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首次发现北美灌木牛化石
中新社郑州10月22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国科研人员在青海共和盆地以及河北泥河湾盆地出土的牛科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两种灌木牛。这是灌木牛首次在欧亚大陆被发现,很可能说明其起源于欧亚大陆,而后迁徙到北美。
这是记者22日从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上获悉的。相关研究成果已于今年7月刊登于学术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灌木牛是一类大型牛科动物,于全新世初期(约公元前7000年至8000年)灭绝,此前仅在北美地区发现相关化石,其他地域未有记录。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白炜鹏介绍,研究发现,青海共和盆地以及河北泥河湾盆地出土的牛科动物化石年代为早更新世,距今200万年左右,识别出的两种灌木牛分别鉴定为山地灌木牛和灌木牛属未定种。这类牛科动物最明显的特点是其角心向前扭转和生长。
公开研究资料显示,北美发现的最早灌木牛化石的地层年代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0万年。
“中国出土的灌木牛化石的地层年代要早于北美,很可能说明其应起源于欧亚大陆,而后迁徙到北美。”白炜鹏解释说,基于对化石牙齿和肢骨的生态形态学研究显示,泥河湾盆地的灌木牛属未定种与北美的山地灌木牛具有相似的食性和生态,其主要生活在山地地区并以树叶和灌木为食。泥河湾盆地北部的熊耳山为当时灌木牛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系统发育研究显示,灌木牛与麝牛组成姐妹群,说明相较其他牛科动物,这两者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研究视野拓展到第四纪的麝牛类后认为,第四纪麝牛类的演化确实可分为高角类和低角类两支,两者分别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以及中更新世晚期从欧亚大陆迁徙到北美。”白炜鹏表示,这为麝牛类的多样性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对理解第四纪时期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动物群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四五”以来宁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91亿元
- AI赋能高原战“虫” 守护肝包虫患者健康
- 甘肃天水有轨电车困局
- 第六届进博会青海交易团签约金额达7.741亿元
- 第九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
- 北美票房:“加菲猫”和“疯狂的麦克斯”助推北美周末票房破亿
- 中国展台首次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奖旅游展
- 韩国医大教授计划集体请辞 政府增派医师应对医疗空缺
- 首条跨越沪苏浙皖的高铁环线开行 看似“画圈”实则“破圈”
- (乡村行·看振兴)两代台商“接力”:情寄“绿水青山” “筑梦”乡村库区
- 俄乌局势进展:俄批评美漠视巴以问题却制造俄乌对抗 乌无人机产量增加100倍
- 强县富民,云和雪梨的百年光阴
- 广州十年累计使用外资逾1300亿美元
- 94名海外学生“晋”享非遗魅力:学剪纸、练形意拳、品莲花落
- 2024江苏民营企业百强出炉 企业规模稳步向上
- 中西部地区首笔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权交易落地银川
- 浙江经济观察:“企呼我应”平台如何关照“自己人”?
- 进度条刷新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首跨顺利合龙
- 迎战台风“格美” 广铁部分动车组列车26日将停运
- 云南省江城县地区生产总值70年增长2561倍
- 热门推荐
-
- 人均消费动辄数百元高则上千元,日料为什么这样“贵”
- 山东开展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 提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 全球文明倡议启动“文明的对话”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探访“中华门神”尉迟恭故里山西朔州平鲁:门神文化传承千载
- 共享“风光”之利 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
- 单细胞水平肾癌研究揭示潜在药物靶点
- 三亚举办玫瑰文化节 以花为媒促文旅经济发展
- 尼泊尔坠机事故致4名中国乘客遇难 尼泊尔总理表示哀悼
- 中国淡水供应设备缓解马尔代夫居民饮水难题
- 26名“海燕”集结“名士之乡” 感受中国创新创业大潮
- 中欧班列积极助力湘企“出海”
- 当追剧越来越“快”,长剧如何兼顾叫好又叫座?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哪里强?2023报告显示广东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
- “脱口秀”情节严重侮辱军队 北京暂停涉事公司在京演出、罚款1335万元
- 印度发射新月球探测器,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远景是载人登月
- 2024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
- 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丨千年瓷都德化:宋元古韵与现代创新的交响乐章
- 一边给武器一边发食物 联合国专家批评美国“表演”荒谬可笑
- 人造皮肤组织中首次3D打印出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