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扎实行动团结“全球南方”(国际论道)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深化中非合作;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发展”成为全体会议议题之一。多家海外主流媒体认为,中国以扎实行动团结“全球南方”,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
“以非中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
9月初,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双方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回顾总结中非友好历程,高度评价论坛成果落实进展,就加强中非全方位合作达成明确政治共识。
非洲国家媒体高度关注此次峰会,认为峰会确定了非中关系新定位,提出实施非中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将进一步凝聚起非中人民团结合作的力量,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中方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持久、有韧性的非中关系。中方提出一系列合作举措,规划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合作道路,不仅有利于非洲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
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报》刊文说,非中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令人鼓舞,阿尔及利亚将继续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非中深化合作有助于阿尔及利亚构建铁路、公路、能源、电力等网络,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阿投资。文章强调,非中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非方愿同中方一道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以非中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峰会还受到许多亚洲、拉丁美洲国家媒体关注。此次峰会开幕式后,《“全球南方”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吸引全球媒体关注》《中非合作论坛:共同谱写“全球南方”合作新篇章》《“同路人才是真朋友”》等报道登上古巴、柬埔寨等国媒体头条,向世界传递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的强烈心声。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擘画了未来中非合作的蓝图,释放了中非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此次峰会展现出中非双方对“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传递了对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的认同,开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壮大维护和平安全的“南方力量”
9月12日至14日,以“共筑和平、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举行。海外媒体认为,北京香山论坛为来自世界各地、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坐在一起坦诚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助于不断壮大维护和平安全的“南方力量”。
“中国举办的香山论坛提高了‘全球南方’声量”,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根据中方发布的参会名单,参加本届论坛的10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官方代表中,有60多个为“全球南方”国家。中国通过本届香山论坛,提升“全球南方”在防务问题上的声量,不仅首次将“全球南方”纳入论坛的全体会议议程,还在9月12日“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当天举行的高端访谈中,首次邀请多位亚非国家和中国学者探讨该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援引出席本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的话称,北京香山论坛已发展为“成熟而有价值”的论坛,为地区和国际安全作出贡献。黄永宏指出,中国通过提出全球安全倡议,阐明其所冀望实现的区域和世界秩序愿景,这些秩序与愿景具备包容性,旨在维护和平与进步,获得了多数国家支持。
《爱尔兰时报》报道认为,在当前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巴西、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的立场非常重要,有助于促进冲突各方找到停火止战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多年来举办的北京香山论坛,海外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加蓬评论》网站报道称,近年来,中国主办的北京香山论坛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本届论坛的层级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北京香山论坛发展至今,已成为开展国际安全和防务对话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
德国之声报道认为,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外交盛会。该报道称,北京香山论坛创办于2006年。中国希望将北京香山论坛打造成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对话平台,并对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给予重点关注。
搭建国际合作重要平台
作为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中国始终致力于搭建国际合作重要平台,推动相关机制不断发展完善,为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注入动力。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认为,近年来,中国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框架,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始终致力于发展多边框架,增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土耳其《每日晨报》网站刊文分析,2000年10月在北京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促进了中非多领域合作,特点是强劲的基础设施项目、人力资源开发、治理交流和大量金融支持。中非合作论坛这一框架,体现了中国通过务实、注重成果的方式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玛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近年来,通过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和机制建设,中国进一步深化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
土耳其数字媒体哈里吉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以扎实行动积极促进南南合作互惠共赢,加强国际合作,正在不断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其中,“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必将越来越友好和平等。(本报记者 彭训文)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汕头!
- 黄河之滨艺术节兰州开幕:线上线下展丝路文化述陇原故事
- 中国原子城首部红色题材话剧《金银滩》在青海西宁首映
- 博物馆转型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 联合国秘书长敦促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 以法治护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黑龙江省发展冷水鱼“芯片” 向全国采购水产苗种1.4亿尾
- 前三季度南昌昌北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61.7%
- 青海摄影再“出圈” 斩获国际艺术摄影大赛2金
- 江苏扬州未来发展的制胜关键:着力建设创新和人才高地
- 孩子能轻易进“网约房” 阳光何时照进灰色地带
- 中国职业网络主播人数达1508万名
- 中小学生深度参与 第七届小十月戏剧节举办
- 日本股市大幅下跌 日经225指数收盘跌幅超4%
- 澳媒:澳大利亚教育成本价格飞涨
- “过境免签”展示开放的中国
- 第六届初心榜启动申报 青年影视人盛会拉开帷幕
- 上市银行半年报收官,透露了哪些信息?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
-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启幕 聚焦引领高品质生活
- 热门推荐
-
- 吉林辽源一小区门市房疑燃气爆炸:住院13人,其中重伤2人
- 热带风暴“黛比”袭击美国:已致5人遇难 上千航班取消
- 浙江宁波发现陈王遗址 出土遗存年代从史前延续至唐宋
- 也门首都萨那传出爆炸声
- “央美毕业展”后:艺术热应是全媒体时代的红利
- 跨越33年的重逢:76岁台胞“寻回”91岁姐姐
- 《鱿鱼游戏》如何搅动全球
- 抖音开展“互联护苗2023”系列直播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广东储备可供2025年种植苗木约1.5亿株
- 2023年宁夏科学技术奖揭晓
- 透皮胶原光技术引关注 皮肤抗衰技术再迎新突破
- “石”在有趣 广西南宁一小学用石头作画呈现民族文化
- 江西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 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青海西宁文明办发新版《倡议书》:此前表述不严谨、不精准
- 拿起保温杯 在青春和养生之间找到平衡
- 慎海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助力并见证着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 (第20届东博会)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
-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新模型可预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难度
- 专家:罕见病多为遗传性疾病 基因检测助力确诊和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