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该不该开放?有商家将高校参观做成“付费生意”
阅读提示
一些高校未对公众开放预约通道,旺盛的需求催生了付费入校相关生意。专业人士认为,与其消极地堵,不如积极地疏,有序渐进地向社会开放。
“请告诉我,这所大学是谁的?”“我们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让进?”不久前,一则“家长带孩子进大学参观被拦,连环质问保安”的视频受到关注。高校是否应该放开参观游览,再次引发热议。
随后,该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布回应称,校园目前并未完全对外开放,只限校友、师生亲友以及公务往来人士等预约入内,后续将适时调整,尽可能满足公众参访需求。
记者采访发现,游客无法进入高校参观的同时,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付费入校”却成了一门生意。
入校需要有“关系”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北京累计接待游客518.59万人次,从外地来京的王女士及其家人,位于其中。王女士表示,做旅游攻略时,她发现一些知名大学与故宫、颐和园等知名景点一样,被很多旅游博主列入城市必打卡名单。因此,带孩子前往知名高校参观也是她此次行程的一部分。
然而,当王女士带着家人来到高校门口,他们却被拦了下来。“保安说,现在没有对公众开放预约通道,外来人员需要通过校内的教职工和学生预约才能入校。”王女士一家只能失望而归。
记者在某大学门口看到,有不少像王女士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但由于没有入校资格,他们只能在门口徘徊。有游客试图询问正准备入校的学生可否帮忙带进去,遭到婉拒。无法进校的游客们纷纷在校园门外拍照打卡,合影留念。
据了解,今年1月中旬起,多所北京高校宣布校友可以凭电子校友卡进入校园,并上线师生亲友访客预约系统。然而,对普通公众来说,要想入校,需要有校内“关系”,即或通过在校学生或教职工进行预约,或受到校内人士邀请。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询问“如何进校园,怎么才能预约成功”。有博主整理了几种渠道:找本校学生帮忙预约、通过研学机构带队进入、“黄牛”有偿带入。
此外,为了有机会入校游览,还有不少游客抢起了大学校园内的酒店、艺术馆门票等。
付费参观成生意
有偿预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游客旺盛的入校需求,催生了付费入校生意。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入校参观”,付费入校相关广告随之出现。
记者联系其中一位卖家,对方称:“可以帮忙预约进校,清华300元一位,北大400元一位,大人小孩都要收费。”
随后他发来一份信息登记表,告诉记者,先填写预约入校时间、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家庭地址等,预约成功后刷身份证即可入校。
该卖家还告诉记者,由于清华大学单日报备总量上限为每天4000人,名额紧张。“预约的人太多了,6月份早就约满了,现在已经排到7月中旬以后了。”
另一名“标注200元参观清华北大”的卖家表示:“进校方式不一定是哪种,可能是预约进校,可能是有人带进去,也可能是坐车进去,但是保证能进去,不成功不收费。”
此外,研学游也成为进校参观的一种途径。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北京游学亲子行”的微信聊天群,120多名群成员几乎都是要报名参观清华、北大的。
记者采访该研学游负责人,对方给出的“清华一日营”报价为一大一小1380元,费用包含2顿正餐、清华大学艺博普展门票、研学知道、研学材料、研学服务等。
高校该不该开放
“大学之大,在于包容并蓄,在于没有围墙。”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写道。大学校门何时开放,是不少公众关注的问题。但也有反对者认为,学校毕竟不是公园,教学秩序、校园安全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高校到底该不该开放?应该如何开放?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利用公共资源,特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发展建立起来的,理应有序渐进地向社会开放。
“与此同时,高校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的场所,不是完全对外开放的社会空间。”戴斌说,因此,很多高校有诸多顾虑和担心,如果对游客和市民开放的力度过大,可能会冲击原有的教学秩序。
记者注意到,近来,有的高校正在打开“围墙”,今年4月,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学校有序恢复对外开放的通知,进入校园只需刷身份证进行人脸比对。没多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发布校外人员入校方式。
6月3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布开放暑期校园预约参观的通知。两所学校从7月8日起开放对外参观,游客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实名预约。
戴斌认为,高校向公众开放是主客共享旅游资源的有益探索,也是一个城市开放、包容、共享应有的气度。当前形势下,既要考虑游客和市民参观访问的需要,也要重点考虑学校本身教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的需要。因此,要分时分区域逐渐有序开放,例如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对社会开放,一些公共区域也可以对外开放。
“与其消极地堵,不如积极地疏,学校可以多增加一些定期的校园开放日,请学校管理部门、师生等志愿者充当导游、讲解,引导游客和市民参观,这也是校园文化与社会共享的一个有益探索,有利于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和亲和力。” 戴斌说。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人口专家:不必对老龄化社会过于悲观
- 纪念于若木同志诞辰10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河南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9宗典型案例
- 国际识局:硅谷银行倒闭危机蔓延 美政府“定心丸”能否救急?
- 盐碱地育种新突破:旱碱麦亩产超411公斤 鲜草亩产2437公斤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以涉俄为由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
-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 倪妮新片《漫长的告白》首映 主创呼吁支持正版
- 塞内加尔总统宣布推迟2024年总统选举
- 从8000元到3000多元:龙茅价格腰斩,黄牛市场预期落空
- 粉丝在高铁车厢摇旗唱歌,怎么就管不了?
- 2023年上海多项商务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 国际热评:美国打压中国企业将先打痛自己
- 2024年国际(汉中)龙狮争霸赛启幕
- 素描不是中国画发展的包袱
- 福岛核污水排海设施今天起试运行 日本渔业人员坚持反对
- 山西多部门探讨如何缔造交旅融合新传奇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国民小吃”出山又出海,推动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
- 中欧班列(义乌)今年开行破1000列 创历史同期新高
- 走进民企看发展 |“嗍粉人”姚汉霖:一包包螺蛳粉,藏着乡村致富链
- 热门推荐
-
- 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读《国宝中的黄河文明》
- “老广”喜欢尝新鲜 更爱传统老口味
- “智”与 “绿”绘就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美国政府采取“非常规措施”确保硅谷银行等储户资金安全
- A股三大股指周一上涨 消费类股票走强
- 胡姆扎·尤萨夫当选苏格兰民族党党首
- 美国“蓝色幽灵”号月球着陆器发射升空 计划3月初着陆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 目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成都跨境旅游蓄势待发,旅行社:接到三年来最多的咨询电话
- 金观平:提升覆盖全民的就业公共服务水平
- 铁路“指挥官”女孩守护平安国庆出行
- 宁夏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再“上新”
- 广东调度骨干水库预泄腾库 应对超强台风“杜苏芮”
- 为患者“拼一次”(平行病历)
- 海南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引导资本投资自贸港未来产业
- 国际最新研究:土星环和土星可能一样古老
- 四川:游客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将承担相应责任
- 广东乐昌再发现中华穿山甲 将择时放归野外
- 不负春光开好局 江西多地春耕备耕忙
- 俄外交部:芬兰加入北约会助长北约将北极军事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