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成功探索新方法 避免患者ESD手术后食管狭窄困扰
徐美东教授为ESD术后患者置入自控式防狭窄水囊 上海东方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食管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可是, ESD术后常会出现食管狭窄并发症,让患者进食困难。这个难题长期困扰着医生和患者。
记者31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东方医院)了解到,历经多年不断努力,该院副院长、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团队自主研发并开展了“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术”,或将成为解决困扰的“利器”。“自控式防狭窄水囊”装置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据悉,ESD手术虽能为患者保留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但术后缺损的创面在愈合过程中极易导致食管狭窄,进而导致吞咽困难、需定期接受数次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ESD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次数为5.5次,最多的甚至高达15次。”徐美东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多次食管狭窄扩张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和经济负担。
为减少患者术后食管狭窄的风险,让更多人从微创治疗中获益,上海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长期致力于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徐美东教授告诉记者, ESD术后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疤痕形成、伤口收缩、过度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导致食管狭窄的重要原因,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减少组织纤维化,防止狭窄。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其对ESD术后狭窄的预防效果却非常有限。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调整,徐美东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在患者接受ESD手术后置入。经过医护人员的指导,患者自己在家使用注射器从体外经注水孔注入和抽取一定量的无菌水,即可实现球囊的扩张和回缩。据介绍,三餐进食前,患者可自行抽水,使水囊回缩,保证食物顺利通过;三餐进食后,患者再经注水孔注入一定量的无菌水,使水囊充盈起到持续支撑作用。
据介绍,该防狭窄水囊可根据患者创面的不同长度而个体化定制,囊注水量可控、可调整。徐美东告诉记者,患者在ESD术后创面恢复期使用12周,每月换一次导管,即可有效防止ESD术后创面疤痕挛缩,从而预防食管狭窄。徐美东教授告诉记者,其团队前期回顾性研究显示,口服激素联合“自控式防狭窄水囊植入术”可将ESD术后食管狭窄率下降至8.1%。
66岁的张女士就是这项创新治疗技术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3、4年前,其被确诊罹患环周食管早癌并接受了ESD治疗,仅一个月后就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在近3年的时间里,张女士反复接受了15次球囊扩张、放射状切开等治疗,但每次效果只能持续1到2周,食管狭窄仍无法解决,她只能接受胃造瘘术(PEG),自胃造瘘管注入营养以维持生命。徐美东教授为张女士切开食管狭窄部位后,放置了自控式防狭窄水囊。3月后,张女士取出水囊,经检查食管狭窄部位光滑通畅,狭窄得到了彻底解决。
张女士对记者说,非常感谢医生,让她三年后,能够重新品味食物的美味。(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来济南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四重流行病”侵袭 英国公共医疗体系面临挑战
- “艺术三绝”如3D打印 中外文旅达人逛青海西宁藏文化宝库
- 最新成果、创新之举、与时俱进!中秘经济高度互补
- 微信群回复信息算不算加班?“隐形加班”咋取酬?
- 衰老机制、人体器官芯片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
-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将恢复对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
- 音乐剧《我和我的雷锋》再登台 在当下弘扬“螺丝钉精神”
- 驻日美军边野古新基地开工 大量冲绳民众抗议
- 上海有注册护士11.63万人 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
- 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傩舞:尽显西羌遗韵
- 河南发布31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2023广东湿地保护宣传周暨候鸟护飞行动启动
- 山东立法保护齐长城 促文化传承与发展
- 长影老艺术家追忆“刘三姐”:一生为人民歌唱
- 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回归”上海
- 上海多学科专家启程赴摩洛哥
-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智慧养老前景看好
- 热门推荐
-
- 海南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征拆动工
- 生腌美味,背后的风险你了解吗?| 吃出健康来
- 国家发改委: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
- 中国石化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行动在COP28发布
- 探索“出版+研学” 人文社打造“科幻文学探索营”
- 西藏拉萨河谷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全面完工
- 经济回升态势明显
- 广东戏曲行当展演落幕 产生“十佳花旦”“十佳小生”
- 草本香融入烟火气 中医夜市“圈粉”年轻一代
- 基于“小圈子”搞集团政治没有未来(钟声)
- 暑期旅游谨防食物中毒
- 湖南南岳大庙施粥送春联 与游客共庆腊八节
- 成自宜高铁天府站首块钢结构网架安全提升到位
- 感“智”引领区:外籍人才近悦远来 上海浦东书写新时代人才答卷
-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
- 上海:虹桥机场口岸2024年度出入境人员约333万人次
- 中国人怎么吃最健康?疾控专家详解新版“膳食指南”
- 戴口罩会二氧化碳中毒?哪有那么容易!
-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来了 个人买手机最高补贴500元
- 俄国防部:在莫斯科州上空摧毁乌军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