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共创会】从学习到创新 鲁班工坊助力非洲“洋弟子”拥有更多职业选择
中国日报网9月3日电(记者 潘一侨 于涵) 鲁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能工巧匠。如今,鲁班工坊正在帮助埃塞俄比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今年34岁的涂则钢来自埃塞俄比亚,曾是当地的一名职业技术教师,现正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加入了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
鲁班工坊是中国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自2019年3月非洲首个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落地以来,中国在非洲已建成17个鲁班工坊,开发数十个中非合作专业,培养非洲青年逾万人,有力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非职教合作创新之路。
据涂则刚介绍,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成立于2021年,然而仅3年时间,鲁班工坊已经帮助当地很多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顺利进入大公司工作,尤其是一些欧洲公司,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就业新大门。
鲁班工坊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同时鲁班工坊“走进非洲”,也要为当地培养师资。依托鲁班工坊面向职业的特点,在非洲当地招募优秀教师,并通过来华培训使非籍教师能够运用中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对当地青年的培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学实践中潜在的文化冲突风险。涂则刚就是其中一位。
他2019年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2022年硕士毕业后,选择继续在华攻读博士学位。涂则刚表示,这里的教学设施完善,对于他学习本专业技能是难得的机会。同时中国的技术创新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希望能够学习到这些新技术,回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鲁班工坊不仅提供培训课程,还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涂泽刚口中反复提到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即在教育过程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引导,培养教学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涂则刚认为,EPIP像是鲁班工坊的一个驱动器,该模式可极大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磨合期,受到合作国的高度肯定。
目前,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共培养了350多名当地师生,并开始面向东非国家招生,越来越多像涂则钢这样的当地教师也在逐渐替代中方教师在校任教。中国已在11个非洲国家设立了12所“鲁班工坊”,作为中非双方搭建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交流平台,“鲁班工坊”也架起了促进中非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并持续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注入动力。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再度暴发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1.5万只鸡
- 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主线路面工程完工 将于年底通车
- 福州海警连续查获走私冻品130余吨
- 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4月26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 陆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有利于解决跨境支付难点痛点
- 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关键力量
- AI大模型专利报告:中国头部科技公司展现创新实力
-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绿电交易增长
- 中方回应美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企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基思·罗利宣布不参加新一届大选
- (第七届进博会)中意临港创新合作产业园在沪发布
- 固原携农文旅资源“奔赴”福州 再续浓浓“山海情”
- 民调:69%美国人认为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
- 受飓风影响 美国得州仍有87万用户断电
- 河北定兴戏剧盔头:历经五代传承 续写戏剧头饰情缘
- 中新真探:香蕉有辐射不能吃吗?
- 美国大规模枪击案致7死,含3名9岁学生,枪手身份曝光
- 养老院未适老化改造被判担责
- 网传广州限制外卖配送?官方:严重不实
- 山西太原:毒品涉案人员年轻化趋势凸显 青少年涉毒案件增多
- 热门推荐
-
- 哈尔滨推出23条秋季旅游线路搅热五花山赏秋节
- 国潮马面裙走红高校毕业季
- 萌化了!上海动物园迎来“添丁季”
- 苏皖河南东南部等地有强降雨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 中国银行柬埔寨人民币清算行开业
- 深圳海空港正发力 疏通物流经济“筋络”
- BBC纪录片还原20年前重大失误:英美靠乌龙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
- 懂事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懂教育的家长
- 纪录片《天下第一团》开播 聚焦大同耍孩儿剧
- 香格里拉旅游迎“井喷式”增长 1-8月接待游客超1044万人次
- 国家卫健委:开展分类应对,防范药品短缺风险
- 第七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开幕 首次引入人工智能
- 云南大象表演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 专家:规范、系统、科学治疗可助七成癫痫患者实现“零发作”
- 不同年龄段体检最该查什么?
- 网络“推书”火花四散的文化冲击
- 国内首条直飞意大利威尼斯客运航线开通
- 全国政协委员何寄华:西汉“文化宝库”长沙马王堆汉墓如何焕新“出圈”?
- 合新高速铁路淮河特大桥合龙
- 《论语》等中华典籍经典版本在沪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