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仅靠政府购买服务够吗?
沈阳试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深受欢迎的同时面临力量不足等问题
居家养老,仅靠政府购买服务够吗?
目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居家养老需求,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沈阳在社区试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养老和助医服务。不过,养老保障仅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家住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街道河畔社区的孟桂珍、洪长安老两口已年过九旬,儿女也到了古稀之年,洗澡是老两口平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得益于高龄老年人可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政策,孟阿姨老两口每月可以预约专业机构上门助浴6小时。”河畔社区党委书记王丽娟说。
这是沈阳老年人居家享受上门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民政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人。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4000万人。面对越来越多诸如助浴、助餐、助医、助洁、助行等居家养老需求,如何提供上门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社区。为了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社区不断创新探索服务方式。”王丽娟说,河畔社区是第一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的社区之一。
2020年9月,沈阳选定100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为城乡低保、低收入等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45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为80岁及以上等老年群体,每人每月提供3小时免费居家养老服务。3年来,已经扩展到500个社区。
前不久,记者在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汇置尚郡小区初心坊惠邻大食堂看到,持有便民服务卡的老年人有序排队选餐。“干净卫生,经济实惠,两荤两素才十几元。”沈北新区道义街道汇置尚郡小区“点长”陈晶晶告诉记者,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群体就餐,餐厅还对60岁以上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免费上门送餐。
同时,沈阳市依托279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5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制作老年餐、室内清洁、起居照料等5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以及人工肛门便袋护理、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导尿管护理、鼻胃管护理、PICC护理、压疮护理、上门慢病管理套餐等7个助医服务项目。
据沈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沈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覆盖率达17.3%,这项普惠服务主要服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部分失能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基本的养老需求保障。
“免费行,掏钱难”
不过,面对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210.8万人的养老需求,上门服务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李文娟在养老行业创业8年,目前在沈阳市经营一家民营养老院,去年起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提到养老产业,人们固有印象就是养老院。实际上,现在上门服务非常流行,在家里享受养老服务,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和子女的认可和欢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目前,居家养老普遍的情形是:老两口互相照料;一方失能失智,子女请保姆,另一方在旁监护、监督;两位老年人失能失智,居家请保姆照料。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当下,仅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免费行,掏钱难。”为了打通渠道,李文娟带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到社区提供剪指甲、剪头发、按摩、健康食谱等免费服务。“一提到可以享受收费项目时,老年人常常回绝。”
李文娟介绍,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项目不可能包含所有,大部分老年人消费相对保守,愿意为子孙消费,却不愿意为自己消费,不愿掏钱享受高品质服务。“比如助浴服务,常规应该是一周一次,可很多老年人冬天出汗少能忍则忍,有的半失能老年人两三个月才肯洗一次,夏天实在受不了,会在过生日或子女看望等日子洗。”
目前,李文娟针对半失能老年人推出了5000元上门“特惠包”,每天上门一次,每次服务1.5小时,月总时长45小时,服务费约每小时110元,“仅卖出去3个”。
“一旦上门养老服务消费不足,行业就留不住专业人才。”李文娟介绍,养老护理员的月薪从3000元至5000元不等。由于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大部分从业人员是来自农村或城郊的中老年女性。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护理人员流失严重、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服务品质下降。
做好最低保障,提供品质服务
王丽娟介绍,河畔社区不仅是沈阳第一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的社区,也是全市首批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去年年初,王荣星的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有关部门根据我们的需求帮我们安装了扶手等设备,床位旁还设置了应急呼叫系统,危急时刻按下红色按钮,社区和医疗部门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求助信号。”
沈阳推动专业服务向社区和家庭聚集,打造集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居家上门服务于一体的“三入户”服务模式。目前,已完成4500名老年人的申报、能力评估和服务商招选工作。同时,在老年人家庭推广可穿戴智能设备、红外线健康监测、应急呼叫等高频次使用设备和服务事项,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家环境。
今年,沈阳将提供“量身定制”式上门服务,构建居家养老新场景。开展政府购买“点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向高龄、失能等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每月3至45小时不等的免费服务,满足老年人助餐、助浴等基本服务需求。同时,定期对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实施分层分类探访。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表示,政府在做好老年人最低养老保障的同时,还应支持发展上门养老服务的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专业护理人员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政府的公共投入也应当向他们倾斜。他建议,将为老服务人员纳入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对这部分群体在购房、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对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拓展职业成长渠道,加强职业尊荣感。(工人日报记者 刘旭)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北衡水培育规模化种苗基地40余家 年蔬菜育苗能力达8亿株
- 麻辣烫香飘甘肃 大订单涌进小店
- (经济观察)人民币对美元创年内最低值 专家析破7.3后走势
- “万物共生”太极表演亮相北德武术锦标赛
- “环西部火车游”陇南直通车开行 达人探访推荐“乞巧故乡”行
- 外媒聚焦梅洛尼访华:中意合作有价值更有潜力
- 甘肃临夏地震震区有山体坍塌 大河家桥支座发生偏移
- 哈萨克斯坦从黎巴嫩撤出41名该国公民
- 最新受动物启发研发的变形机器人 能通过不同运动模式探索周围环境
- 2025年元旦假期火车票今起开售 网上订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韩美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在京启动
- 山东威海:“5G智能移动医院”开到民众家门口
- 巴以冲突已致超万人死亡 以军深入加沙地带作战
- 云南遇冬春连旱 多地全力抗旱保民生
- 携手北三县 北京通州六大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 (寻味中华丨文博)一袭汉服靡河洛 霓裳华彩越千年
- 在中国,看见世界的发展机遇
- 匈牙利总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适得其反
- 19.4亿人次、8亿元、增长48.1% 多组数据勾勒假日经济“活力图景”
- 9名公职人员因深圳欢乐谷“10·27”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被追责问责
- 热门推荐
-
- 上春山饮茶去 年轻人书写“新茶经”
- 2023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34%
- 白宫发表多国联合声明 敦促哈马斯接受加沙停火协议
- 【世界说】国际调查:关税等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大的全球贸易挑战 多行业忧心前景
- “百錾成器”西藏朵普仓(福建)錾刻雕作艺术传承展开展
- @春节假期来海南的朋友 琼州海峡出岛船票已全面开售
- “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出版史料展”回溯经典七十年
- 首届中国冰雪美食节哈尔滨启动 八方游客赏冰乐雪品美食
- 国际知名专家入职复旦大学 将推动建设全球性合作平台“Act Global”
- 重庆错时共享停车让找车位少了“靠运气”
-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爆发冲突 致多人死亡
- 长三角铁路2023年春运方案出台 预计发送旅客6000万人次
- 从“东方明珠”到“东方之珠”,中国国产大飞机飞向世界舞台
- 世界阳明学大会在浙江余姚开幕 以文化共鸣探融合发展路
- 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国潮文化创新与发展行动共识”发布 推动国潮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 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
- 呼吸道疾病痊愈后的恢复期如何做?中医专家提示注意4个方面
- 餐饮消费提质扩容 地方菜入选美食榜单增多
- 2024东湖论坛在武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