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气温“爆表”破纪录 2023年厄尔尼诺提前到来?
今年5月,亚洲不少国家创下高温纪录;近日,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提前到来的全球升温备受关注。
今年是否会受厄尔尼诺影响,突破2016年的最暖纪录,成为1850年以来全球最暖的年份?6月1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尽管仍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可以高概率预计的是,今年较前两年“拉尼娜年”更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祝从文表示,伴随全球的持续性变暖,未来几十年,破纪录的高温现象将持续。
2023年将成最热一年?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
此前,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是2016年,而本月的气温记录显示,2023年的气温可能接近2016年。欧盟地球观测计划——哥白尼计划的数据显示,气温峰值出现在6月9日,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为16.7℃,仅比2016年8月13日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低0.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仍在使全球升温,但没有证据表明今年这一进程加速了。
除气候变化导致的升温外,特定的变暖条件叠加,使得温度纪录屡创新高。几个月来,科学家一直警告说,由于世界各地一系列的海洋热浪,海面温度一直处于历史新高。6月11日,北大西洋的温度达到最高点——22.7℃,比2010年6月的最高纪录还要高0.5℃。
哥白尼计划成员表示:“海洋温度和空气温度在一年中的这个时间段飙升令人惊讶。迄今观察到的情况表明,2023年可能是最热的5年之一。”这位成员说,“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温暖’的海洋,而且空气温度也即将打破纪录。我们正处于未知领域。”
同样是厄尔尼诺加上气候变化,但今年与2016年的高温表现却截然不同。2016年,气温峰值集中出现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2023年,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纪录。”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比预想中提前了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
周兵表示,目前,对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是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事件,至少将持续8至10个月,对我国冬季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美国气候预测中心专家预计,此次事件达到强厄尔尼诺的可能性为56%。
厄尔尼诺源于海洋,通过热带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造成全球或区域气候异常,使得极端天气强度放大。1998年的极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我国长江流域的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2015年至20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2016年印度小麦减产至少14%,南非粮食产量减产25%,我国大麦产量下降7.3%。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我国云南等地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
周兵表示,一方面,厄尔尼诺的发展将导致夏季我国南方降雨量增加,北方降雨量减少,出现“南涝北旱”的形势,尤其需要警惕南方城市出现内涝;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将会导致冬季偏暖,甚至出现暖冬。
破纪录的高温现象将持续
祝从文告诉记者,伴随全球变暖持续,最近两年,不同的区域都观测到极端最高气温打破历史纪录现象。历史纪录一般指的是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观测值。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气温和海温持续性上升,这种新常态或将继续持续。
这种破纪录现象还会持续多久?祝从文表示,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的报告,伴随全球的持续性变暖,未来几十年,这种破纪录的高温现象将持续。持续性高温热浪会对当地的电力供应、农业生产和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2022年夏季,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持续性高温热浪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气象干旱、湖水干涸和重庆的森林火灾,对城市和公众造成了严重影响。
城市、公众各方该如何提前防范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祝从文建议,高温天气,可以通过减少户外暴露的时间,错峰工作,此外,需要补充水分,减少剧烈运动,谨防热射病和过度使用空调导致身体不适。
海水变暖致上万死鱼铺满海滩
从当地时间6月9日开始,美国得克萨斯州成千上万条鱼因在温暖的海水中缺氧而被冲上海岸。10日,金塔纳海滩郡公园局官员公布了一些照片,显示大量死鱼漂浮在沿海水域。布拉索里亚郡公园部门主管弗雷泽说,鱼被冲上岸的原因是恶劣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他介绍称,温水的含氧量比冷水少得多,而且该地区平静的海面和多云的天空阻碍了氧气通常融入海水的方式。这是因为,向水中添加氧气的海浪减少,多云的天空降低了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能力。当鱼群被困在温暖的浅水中时,它们会因为缺氧而开始不规律地行动,这进一步耗尽了水中的氧气。
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海洋生物设施经理圣克莱尔说,气候变化导致墨西哥湾沿岸水域变暖,可能是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之一。“随着水温的升高,肯定会导致更多这样的事件发生,”圣克莱尔说,“尤其是在我们的浅海、近岸或近海环境中。”
美国国家气象局8日记录到,布拉托里亚郡的最高气温为33℃,也就是首次报道有死鱼被冲上岸的那天。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在2019年得出结论,海水变暖增加了沿海水域缺氧或低氧水平的发生率,威胁到鱼类种群。该报告的一位作者当时表示,氧气损失和全球变暖的其他影响将在未来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造成巨大压力”。
除了局部缺氧的情况外,据了解,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墨西哥湾会形成一个跨越数千平方英里的大“死亡区”。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预测,今年这个死亡区的面积将比往年要小,大约覆盖4155平方英里的沿海水域。
圣克莱尔称,鱼类死亡可能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死鱼主要是海湾鲱鱼,这种鱼在当地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她说,“如果我们继续让这些鱼类大量死亡,你可能会看到连锁反应。”
除美国外,全球多地都有该情况发生。据英国《卫报》报道,新西兰最大的帝王三文鱼生产商表示,在海水变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后,他们正在关闭一些养殖场。帝王三文鱼又名“奇努克三文鱼”,这种三文鱼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很高。
“新西兰帝王三文鱼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斯瓦恩说,新西兰养殖场养殖的帝王三文鱼占全球产量的85%。如今,夏季越来越温暖的海水意味着一些地方的帝王三文鱼在成熟之前就集体死亡了,导致养殖户不得不将数千吨死鱼倾倒到垃圾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燕磊 张峥 边雪
分享给他们看看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将探索建立一批纪录片放映空间
- 像“人”一样的智能伙伴,飞书是如何做到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东营: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民众“坐地生金”
- 中国首个电力鸿蒙化小区在深圳建成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清流:推进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现代农业
- 黑龙江省三条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去世 作品曾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罪行
- (聚焦中非合作)“山海邂逅 石韵和鸣”中津石雕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海内外专家共议发展中国新质生产力
- 一片甲骨惊天下
- “笨小孩”郭靖,“秒杀”了大多数聪明人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作家获滇池文学奖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反补贴税 同时继续与中方磋商
- 日本少子化、老龄化压力持续增加
- 中国动画《致亲爱的自己》获威尼斯和北京国际电影节AI短片大奖
- 李政道追思会在上海举行:“细推物理 何用浮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新疆单体最大、桥面最宽、重量最大的转体桥成功转体
- 模仿“山寨”明星火爆出圈 律师:ESO组合涉嫌侵权
- 北美票房:《海洋奇缘2》首映破亿登榜首
- 热门推荐
-
- (身边的变化)吉林最美农村路:阡陌纵横通富途
- 【应急救援基层行】谢海:扎根基层 当好人民的“守夜人”
- 用数字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赋新能
- 当年青年的好朋友昨日重现
- 中国西南最大橡胶沥青生产基地在广西钦州投产 年产30万吨
- 上海:多部门携手探索“多方共赢”促进就业
- 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从三方面促进普惠金融绿色化
- 沈铁风雨显担当 杨树湾站救援66名村民
- 中国爱乐在浙江丽水献上精彩城市森林音乐会
- 美国国防部:美向乌克兰输送的武器“无从追踪”
- 中央民族乐团携手贵州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规范预付式消费模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
- 中基协修订规则 加强对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自律管理
- 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气象、新亮点?商务部解读
- 义乌将制定中国陆港代码行业标准 系全国首创
- 韩国国会议长启动国政调查权调查紧急戒严事件
- “中国栀子名市”探索栀子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 新疆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 陈明昊:我从不喜欢审视自己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