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蟋蟀变得香脆可口?新加坡批准食用昆虫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 新加坡消息:据路透社30日报道,本月新加坡食品局在经过两年的审议后,批准了16种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包括蟋蟀、蚂蚱、黄粉虫等等。然而报道分析,目前还不清楚昆虫是否会成为新加坡饮食的一部分。
报道指出,新加坡的“海鲜之家”成为该国首家将昆虫列入菜单的餐厅,该餐厅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吴(Francis Ng)表示,餐厅已制定了一份包含30道昆虫菜肴的菜单,一旦进口商获得新加坡食品局的批准,他们就会对公众销售昆虫菜肴。
目前,该餐厅正在向食客提供免费样品。吴说,他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顾客们急于预约品尝。
然而成本仍然是一个障碍,吴补充说,全部食用昆虫都是进口,占据了餐厅成本的10%,“价格肯定比鸡蛋高”。
虽然东南亚地区早已把蟋蟀和其他昆虫作为街头小吃,但在新加坡,这种食品的进口受到严格的安全和卫生限制。根据新加坡食品局的规定,新加坡所有被批准的人类食用昆虫必须在受控环境中饲养,不能从野外采集,也不能喂食粪便或腐烂食物等污染物。
报道表示,2019年新加坡宣布,计划在2030年通过提高本地生产力以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食品安全专家保罗·邓(Paul Teng)表示,昆虫无疑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前提是人们克服“厌恶心理”。
邓指出,多数昆虫富含蛋白质,新加坡需要提高本地生产力才能使这种替代蛋白质的食材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让人们接受昆虫作为饮食的一部分是一个挑战。但实际上,昆虫是正常的食品。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让消费者做好准备。”邓说。
报道称,联合国2013年已将昆虫列为一种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以满足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7亿的全球人口的需求,而极端天气和地区冲突导致的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也增加了人们对昆虫提供的高质量营养的兴趣。(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杜甫故里
-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徽因》开机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 内蒙古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
- 冷空气已基本覆盖广东 春运期间或有5次冷空气影响
- 广西三江办乡村“村晚” 粤桂协作引游人打卡侗乡
- 《不期而至》开播 打破传统剧集女主开挂光环
- 2023《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行榜发布
- 预制菜能否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
- 自动分拣系统、无人配送车……我国物流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 首届链博会将在北京举行 “国际化”成一大亮点
- 两岸学子将同台竞速校园马拉松 奥运选手助阵
- 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揭牌 开启“碳路”新征程
- 印度和加拿大宣布相互驱逐外交官
- 持续用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 可控核聚变能否实现商业化?中核集团最新回应
- 16岁少年剪头烫发被索要4000元?官方通报:已立案
- 以军持续轰炸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 已致30人死亡
- 美国一情报官辞职:为助推美国加沙政策感到羞耻和内疚
- 岁岁重阳岁岁景 探访呼和浩特老年人的生活新时尚
- 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单日发班航次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
- 韩国执政党党首:有必要尽快停止尹锡悦执行总统职务
-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76种
-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临时闭馆
- 今年暑假档能否“好戏连台”?
- 河南检方2024年依法起诉“村霸”、宗族黑恶势力等犯罪1287人
- 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费率将下调
- 多地积极备战迎峰度冬 打好能源稳产保供“组合拳”
- 中国正能量以榜样力量激发强大正能量
- 国庆假期,为何博物馆那么“热”?
- 中国广告论坛“山西之夜”:助推山西品牌“走出去”
- 京津冀三地推动自动驾驶商用车试点跨区域场景连通
- 儿童感染原始株无助抵抗奥密克戎 但接种疫苗确能提供保护作用
- 美国明尼苏达州流浪汉营地接连发生枪案 致3死3伤
-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警局发生爆炸至少13人死亡
- 地铁乘客发病,无人知道“紧急报警器”
- 权威访谈丨如何看待全面消费走势?商务部部长回应热点
- 研究显示3600多种食品包装化学物“渗入”人体
- 强降雨致湖南祁阳十万余民众受灾 灾后补损工作有序开展
- “民歌大观”走进云南耿马:绽放民族文化现代创新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