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丰收地图:三夏时节插秧忙
央视网消息: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时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刻,既要收割冬小麦,又要种植水稻,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让我们从数据和地图中感受这个夏日的忙碌。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三成
进入六月,全国小麦已经陆续进入集中收获阶段了。目前(数据截至3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0238万亩,收获进度过三成(30%)。日机收面积2098万亩。四川、湖北麦收进入尾声,安徽进度近六成(60%),河南进度过五成(50%)。
此时的三夏麦收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再看东北地区的春播,黑龙江春耕生产本周基本结束,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吉林的水稻插秧进度也已经接近尾声。(94.61%)。
稻田插秧忙 又是一年好“丰”景
下面就让我们来到水稻的领地。当油菜、小麦们颗粒归仓,土地再次被耕整一新的时候,农民们将田间注满了水,大地变成一面面镜子,映衬着天空的浪漫。这里在等待新的生命入驻——一个个翠绿的水稻秧苗,开始孕育新的丰收的希望。
插秧,就是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这正是三夏时节一项重要的农活。那么,水稻种子为什么不直接种在稻田里呢?这是因为,通过育秧可以让秧苗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等到小小的秧苗足够强壮后,再移植到大大的水田里,粮食产量就更有保证了。
水稻版图从南到北 黑龙江稻谷产量第一
在世界的水稻版图上,我国常年种植水稻的面积占到了全世界的近20%,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家。全世界每生产十碗大米,就有四碗来自中国。
在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很广,从海南岛到黑龙江,跨越数千公里,有着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在水稻主产区中,有9个省份的稻谷产量超过千万吨。其中,产量冠军非黑龙江莫属,黑龙江2022年稻谷总产量为2718万吨,稳居全国首位。而说到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则要数鱼米之乡的湖南。
从层次分明的云贵梯田、到一马平川的东北黑土地,甚至是干旱少雨的西北,以及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都变成了生长水稻的“鱼米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早已不再是南方的专属。但南北方依然存在着差别,南方温暖湿热雨水足,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北方则四季温差大,降雨少,一年只产一季稻。
机械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的50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在山区梯田里,动作娴熟的农民们依然需要手动插秧,空荡荡的水田里很快就“站”起了整齐的秧苗;而在广袤开阔的高标准农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无人驾驶插秧机有序穿梭在田间,一株株秧苗从苗盘分离,被整齐地栽种入田。机械插秧一天能耕种水稻田50亩,效率是人工插秧的近50倍。在与自然的磨合中,人类找到了最适宜的农耕方式,只待来时稻花香。
稻田里的共生 孕育双倍的希望
中国人的农业智慧,不仅体现在抢抓农时,在同一片水田里,水稻秧苗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邻居,稻田里养螃蟹,养螺蛳、养鱼、养虾,通过共生的方式,孕育双倍的希望。而在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时,成群的白鹭或飞过天空,或在稻田里悠闲地踱步、觅食,成为三夏时节,最自然和谐的田园画卷。
约120天后,等到大地再度染上金黄,农民也将迎来丰收的喜悦。米饭,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一顿饭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新疆手抓饭、广东煲仔饭、台湾卤肉饭、福建咸饭、扬州炒饭,各式以米饭为主,丰富而又满足的味道都会萦绕在唇舌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些美味,都是勤劳的中国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甘甜滋味。只有在碳水自由时,才能真正理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句话沉甸甸的重量。期待今年的好收成,谷满仓。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暴雪寒潮双预警 各地多举措应对
- 泰国副总理普坦:泰国发展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
- 今年前4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445列 同比增长58.4%
- 故宫国博首次联袂办展 读懂中国“和合”文化
- 安徽阜阳乡村振兴班列乘“丰”出发
- 以色列外交部:应该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 (乡村行·看振兴)生活即艺术:吉林松花湖岸“绘画村”治愈“Z世代”
-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 台风“潭美”逼近 海南三沙多个岛礁现强风雨天气
- 强对流蓝色预警: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投资中国)艾可爱尔全球首席执行官:看到中国绿色转型巨大发展机遇
- 电影《力量密码》研讨会在京举行
- 【V观京津冀 新质铸辉煌】探访雄安之“新”
- 中国工信部:前三季度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1%
- 广西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建议船只回港躲避“派比安”
- 湖南东安科技发展特色果业振兴乡村
- 湖南靖州深化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 实现“一次办”“掌上办”
-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 千年运河孕育出扬州多彩文化
- 黄淮以南地区气温将明显偏低 中东部大风降温天气来袭
- 热门推荐
-
- 吉林滑雪摄影师:创作雪道“大片”的幕后高手
- 日本全渔联: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不变
- 甘肃发布2021乡村旅游发展指数:近郊短途游成新风尚
- 智慧建造 扩容提质 提升能力(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①)
- 数百家民企代表相聚“东山再起”发生地 共探民营经济发展
- 杭州亚运会链球选手砸伤裁判,官方通报来了
- 《人体简史(少儿彩绘版)》为青少年读者破解人体的奥秘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 “黑科技”加持 安徽合肥多条道路实现“一路绿灯”
- 安徽郎溪:胥河两岸皖苏“牵手”的故事
- (新春见闻)携宠出游感受“诗和远方” 宠物旅行团春节假期走热
- 四川盆地至黄淮有强降雨 京津冀湘赣等地有高温
- LPR连续两月不动 短期调降迫切性不高
- 家门口儿童戏剧节能带来什么?记江南古城的童心浸润路
- 新疆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 “高蛋白”玉米要来了
- 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在青浦揭牌
- 10国杂技艺术家亮相 《时间派对·梦幻马戏嘉年华》国庆上演
- 湖北多措并举保障电子和轻工行业稳增长
- 别用伤害电影的方式宣传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