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美国不应将冲突对抗带入北极
7月23日,针对美国国防部日前发表涉中国北极政策报告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一贯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美国歪曲解读中国的北极政策,对中国依据国际法正常开展的北极活动说三道四,无益于北极的和平、稳定与合作。
中国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中国与北极的跨区域和全球性问题息息相关,特别是北极的气候变化、环境、科研、航道利用、资源勘探与开发、安全、国际治理等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和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同时,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正因如此,探索和认知北极是中国北极活动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领域。例如,在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中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海洋生物的分布变化和极地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海冰减少和冰川融水增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北极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关键数据,增进了科学界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理解,有助于推动制定北极生态保护措施。俄罗斯外交部负责北极事务的高级官员尼古拉·科尔丘诺夫曾评价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并不构成威胁,而是良好行为的榜样。
美国企图把北极变成地缘竞技场。近年来,相较于中国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美国却在干扰破坏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环境。一方面,美国极力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存在感”。2022年9月,美国国防部宣布成立北极战略与全球复原力办公室;2023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任命了美国首位北极大使。另一方面,美国强化军事部署,渲染所谓“大国竞争”。美陆军2022年在阿拉斯加重新组建第11空降师,并计划在北极地区成立一支多域特遣部队;美空军2021年将4架B-1B轰炸机临时部署在挪威奥兰空军基地,2022年将54架F-35A战机长期部署在阿拉斯加艾尔森空军基地,目前已基本具备北极圈内的“动态兵力运用”能力。此外,美国还与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等国签署防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些环北极国家将向美国开放多处军事基地,从而使美军可以更为便捷地进入北极地区。俄罗斯远东和北极发展部长切昆科夫曾批评称,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算把北极变成另一个‘战场’,而对我们来说,北极是一个合作的区域。”
美国加紧布局北极旨在谋求私利。美国频繁动作的背后,是看中了北极日益增长的战略和经济价值。北极的大陆和岛屿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有关大陆和岛屿的领土主权分别属于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8个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北极开辟航道、开采能源和部署军力变得更加便利,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因此愈发凸显。与此同时,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13%的石油、30%的天然气、25%的煤炭以及大量稀有矿产。2023年12月,美国单方面宣布在北冰洋等区域延伸大陆架的主张。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此举主要是垂涎相关区域的丰富矿藏,尤其是制造电池用的锂和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的碲等。俄新社报道称,北冰洋海底区域蕴藏着相当于830亿吨标准燃料的资源。在未探索过的大陆架区域发现新的大型油气产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彭博社曾报道称,美国单方面宣布扩大对北极和白令海大片区域大陆架的主权要求,原因之一是希望获得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矿产。美国这种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破坏了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开发和利用北极资源,也违背了和平与合作的时代潮流。
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是各国开展各类北极活动的重要保障。美国不应将冲突对抗带入北极,军事化和对抗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北极问题,反而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破坏环境,威胁全球安全。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北极事务中应当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不是相反。(陈洋)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港产小剧场粤剧《奉天承运》在北京演出
- 泰康打造养联体,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
- (新春走基层)广州南动车运用所:迎战冰雪 彻夜检修为高铁护航
- “静”字头高铁车厢,靠谱吗?
- 浙江上半年GDP达38717亿元 同比增长6.8%
- 暴雨袭粤:深圳大量航班延误 惠州龙门停止户外作业
-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洛川:大棚草莓喜丰收 映红“莓”好致富路
- 福建省侨联兼职副主席陈玉树:推动讲好妈祖故事
- 上海警方捣毁特大“话务引流”诈骗团伙,抓获506名嫌犯
- 听障大学生自主设计作品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 《巍巍正阳》舞出正阳门下五代人的百年“家国故事”
- 江西明星“电商村”的致富路:电商赋能羽绒产业
- 日本民调:石破茂内阁支持率降至41% 不支持率升至51%
- 国泰航空7月启动在内地招聘机舱服务员
- “岁岁鸭”IP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正式发布 以人才和创意让文物“活”起来
- 喜剧观照生活 综艺赋能文旅
- 中国新任驻德大使邓洪波向德总统施泰因迈尔递交国书
- 广州启动2024年“鸟节”“爱鸟周”宣传活动
- 湖南新晃:再造小农水 打通乡村振兴生产“大动脉”
- 世界首条万吨级呋喃二甲酸生产线在安徽开工建设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阿尔山启幕2024—2025冰雪季:冰天雪地,欢天喜地
- 美国芝加哥一警察下班后遭枪击身亡 市长:感到悲痛
- 探访新疆“活着的”千年车师古道
- “巴黎水”水源地检测出大肠杆菌
- 文旅融合让六百年藏戏焕新
- 鲜花经济“热气”升腾 各地供销两旺热热闹闹迎新年
- 到苏州湾博物馆品丝韵江南
- 内蒙古地球物理学会成立
- 驻叙美军以“反恐”为名夺资源 分析人士揭谎言
- “城隍信仰的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 新疆电网年内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
- 广州检方“法治守护半边天” 去年共救助困难妇女751人
- 中国经济为世界增添确定性
- 拉脱维亚总理卡林斯宣布辞职
- 被传病危 马哈蒂尔社交媒体发照片晒康复进程
- 日媒:日本最大在野党提交对岸田内阁不信任案
- 中国驻柬使馆提醒在柬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 山东泰安东平发生交通事故 已造成11人死亡
- 李盈莹:希望再次站上奥运赛场
-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相关问题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