经营的“通行证”,也是困扰家庭托育点经营者的现实难题。
征求意见稿提到,家庭托育点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的有关规定,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申请注册登记。登记名称中应注明“托育”字样,在业务范围(或经营范围)明确“家庭托育服务”。
史新宇此前咨询了北京朝阳区工商部门,得知以住宅性质办理家庭托育的营业执照,目前尚缺乏具体细则。
有一种变通方式是,在征得小区内相关业主一致同意后,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通过“住改商”进行工商登记。
不过,民法典明确,只要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人不同意,就不得改变住宅用房的用途。“要让所有业主都同意,太难了。”史新宇说。
除了营业执照,目前家庭托育点在卫生评价、职业资格证明、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备案要求也并不明确,史新宇所在的托育点只好参照大型托育机构的标准进行“高配”建设。
史新宇注意到,2021年底,山东省在13个市区推行省级家庭托育试点,其中,烟台等地适度降低了备案门槛,已经有家庭托育点拿到了托育机构备案回执。“希望相关政策的细则能够尽快出台落地”。
在价格、质量保障方面尚有不足
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未来,家庭托育点能否实现普惠性,填补托育服务缺口?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评判普惠托育服务有3个标准:一是价格可承受,二是方便可及,三是质量有保障。
家门口的家庭托育点天然满足方便可及,但在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方面尚有不足。
冯智聪分析说,机构式家庭托育点通常根据运营成本综合定价,以他所在的机构为例,广州、深圳的托育费月均5000~6000元,北京约8000元。目前,国家对普惠托育机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但对家庭托育点并没有相关补助政策,“既要规模小,还要价格亲民,确实有一定困难”。
他建议,给予家庭托育点一定的运营补贴,或通过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使其有机会成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
采访中,家长普遍对家庭托育点在早教方面的活动和课程十分关心,希望托育点能提供“专而精”的保教服务。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家庭托育点不仅有“托”,还要有“育”,这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以及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进行支撑。从长远看,实现不负所“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托育人才培养,完善相关培训认证体系。
在促进家庭托育发展方面,一些地方也在进行积极尝试,例如,山东济南打造“泉心托”家庭托育点托育惠民工程,由市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完成家庭托育点从业资质培训、家庭托育举办者及从业人员专项培训;2022年10月,浙江省四部门联合发布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方案,17个县(市、区)被纳入试点地区,建设家庭托育点是工作内容之一。(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举办
- 高校博物馆值得被更多“看见”
- 印尼去年前11个月吸引1265万人次外国游客 创五年来新高
- 美国海岸警卫队炮舰跑到中国沿海,管得也太宽了吧?
- 浙江再次开启严先生祠纪念严子陵 已完成第20次官修
- 以色列军方称打死一名黎真主党高级指挥官
- 震后12年:“旅游净地”新玉树生态向好迎宾客
-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形哲也:智能机器人“有效”比“像人”更重要
- 巴西今年1月外贸顺差27.2亿美元 创2006年以来同期新高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7月20至24日在青海西宁举办
- 美退伍军人泪洒听证会 痛批美国撤军阿富汗是场灾难
-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 恺英网络旗下子公司盛和网络加入华为鸿蒙生态建设
- “主动健康视角下的积极老龄化”学术沙龙举行
- 联合国就加蓬“政变企图”发声
- 北京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超千万
- 360携手通州区共绘数字蓝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新局
- 广西南宁通报法院与企业合作收停车费:5人被停职检查
- 聚焦数字经济等领域 浙江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
- 热门推荐
-
- 湖北首份对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
- 街头报刊亭:能否继续扮靓城市风景
- 韩媒:美国CIA监控韩国由来已久 韩高官办公室常开电视防窃听
- 75岁陈老师教社区居民认植物、作标本
- 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启幕 共探新时代电视剧精品创作之道
- 画家陈流:于云南观“本质之美”
- 11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3% 官方称回升态势未变
- 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开关 13辆货车出境
- 第七届进博会场馆景观装饰全面定妆
- 俄国防部发布视频 称摧毁“海马斯”发射装置
- 摩尔多瓦公投结果揭晓 超半数选民支持加入欧盟
- 7部新片角逐春节档 客流回升票房有望加速回暖
- 列车“掌勺人”的“端午”假期
- 上海嘉定:浦氏家族陈列馆开馆
- 新疆自贸试验区第十二师区块已新增注册企业263家
- 英国债务超2.5万亿英镑 60余年来首超国内生产总值
- 北京市成立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加速紧缺药品流转
- 珠海、中山、江门三地税务部门推出“云普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 科技金融丨让科技企业在三湘大地向阳而生
- 山西长子:家门口的“幸福驿站”守护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