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如何演化和驯化而来?国际最新研究揭秘古代原牛种群遗传史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人类驯养的重要牲畜(六畜)之一,牛的种群演化、驯化历程颇受关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揭秘古代牛遗传史的演化研究论文称,原牛是家牛的野生祖先,原牛的遗传史揭示了它们的复杂祖先和在欧亚大陆及北非的迁徙。
这项研究描述了4种有着独特遗传轨迹的原牛种群,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牛的驯化。
该论文介绍,原牛是一种在野外生活的大型牛科动物,最早出现在65万年前,但如今已灭绝了400年。原牛对史前欧亚大陆和北非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其后代数千年来一直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劳动力。目前,牛占到地球哺乳动物生物量的约三分之一。不过,关于它们古代祖先的基因组历史仍不确定。
资料图:中国新疆吉日尕勒文化遗址所在的河边草地上,牛群在悠闲吃草。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Daniel G. Bradley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38个古代原牛基因组进行分析,以追溯欧洲、西南亚、北亚和南亚4个种群的演化路径,时间跨度为4.7万年。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牛祖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压力的反应各有不同。比如,欧洲的原牛在约2万至2.6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出现了严重种群瓶颈,在重新定居到伊比利亚以西的欧洲大陆之前,一直局限在欧洲南部。西南亚的原牛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驯化后对家牛品种的遗传贡献最大。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可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动物的遗传祖先,通过后续进一步研究,还可以探索原牛种群的基因遗传如何影响了现代牛的性状以及韧性。(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柳州水质前三季度全国第一 曾连续三年蝉联冠军
- 非遗,如何出彩又“出圈”?
- 斯洛伐克总理暂无生命危险 初判袭击出于“政治动机”
- 上半年中国PM2.5浓度同比上升 生态环境部回应
- 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鸣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以色列安全内阁表决通过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 带动更多教师见贤思齐 江西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 台湾父子的黑土地“丰收季”
- 1-3月中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
- 中新真探:拉肚子不能吃香蕉,否则会导致腹泻更严重?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4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各地夜校助力青年自我提升
- 大藤峡水利枢纽仿自然生态鱼道畅通 已观测到66种鱼类洄游过坝
- 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展演展出面积约8000平方米 61家企业参展
- 闽藏协奏山海歌 唐卡漆画相映红
- 布林肯开启第六次紧急中东行
- 小经跑两会|如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 武汉赏花游持续升温激活“美丽经济”
- 开学第一课:福建长泰用“乡土教材”讲好家乡故事
- 上海两大机场春节期间创多个“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电影退潮,短剧当道
- 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释放消费新活力
- “元宇宙第一岛”亮相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
- 第三届“阳光阅读计划”在京启动
- 首批13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国
- 超凡想象力中的“诗境” 《长安三万里》带你孩子飞
- 今年以来超1.2万名非法移民坐小船偷渡至英国
- 焦点访谈: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制造 制造万物
- 江苏省教育厅发防范雨雪冰冻通知:必要时可暂停教学和户外活动
- 俄军舰艇编队抵达委内瑞拉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超126万亿元 从年报里读懂“中国信心”
- 中美各界纪念“飞虎队 中美情”中美友谊墙落成5周年
- 反复咳喘容易感冒 肺肾同调顺时温补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何能持久有效?浙大研究成果登《自然》
- 山西“85后”“兵支书”:解民忧 谋产业 促振兴
- 北京门头沟区水质关键指标合格率100%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深耕文旅产业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 一个人的810万双眼睛
- “链”出新动能|环球网评:动能转换闯新路,山东“链”出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