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加剧(深度观察)
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超过65万,较2022年增长了12%。该机构表示,这是自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统计有关数据以来,无家可归者人数达到的最高水平,也是增长最快的一年。美国人口普查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官方公布的贫困率为11.5%,有379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
美国全国终止无家可归联盟发布的《无家可归者状况:2023年版》报告指出:“10多年来,美国在减少无家可归者人数方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表的文章分析认为,无家可归者问题加剧的背后是美国日益严峻的贫富分化问题。
“没有足够的住房和服务,人们将继续流落街头”
格兰茨帕斯是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的一座内陆小镇,这座人口不足4万的小镇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无家可归者,很多人在公园里搭帐篷作为栖身之所。这些露宿者可能面临当地政府295美元的罚款,美国最高法院近日作出的裁决维持了格兰茨帕斯禁止无家可归者在公共场所露营的禁令。不少民众认为,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去惩罚那些需要地方睡觉的人,这将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危机。
俄勒冈州的情况并非孤例。美国全国无家可归者法律中心的研究发现,美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立法对无家可归者进行惩罚。2006年至2019年,美国城市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在公共场所露营的法令增加了92%,禁止在公共场所露宿的法令增加了50%,禁止在公共场所坐卧的法令增加了78%,禁止在公共场所游荡的法令增加了103%,禁止在车辆中居住的法令增加了213%。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机遇与包容性增长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的无家可归者人数越来越多,这给地方政府如何给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例如,一些城市要求法院暂停庇护权法令,因为庇护床位的需求已经超过市政供给能力。据美国媒体报道,2013至2023年间,加利福尼亚州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加了53%;科罗拉多州2023年的无家可归者人数较2022年增加了39%。
《无家可归者状况:2023年版》报告称,无家可归者服务系统一直在扩大临时和永久床位的供应,但这些资源仍不足以惠及所有有需要的人。美国亚利桑那州庇护所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莎·格洛说:“没有足够的住房和服务,人们将继续流落街头。”
“许多城市街道上成片的无家可归者帐篷,令美国社会蒙羞”
根据机遇与包容性增长研究所的报告,美国各族裔和不同群体的无家可归者现象不尽相同。非洲裔、印第安人成为无家可归者的可能性高于其他族裔。据统计,2023年,美国每千人中无家可归者人数为1.96人,而非洲裔群体中每千人中无家可归者人数为6.15人,印第安人达到每千人13.21人。美国《国家》杂志网站一篇文章表示,“许多城市街道上成片的无家可归者帐篷,令美国社会蒙羞”。
无家可归者问题是美国贫困现象加剧的一个缩影。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2年美国有12.5%的女性生活在贫困中,男性比例为10.5%。几乎每6个18岁以下的儿童中,就有1个处于贫困之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贫困比例达到10.2%。数据同时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贫困人口占比高于其在总人口中的占比,非洲裔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20.1%,拉丁裔占到28.4%。
美国《新闻周刊》此前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贫困在美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比其他财富分配水平相似的国家要严重得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贫困率是该组织富裕国家中最高的。美国2023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由美国造成的贫困》直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都要多。
“经济不平等是无家可归者问题的根本原因”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美国的贫富分化加剧、无家可归者增多,导致种族矛盾、城市骚乱、暴力犯罪等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哈佛校报》刊发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难以根治,原因非常复杂,直接原因是贫困和缺乏可以负担得起的住房,同时美国的医疗体系不公、药物滥用等问题导致该问题加剧。美国《圣迭戈联合论坛报》评论表示,“经济不平等是无家可归者问题的根本原因”。
“美国的福利制度是一个漏水的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德斯蒙德表示,过去50年,美国的贫困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改善,不少人缺少稳定的住房、负担得起的医疗护理,以及足够的儿童保育服务。从2000年到2022年,美国城市的平均燃料和公用事业成本上涨了115%。
美国政客新闻网的一篇报道认为,美国在补贴富人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多于为减少贫困做的工作,许多政策都更有利于富人群体,这让穷人变得越来越穷,已处于有利地位的群体却获得了更多利益。彭博社的一篇报道预计,到2048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将占有全美62%的财富。
乐施会美国经济正义政策负责人丽贝卡·里德尔说,50年来,穷人的处境没有什么改变,而收入最高的1%的人所占的收入比例却快速增长。里德尔认为,美国在税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所做的选择,并非为了结束贫困和困难而设计,这些政策在很多方面加剧了不平等。(人民日报 记者 李志伟)
(本报华盛顿7月29日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乌局势进展:北约防长会讨论对乌军援 俄称政府机构等设施受乌“恐袭”次数增加
- 去年前11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9%
- 郑州警方通报8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 外媒:美国洛杉矶山火遇难人数升至24人
- “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亮相解州关帝祖庙
- 电影《国鼎魂》苏州首映
- 益禾堂携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带来纸徽章、香片、胶带等周边
- 四川力争2030年森林储水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 西藏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湖南娄底9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 总投资553.32亿元
- 长江文化研究院在武汉揭牌成立
- 又一个“村超”!大凉山原来也有这样的“热辣滚烫”
- 苏轼主题文物展将在琼开展 展出珍贵文物154件/套
- 以议会通过有关巴勒斯坦国的立场
- 文化中国行 | 海丝明珠,何以闪耀千年?
- 第四届黄山对话会发布黄山愿景和行动倡议 强调数字技术重要作用
- 北方地区仍多降雨天气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持续发力
- 7月浙江用电量同比增长4.61% “西电东送”护稳定供电
- 新质生产力何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源动力”?
- 乌尔善:中法文化交流为电影创作注入活力 | 中法老友记
- 热门推荐
-
- 中国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招标投标
- 黎巴嫩中阿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链博会规模令人印象深刻
- 加大科技应用、增开查验通道……黑河口岸明水期客轮运输正式通航
- 北京白塔文化周启动 近20项主题活动展示中尼优秀文化
- 触目惊心!澳大利亚一河道现数百万条死鱼
- TCL魏雪:贯彻和实施绿色发展理念
- 中非合作大使说 | 纳米比亚驻华大使:助力双边关系 实现和谐共赢
- 杨怡芬新作《海上繁花》:虚实之间 凝望历史
- 山西大同“新农人”故事里的小黄花:从三尺讲台到忘忧农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疆阿克苏:从荒漠到林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今年前4月广州快递业务总量超42亿件 同比增长27.8%
- 广东警方开展“清风行动” 共侦破涉赌刑事案件470余起
- 《纽约时报》:美国十州正在让童工合法化
- “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开展 再现木偶艺术的独特魅力
- 研究报告称:中老铁路助力 泰国对华陆路出口快速增长
- 锦绣中国年|台湾儿媳同江过大年 感受东北年味
- 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继往开来续写“运河篇”
-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座隧道贯通
- 湖北咸宁:“一瓶水”赋能绿色崛起
- 前十月完成投资超3万亿 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