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 | 专访阎学通:北约靠不断卷入战争维持生存,这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中新网7月12日电 (王高飞 孟湘君)7月5日至7日,第十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期间,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接受中新网专访,就国际热点问题展开解读。
阎学通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个军事同盟组织,其维持生存的条件是不断卷入战争和军事冲突,如冷战后多次卷入在中东地区的战争,现在又卷入乌克兰战争。然而,随着乌克兰危机长期持续,北约成员国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有加大趋势。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新网:顾名思义,世界和平论坛要讨论的是和平问题。为什么国际社会努力了很多年,世界和平仍难以实现?您觉得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阎学通:
战争不是当今时代的特殊情况,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都伴随着战争。所以,战争不断发生,是国际社会中的常态现象,不是个别情况,改变这种现象非常困难。
184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了第一次和平主义者大会,此后全世界做了很多努力,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二战后,战争的规模和死亡人数都呈现下降趋势。国际社会基本上消除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危险,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方面,大家在和平的路上取得一些成果,另一方面,全人类又没有能力全部根除战争的威胁。这就是为什么要持续举办世界和平论坛这样的活动。在不能消除战争的情况下,我们能减少战争造成的伤害,促使战争方遵守战争法,这也是值得努力的。
中新网:您之前提到,美国对中国实施“小院高墙”政策,打压中国的新技术。您认为,中美两国应如何寻求发展关系,来“推倒高墙”,实现真正的友好和合作?
阎学通:
美国政府的“小院高墙”政策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至少在10年内,美国政府不太可能放弃这一政策,因为这是它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一个策略。它想以此维护自身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在技术领域,中美竞争是个客观观实,这个问题躲不开。
我们目标是,如何克服在美国“小院高墙”策略带来的障碍,加快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尽可能地快一点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中美科技竞争的内容包括了对全球科技人才和全球技术市场的竞争。因此,美国越是封锁我们,我们越要设法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美国不愿与我们合作,我们就更需要与其他国家,包括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中新网:近日,北约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讨论三个主要议题,一是要加强联盟防御和震慑;二是乌克兰问题;三是要继续加强北约的全球伙伴关系。北约为什么聚焦这些议题?
阎学通:
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就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北约想争取到更多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北约成立时定位为欧洲地区的安全组织,核心是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冷战后,苏联解体使北约面临了生存问题就是,没有战争危险,其自身就不能生存。如果欧洲国家认为没有战争威胁了,他们就不认为有保留北约的必要。这是为什么冷战后北约不断卷入欧洲之外地区的军事冲突,就是为了巩固其存的合法性。北约认为,乌克兰危机巩固了它“生存的合法性”,现在很担心特朗普如胜选会改变美国政府的对北约的政策。
作为一个军事同盟组织,北约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到欧洲之外的地区打仗,支持中东的地区冲突等。北约是靠卷入战争和发动战争来生存的,此次峰会讨论的优先事项集中于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装备,进行长期战争。
中新网:此次华盛顿峰会,北约国家决定协调,向乌方提供军事援助和培训。俄罗斯则认为,向乌供武阻碍局势的调节,是直接让北约成员国卷入冲突,是在“玩火”。您如何看待这些表态?
阎学通:
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要维持一种平衡,既要防止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又不要使俄罗斯处于战场优势。如果北约其他大国大规模派兵到乌克兰,会引发跟他们与俄罗斯的直接战争,这可能升级到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北约不敢这样做。但如美国不派军队,乌克兰获得战争优势的可能性极小。北约就在两者间摇摆,试图维持平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此前,当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要向乌派兵时,德国总理朔尔茨说,这是你的想法,我们没这想法,美国也这样说。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一些表态只能代表部分北约成员国的想法。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北约成员国有不同想法。例如,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国就不太愿意提供军援。北约峰会是为了加强内部的团结。任何组织号召团结,都是因为内部不团结才这样做的。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北约成员国并不都完全听从美国指挥;第二,在乌克兰危机当中,北约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统一的政策,取决于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战场情况。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内部的分歧就会越大,战场形势上越不利,不一致的意见就越多。如果当下的局势不断发展,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只会加大,不会缩小。
这种分歧最根本的原因,是所有北约成员国,都只能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第一考虑。很多的欧洲国家本身也面临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不想因参与这场战争付出太多的经济代价。但是,要让战争持续下去,就必须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所以就是两难,欧洲政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付得起这个代价。
中新网:我们观察到,北约国家的军费开支持续飙升,北约欧洲成员国和加拿大2024年的军费开支将增加18%,北约32个成员国当中,有23国2024年的军费开支达到或超过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这背后是美国在推动吗?有什么样的讲究?
阎学通:
我不认为美国让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它们就会增加。是因为美国没有向乌克兰提供足够的军备,欧洲再不提供,战场形势就可能向不利于乌方的方向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些北约成员国不得已增加军费,保持对乌一定程度的军援。
美国是这场战争的受益方。它用这场危机孤立和削弱了俄罗斯,使欧洲跟中国拉大了战略距离,甚至使韩国、日本的战略距离也拉大了,它就是这场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美国的欧洲盟友却背负着沉重压力。欧洲民众普遍认为,增加军费开支已经带来了经济压力,影响了社会福利,削弱一些公共领域的投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
军费开支增加,还会给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增添其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乌克兰危机进入第三年了,欧洲民众会问,这场危机将持续多长时间?何时有结果?欧洲国家政府说不知道,但就是得不断增加开支。民众就会问,花那么多钱做一件不知道结果的事,目的是什么?所以,一些欧洲国家国内的政治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中新网:此次北约峰会,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决定派副总理兼防长马尔斯率领的代表团出席,其本人不出席,您如何看待?
阎学通:
澳大利亚有两派,一派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天然地要站在北约一边;另一派认为澳大利亚是亚洲国家,得考虑本国的独特利益。这两派力量在澳大利亚的政治决策中影响还是挺大的。
本届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考虑本国在亚洲地区利益的问题。如果跟北约绑得太紧,恐怕对它自己在这个地区没有特别大的好处。比如澳前任政府的政策导致中国制裁,在经济上损失很多。
应该说,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澳关系在改善,改善速度挺快的。澳现任政府认为跟中国作对,对澳大利亚没有好处。与中国对抗,目的是什么?任何一个决策说不出好处在哪,民众也是不支持的。
中新网:2023年北约峰会上,日本和韩国媒体对美国利用两国巩固自身霸权的行为表示担忧。这一次,美国是否再试图整合日韩两国,为其自身霸权服务?美日韩走近,对地区局势有何影响?
阎学通: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韩国就一直依靠美国提供军事保护。他们认为,只有美国在亚太地区有霸权,才能提供这种保护,美国霸权越坚强,提供的安全保障越可靠。所以日韩两国政府并不反对美国有霸权,他们只担心美国提供安全保障时,提出的经济要求太高,自己承受不起,矛盾是在这个方面。
至于地区影响,目前看来,多边军事同盟在欧洲并没有起到维持和平的作用。而在亚洲地区,美国只有双边军事同盟,未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军事同盟。从1991年到现在,东亚地区有了一个“长和平”时期。
当不确保多边军事同盟对维护地区和平有正面作用时,那么最好的选择是不搞多边军事同盟。有一个说法,“药方有时候比病还害人”,所以不要冒那个险。
中新网:近四年来,日本驻华大使首次出席世界和平论坛。这一举动透露什么信号?
阎学通:
这次论坛围绕中日关系,组成了小组讨论,至少反映了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都在为今后改善关系创造条件。前段时间召开了中日韩领导人峰会,还举行了中日和中韩两场双边峰会。可以看到,中日双方已经表达了准备改善关系的意愿,但具体能改善多少还不知道。
这次日本驻华大使、日本议员能来参会,都表明日本政府对控制本国官员和战略人士出席世界和平论坛的政策有所松动。对今后中日关系的改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职业教育深耕埃塞俄比亚
- 台风“卡努”再次抵近日本冲绳 已致2人遇难64人受伤
- 2023南亚国际书展将于11月下旬在尼泊尔举办
- “丝路海运”天天班第1000列成功开行
- 育种专家聂守军:扎根黑土30载 一心只为“稻花香”
- 涉及房山等六区 北京发布山洪蓝色预警
- 广西龙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 修志为用 方志之乡江苏“穿越”古今制作《江苏古代城市图志》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 激发共建共富新动能
- 全国“四季村晚”走进福建福安:连家灯火 幸福渔歌
- 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开工建设
- 你吃的“拍黄瓜”有经营许可吗?
- 加大预防惩罚力度 织密反家暴防护网
- 中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揭牌 将于今年年底投用
- 平遥国际电影展揭晓各项荣誉 香港导演余力为获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
- 从校园到“田野” 布努瑶文化传承进行时
- 跳动的生物机器人心脏可更好模拟瓣膜
- 韩国将对全国机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 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植发经济”火热背后的隐忧:标准、资质与监管之难
- 热门推荐
-
-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举行到任招待会
- 中国金融部门“喊话”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增量金融政策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周年 累计发送旅客70万人次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 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
- 北京:延庆骑游路线新增自行车休闲区
- 博物致知|小镇“双博”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里
- (乡村行·看振兴)小酸枣大产业 科技助力山西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A股五大展望
- 喜迎“三月三” 广西留学生沉浸式感受壮乡民俗
- 中国交通运输部: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新三通”
- 两个月涨粉30万 政务APP里的相亲平台为啥火?
- 中小学生“手机依赖症”亟待疏解
- 2023年中日韩企业家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
- 第35个国际减灾日 上海举行地震避险应急演练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协同发展区揭牌
- 突发!日本一男子持枪袭击致多人受伤 目前仍在逃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昆明首演
- 援外医疗题材剧海南拍摄中,核心场景“麦乐村”首曝光
- 5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3 下调23个基点
- 持续回升向好!11月经济数据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