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农业专家:农业科技合作是互学互鉴的过程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题:乌拉圭农业专家:农业科技合作是互学互鉴的过程
作者 孙翔 苏婧欣 赵婧姝 赖纨伶
“我此次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合作而来,这是一次互学互鉴之行。”乌拉圭农业专家米格尔·塞拉·佩雷罗说。
乌拉圭驻华大使馆25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乌拉圭农业领域研究及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乌拉圭国家农牧业研究院创新与传播经理、乌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前主席、农业工程师米格尔·塞拉·佩雷罗作为主讲嘉宾进行介绍。
塞拉说,自1994年乌拉圭国家农牧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公约以来,两国在种质资源研究、技术援助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
塞拉此次在中国访问了北京、上海等6座城市,涉及科技及农业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类型机构,还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乌拉圭商品在华销售点等地调研。他说,此次来华交流很有收获,科技合作的意义在于彼此取长补短。
塞拉认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富有启发性。中国在发展可持续的集约化农牧业生产中善用高技术,如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农业等。
在农科院参访过程中,塞拉看到中国研究机构使用数字技术了解动物健康状况,比如通过扫描牛的眼睛,就能知道牛是否缺乏维生素A。
中国将卫星技术应用于畜牧业及农业,对于种子的种植、农田灌溉等情况的掌握更加全面。“从这些而言,我觉得中国(农业技术)领先。”塞拉说。
“乌拉圭科研的能力非常强,但是缺乏这种把科技转化到商务商业应用的途径,所以我们希望中国在这方面领先的企业能够帮助乌拉圭去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塞拉说。
“乌中农业科技合作有很大互补的空间。乌拉圭愿与中国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在创新转化成果进入全球市场方面互补互鉴,并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南方共同市场及拉美合作。”塞拉认为,在当前全球合作的背景下,要更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关系。
塞拉认为宏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非常重要,同时还需实施稳定的科技政策,通过统筹全局、协调各相关部门来推动科技创新。在政策上,既要创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也要引导优先发展的领域。具体而言,塞拉表示,乌拉圭可以借鉴中国地方政府在成立科研转化中心方面的经验。
塞拉认为两国在数字化、环境以及农业畜牧业生产方面合作前景广泛。他希望双方建设更多联合研究机构,并进一步鼓励两国科研人员交流往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田蓬—越南上蓬口岸正式通关
- “免洗头”产品真能代替洗头吗?
-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启动
- 通讯: 建筑工地上的“95后”师父和“00后”徒弟这么过“五一”
- 印尼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院举办端午节庆祝活动
-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外媒热议这些关键词!
- 第35届上海旅游节开幕 助力申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 在浙江义乌预测欧洲杯赢家 商户:“法国订单”猛增
- 黄山旅游市场振兴十大举措出炉,8月31日前半价游黄山
- 铁路等部门守护春运平安有序出行
- 7大类25项措施 辽宁沈抚示范区产业及人才政策再升级
- 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成果发布
- 鲜活中国传统文化助燃美国春节热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区域全面恢复供电
- “北溪”被炸遭遇“罗生门”,调查工作早被美西方操控
- 离职后辱骂用人单位被判侵权 劳动纠纷双方言论均应有边界
- 辽宁省沈阳市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 年纪轻轻,爱上了推拿?当年轻人“组团”去中医推拿科
- 日媒:强震后日本一核电站变压器起火,目前已扑灭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3年进出口货运量达4178.4万吨 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山西大宁二郎山上的森林守护者
- 端午节拉动餐饮消费 小龙虾价格延续上行趋势
- 民众庆祝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多方表态
- 以防长告知美国家安全顾问:与哈马斯的战争将持续数月
- 一人一车守护一方 行走在中蒙边境公路上的救援人
- 配音界顶流“塌房”引关注 如何规范“配娱”行业?
- 2000余支杜冷丁流入瘾君子手中 急诊科主任被判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获刑三年
- 2024成都世园会最新进展:主会场六大核心场馆全面完成
- 尼日利亚一载数百人的船只沉没 至少103人遇难
- 假期前4天广东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 浙江成立乡村文化产业分会 推进乡村人文与经济价值共荣
- 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成立
- 湖南江永持续擦亮女书名片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中非艺术家相聚山东青岛共话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发展
- 再呈永恒的歌剧经典 浙音版《图兰朵》上演
- 殷墟“出圈”彰显文化自信
- 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发表署名文章谈“产能过剩论”
- 清明假期广东接待游客1982.8万人次
- 青海省首个多尺度嵌套土壤水分遥感地面校验场建成
- 普京:俄罗斯可能恢复中短程导弹的生产和全球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