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高考”:日本“浪人”出没,最难考试在印度?
中新网6月7日电 6月7日,2024年中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国家。
不过,由于各国社会条件和教育传统等不同,大家的“高考”比拼不尽相同,但同样相当激烈。从韩国到印度,究竟哪个国家的“高考”最难?
日本:复读生被称为“浪人”
与中国不同,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锤定音”,而是采取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与各高校自主命题招生相结合的制度,考试大体分为两次。
第一次考试是每年1月的日本全国统一学力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考试不分文理科,主要是基础学科。考试结果公布后,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报考目标大学和专业。
2月中旬至3月底,各高校自行组织第二次专门考试,主要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各种形式。随后,各大学将综合两次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日本考生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二类学生是往届落榜生。后者没有工作,专门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自学,被称为“浪人”。复读一年被称为“一浪”;复读两年被称为“二浪”;复读多次被称为“多浪”。
韩国:疯狂的补习班“内卷”
韩国高考被称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CSAT)”,采取必考加选考模式,2022年起取消文理分科。
韩国高考通常在每年11月举行。所有考试集中在一天,上午考韩语、数学、英语,下午考韩国史、探究、第二外语。长达八小时的拉力赛,对考生的脑力和体力是不小的考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报道称,韩国高中生有充分的理由感到焦虑,因为他们在“高考”时还要面临“杀手试题”的考验,这类超纲题目可能是令人头疼的高等微积分,也可能是晦涩的文学节选。
为了取得好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补习班“充电”。据韩国教育部和统计厅最新数据,2023年韩国中小学学生课外补习班开支达27.1万亿韩元(约合142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5%,创历史新高。
韩国《中央日报》称,课外补习不是高收入阶层的专利,低收入家庭也在用“吃饭的钱”给孩子补习,“韩国现在整体正被课外补习这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
美国:一年能考7次
美国没有统一的“高考”,现行的大学入学评测中,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与ACT(Admission College Test)是由大型考试服务公司组织的、一年多次的标准化考试。
SAT在美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考试主要分为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和专项测验(Subject Tests)。SAT的试题千奇百怪,不完全与中学课程和教材挂钩,没有考试大纲,侧重考察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介绍,SAT一年有7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次数。
与SAT相比,ACT考试题型全部是选择题,分英语、数学、阅读、科学四部分,考试时间175分钟。它更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考察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美国国家公平与开放考试中心(Fair Test)2月最新数据显示,超80%的美国学院和大学实行“选择性考试”或“不考试”招生,这意味着至少有1825所学校不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ACT或SAT成绩。
印度高考:“世界上最难的考试”?
在印度,高中是2年学制,高中毕业时进行毕业会考。毕业后,有2年的大学预科,大学预科毕业时的考试才相当于我们的“高考”。
对印度考生来说,“高考”并不是一场考试,而是持续数月的漫长季节。各校考试通常在每年4月至6月举行,正值印度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许多考生常常会转战各地参加考试,有的甚至会参加多达二十次的考试。
在印度,理工科是最受欢迎、竞争也最激烈的,商科次之。要想当工程师、建筑师或者医生,在高考之后,还要参加全印度统一的工程师、建筑师和医师考试,合格后,还要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
目前,印度最热门的大学,是号称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齐名的印度理工学院,其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试题也被认为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考试之一”。
这些国家将汉语纳入“高考”
2016年,英国将汉语纳入中学课程。为了培养出每年至少5000名以上能用汉语交流的人才,英国每年都要投入1000万英镑。汉语已经成为英国“高考”的三大热门外语之一。
据称,英国的汉语考试非常难,考试时间为5小时45分钟,考试内容分为三部分,有各种各样的阅读、写作,中国古诗词和成语理解等内容。
2019年,俄罗斯将汉语纳入该国“高考”科目中,汉语成为可供考生选择的第五种语言。据称,当年俄罗斯汉语考试的平均得分达到62.5分,更有一名毕业生汉语得了满分。
西班牙也是学习汉语的热门国家之一,每年约有9000人参加中国国家汉办举办的汉语水平测试,是欧洲参加这项测试人数最多的国家。
此外,法国、希腊、爱尔兰、德国等国也都把汉语纳入了教育体系中。(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国首相斯塔默: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平息骚乱
- (走进中国乡村)江南好时节,过的是什么“节”?
- 以媒称以军空袭大马士革等地
-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 一架直升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机上4人全部失踪
- 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 “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世界为中国斡旋沙伊复交“点赞”
- 山东盘活文物资源发布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寻脉中华文明
- 第28届釜山电影节开幕 周润发获颁亚洲电影人奖
- 聚焦“三苏”背后的女性 原创话剧《苏母》全国首演
- 交响史诗《长汀往事》献演 纪念厦大内迁长汀艰苦办学85载
- 资生堂进博首秀未来出行空间美肤新体验
- 农家乐民宿成浙江乡村新增长极 游客徜徉“富春山居”
- 我国5G基站突破400万个
- “梗文化”流行背后的语言匮乏症
- 特写:在阿拉善右旗感受万峰骆驼齐聚带来的震撼
- (乡村行·看振兴)从荒地到绿园,海南澄迈苦丁茶带来“甜”日子
- 加快完善银发经济支持政策体系 重视科技第一动力作用
- 伊拉克一机场遭无人机袭击致多人伤亡
- 中国工信部拟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望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 宁夏银川:两年内收购1万套保障性住房 解决近3万人住房问题
- 破获“会销”类特大养老诈骗案 诱骗2.5万名老人购买劣质产品
- 2023常州太湖治理完成投资35.94亿元 常州太湖湖心区水质首达Ⅲ类水标准
- 赏花季带热乡村游 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 新疆中药材产业何以蓬勃发展?
- 超唯美!中新网出品中秋歌曲《明月光》正式上线
- 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第四条商业定期航线运营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 探访韩束三位数增长的密码
- 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保障新能源安全稳定输送
- 广西迎来暑期学车热潮 驾校教练化身网络主播吸引学员
- 中国科大开辟废弃聚乙烯塑料循环升级新路径
- 湖北汛期或出现旱涝并存局面
- 吹嘘“公司买下故宫”致上万人受骗
- 新疆阿合奇县发生5.3级地震
- “肺”不好,秋冬如何未病先防
- 19日12时57分“雨水”: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 广西在链博会推介汽车等重点产业 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 英国中北部迎来强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