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和合之力丨75年,中国与世界何以互利共赢?
“现在所有的‘一带一路’项目都会考虑到可持续性,采用绿色技术、绿色金融。”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上,英中贸易协会首席执行官彼得·博内特这样说。各国嘉宾纷纷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的参与,汇聚了共同发展的公约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75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979—202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世界银行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七成以上,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75年沧桑巨变,中国为什么能与世界互利共赢?这是因为,中国始终把自身置于人类发展潮流中,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首先在于办好自己的事,在紧密联系世界中发展自身。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几乎一穷二白,中国通过学习引进和自主研发发展工业,为融入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此时世界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容,中国与世界实现双向奔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此后,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发展对外贸易、举办全球展会……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近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自身发展,同时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繁荣稳定,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其中,市场、产供链、创新、投资,是理解“中国机遇”的主要关键词。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外企投资兴业。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居全球第2位。德国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表示,“中国对阿迪达斯来说至关重要”,公司在中国开了约7500家门店,未来将把更多产品的首发放在中国。
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初,连火柴、铁钉等都需要进口,到现在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从“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到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从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到以质取胜的“中国创造”,中国不断给世界提供丰富的供给。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去年全球销售的电动汽车超过一半是在中国生产。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与世界的深入互动中,擦出更多创新的火花。2023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力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至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食品品牌味驰最近就在广州开设了全球研发中心,加速产品的研发升级。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外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占全球份额11.4%,连续12年列全球前三,连续八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匈牙利出口促进局局长加博尔·耶奈伊近日称,中企在匈牙利的投资合作涉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领域,给匈牙利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更广阔视角看,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还体现在通过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回顾过往,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全球发展赤字有增无减。
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中国一直在行动:从主张把发展问题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到反对某些西方国家搞技术封锁与脱钩断链,中国始终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促使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就在不久前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努力。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这一朴素道理已被75年的历史所证明,也将在未来继续得到验证。近期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养老、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一个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新变化,都在为世界带来新机遇。正如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所说,过去75年,中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发展成就”,也将推动世界构建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有胃癌风险 专家提醒上班族重视幽门螺杆菌认知筛查
- 北京喜剧院打造喜剧新品牌拓宽剧目新维度
- “13+2”省区市税务局携手助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 浙江兰溪:AI智能保鲜让杨梅风味如初 最长突破42天
- 江苏居民读书“成绩单”出炉: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听书“大潮”
- 山东文化旅游行业“牵手”五年 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 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第三届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合作论坛举行
- 美最新研究:亚裔最重生死,却最难获得临终关怀
- 3月20日央行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新疆昌吉10万株蝴蝶兰花竞相绽放
- 乌鲁木齐何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 (改革进行时)从乡村振兴看“三农”巨变
- 泰国商户组团亮相海口大型夜市:美食和家乡配方一模一样
-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河南兰考举办
- 菲律宾榴莲通过南宁机场首次进入中国
- 5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98 下调21个基点
- 剪纸长裙加身美不美?来这里看看
- 今年暑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31亿人次 同比增5.9%
- 韩国误报数起伤人事件导致混乱 民众忧再现持刀伤人
- 商务部:2023年全国吸收外资1.1万亿元人民币
- 热门推荐
-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马上截止 还不会填报?快来学
- 全球饥饿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社会呼吁加快立法保障
- 美国纽约机场航站楼内一自动扶梯起火 导致多人受伤
- 第四届中蒙博览会落幕 协议签约金额超3800亿元
- 助力新型城镇化 第17届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论坛在雄安开幕
- 新疆首家文学主题馆在木垒县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开馆
- “悬崖边”村过上好日子
- 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信实践”服务金融强国战略建设
-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从耕到收全覆盖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精神内耗有多累”上热搜,你会无意识地欺负自己吗?
- 北美票房:《蓝甲虫》首映登榜首
- 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四十周年雅集在京举行
- 青藏铁路通车17周年 累计运送旅客2.73亿人次
- 青藏联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再提升 保障能源可靠输送
- 他创造了《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却仍苛刻地审视自身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景德镇: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有力有效助农增收
- 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同柬中文旅产业促进会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 中新健康|ICU护士:守护病人最后一道生命防线
- 纳米科技企业广州PK 争夺全国双创纳米赛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