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政策是道德上破产的政策”
新一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7日爆发,到本月7日,冲突已经持续了8个月。
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7日,冲突已造成加沙地带36731人死亡,83530人受伤。
这8个月里,在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持续加剧的同时,冲突所引发的外溢效应不断显现:黎巴嫩、以色列临时边界局势持续紧张;也门胡塞武装频频袭击红海水域与以色列相关船只;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导弹空袭,伊朗和以色列爆发冲突……地区局势升级的风险日益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一边摆出努力阻止中东局势升级的姿态,一边继续推动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凸显其虚伪面目。而美国的所作所为也导致其国际形象持续走向“负面”
“我们做了什么要被轰炸?”
当地时间6月6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轰炸了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的一所学校。袭击造成40名加沙民众死亡,其中包括14名儿童和9名妇女,另有74人受伤。
仅一天后,以军战机再次空袭了加沙地带难民营里一处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学校,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因袭击受伤的巴勒斯坦儿童伊马德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会遭到以军的袭击。
伊马德:“学校里面没有以军要找的人,没有武装人员。我当时坐在我父亲旁边,突然,有很多瓦砾掉落在我的腿上,之后我就失去了意识。很多瓦砾落在了我父亲头上,我的父亲去世了。我现在腿还在疼,他们给我缝了差不多十针。”
在位于加沙地带的阿克萨烈士医院,还有很多像伊马德一样在空袭中受伤的孩子。
该医院的志愿医生辛普森呼吁立即停火:“我们正在目睹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其规模之大令人难以置信。除非你亲眼见到,这么多儿童以及各个年龄段的人受伤、死亡或终身残疾。很难给如此多的病人提供医疗护理,这里没有足够的医疗援助和医护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医疗空间。我认为,国际社会需要关注这里发生的一切,并呼吁结束这场冲突。”
美国媒体报道称,经过对现场视频的分析和武器专家的审查后发现,此次以军空袭所使用的炸弹是由美国制造的。
此前,以军已多次使用美制武器袭击加沙地带。
去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总统拜登在10月20日就向美国国会提出一项总额约1060亿美元的特别拨款请求,这项特别拨款中的143亿美元用于军事援助以色列。这一行动被视为美国对以色列的直接支持,也给了以色列继续军事行动的底气。
美国官员曾披露,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经由“对外军售”渠道批准向以色列提供的军售已超过100项。
本月4日,以色列国防部代表团又与美国正式签署了价值30亿美元的军援协议,其中包括将采购25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35战斗机。
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中东政策分析人士纳迪尔·哈希米认为,最新的军售充分说明,美国在对以军售问题上的立场几乎没有丝毫改变。
哈希米:“拜登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的武器曾被用来杀害人口集中地带的无辜平民。这实际上意味着,拜登公开承认美国是战争罪的同谋。袭击平民居住的人口中心以及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轰炸,这些都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美国的形象走向“负面”
除了不断对以军售,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中东战略目标,一边声称要避免人道主义灾难,一边不断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巴以问题相关决议草案。
据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统计,自1945年联合国安理会成立至2023年年底,美国在安理会总共否决的89项决议草案中有45项涉及以色列,其中有33项涉及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或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
上个月,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建议安理会重审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美国、以色列等9国投了反对票。
此外,美国最近还威胁要制裁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布逮捕令的国际刑事法院。美国众议院日前已通过了相关法案。
美国哲学家康奈尔·韦斯特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纵容,使美国政客变成了“战争罪犯”。
韦斯特:“美国的政策是在道德上破产的政策,一方面想在中东建立一个支点,另一方面却又提供数十亿美元来促进和支持种族灭绝。美国的特殊政策使美国政客们变成‘战争罪犯’。”
联合国机构近日预计,到7月中旬,加沙将有100多万人面临最高程度的饥饿危机。
由于以色列对加沙的持续攻击已造成数万人死亡并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受到国际社会和人权组织越来越多的批评。
德国民调机构拉塔纳公司5月8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在巴以问题上顽固偏袒以色列,美国在不少伊斯兰国家的声誉受到打击;即便在德国、瑞士、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美国的形象也逐渐走向“负面”。
当前,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在加沙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美国却不遗余力支持以色列。
美国国际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工智能商业化提速,如何平衡创新与治理?
- 花海正当时 开启“她旅行”
- 韩媒:日本无视舆论强行排放福岛核污水 应堂堂正正听取国际呼声
- 酷暑难耐游泳正当时 远离中耳炎、红眼病这样做
- 首套房贷利率执行范围再扩展 北京房贷新政今起执行
- (经济观察)中国擦亮外贸企业“金字招牌”
- 关锦鹏谈香港电影:自我表达,也需退一步坚持
- 第二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福建东山开营
- 联合国贸发会副秘书长莫雷诺:中国发展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 | 世界观
- “雪村”年关迎旺季 游客“马上”辞旧迎新
- 新漫评:“去风险”掩不住美国遏华嘴脸
- 受台风“泰利”外围气流影响 福建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韩国检察官办公室宣布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 故宫文化打造“宫囍龙凤呈祥”文创项目 让深宫中的非遗走进生活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乙肝病毒感染治疗发展
- 美国海岸警卫队对“泰坦”号内爆事故展开调查
- 同样的药,为啥实体药店比网店贵不少?
- 中国粽子香飘海外 海外订单增加、粽子出口上涨
- (成都大运纪事)新一代“智轨列车”在成都载客试运行 助力成都大运会
- 全国名中医黄文政谈“秋分节气与养生”
- 热门推荐
-
- 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 央行: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 (新春走基层)广州面积最大花市设施持续到元宵节
- 四川加强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优质资源下沉 医疗水平提升
- 中山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
- 武汉24小时内最大累计降雨量超220毫米
- 税务总局公布重要数据 与你钱包有关
- 云南2024年高考分数线公布:一本文科550分、理科505分
- 调查:约1/3美国黑人生活在“心脏科荒漠” 心脏病死亡风险比白人高30%
- (经济观察)中国四大银行公布年度“成绩单” 不良贷款率齐降
- 珠海太空中心新馆正式启用
- 补短板 优结构 稳增长 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 (走进中国乡村)白裤瑶铜鼓舞从乡土走向国际舞台
- 美媒:美国成致命之地,人均寿命变短、“无谓死亡”增加
- 南海开渔后海鲜批量入市 广东台山小海鱼受青睐
- 旅菲华人艺术家施荣宣作品展在侨乡泉州举办
- 巴西安全学校行动已报告3396起校园暴力事件
- 财政部:8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43.69亿元 同比增长2.7%
- 将“绿美”绣入蓝图 广东为何“值”此青绿?
- 探索医保多元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