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滥征关税只会让美方一次比一次疼
“提高关税缺乏依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在美国政府14日宣布对华商品加征新关税后,国际舆论纷纷表示质疑与批评。很多媒体认为,美方持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往来,不利于相关产业发展,最终会让它自己感受到一次比一次疼。
2018年3月,美国时任特朗普政府依据所谓“301调查”挑起对华贸易战,先后对约36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2022年5月,在四年期对华加征关税行动到期前,拜登政府宣布启动相关复审程序。当地时间14日,美方发布了复审结果,宣布进一步提高对华关税,涉及商品包括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以及关键矿产、半导体、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
这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进口关税令人瞠目——从27.5%升至102.5%,对太阳能电池的进口税从25%提高到50%,对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从7.5%提高到25%。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此次针对的重点是中国新能源相关产业。难怪美国多名高官近期密集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不过是为加征关税制造借口。
美方再次举起关税大棒,能起到作用吗?由于受到重重限制,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芯片此前并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数据显示,当前,电动汽车、医疗用品和半导体产品仅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5.9%,不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202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数量仅一万多辆,在出口总量中占比不足1%。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的电动汽车不足2000辆。
基于此,《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相关行业并不依赖美国市场,美方追加关税很难对中国企业产生实质性影响。彭博社也分析称,美国政府瞄准中国绿色科技领域,看似猛烈实际只具象征意义,“几乎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增长”。
既然这样,美国政府为何要这么做呢?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美国在新能源等领域竞争不过中国,美国政客不得不使出贸易保护手段打压中国优势产业发展,为本国企业谋求更有利的竞争环境,维护美国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另一方面,这更像一场“政治秀”。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经济却陷入高通胀、高财政赤字等多重困境,“祸水外引”便成为现任政府的惯性选择。正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政府此时发起对华“关税战”,主要出于国内政治需求,目的是在摇摆州选民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展现对华强硬,来争取更多选票。
那么,高关税能帮美国政客打响如意算盘吗?从经济层面看,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有其自身原因,包括生产成本高、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去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汽车产业工人罢工,更是反映出美国政府发展新能源车触碰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利益。这些内在症结,不是靠加征关税能治得了的。美国贸易专家斯科特·林西科姆指出,美国加征关税举措无法帮助本土产业繁荣,反而扭曲了市场。
至于美国政客想利用加征关税拉选票,恐怕也难以如愿。因为大量事实证明,2018年美国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已让美国企业和民众付出沉重代价。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另有研究显示,对华贸易战让美企损失1.7万亿美元市值,失去近25万个就业岗位。2022年10月,美国《国会山报》刊文承认,对华关税战“满盘皆输”。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美国政府却一错再错。这势必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伤更重。统计显示,目前在美国本土电动汽车品牌中,有30%至51%的零部件来自中国。美国汽车制造商普遍担心,对华加征关税会推高电动汽车制造成本,加重国内消费者负担,最终严重影响美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在开放竞争中练就的真本事,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美方不择手段打压中国,阻挡不了中国发展振兴,反而暴露出自己阵脚已乱、理智丧失,坐实“国际规则破坏者”的身份。抡起关税大棒,美方只会越打越疼。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最大槽式集热器太阳法向辐射跟踪平台在青海德令哈建成
- 箭扣五期项目已出土170余件套文物 考古新发现描绘长城“特写图”
- 春季沙尘天气又至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浙江传家有礼:自强是家教 扶弱为家风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8日)
- 乘势而上促消费
- 第三届明文化节:活动范围扩展 内容更趋丰富
- 北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累计建成5G基站10.7万个
- 中国央行修订狭义货币统计口径
- 泰国征收入境费 旅游市场波澜不惊
- 中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闭幕:赓续传统 冀“圈粉”年轻一代
- 作为书法家的鲁迅与郭沫若
- 列车停运如何退票?别着急,线上线下都可办理!
- 韩执政党党首与国务总理称将定期会面稳定政局 在野党批其违宪
- 座无虚席!话剧《人世间》北京巡演圆满落幕
- 中消协公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热点 新业态下消费者如何维权
- AI识别建立“身份档案” 北京地区艺术品监管用上“黑科技”
- 人工耳蜗大幅降价,如何保质量保供应
- 北京首次布设测雨雷达 实现永定河官厅山峡区域全覆盖
- 杭州灵隐寺光泉法师:“九”久为功 慈孝为引 践行佛教中国化
- 热门推荐
-
- 尺素金声丨“专利竞争力居首”,中国风电何以领先全球?
- 全国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
- 越白嫩的春笋越好吃?当心亚硫酸盐超标!
- 北京“美丽乡村路”超千公里 评出16条“最美乡村路”
- 对“职业闭店人”须明确身份依法打击
- 湖北加速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 郑州警方通报“天价寻狗启事”:消息系杜撰
- 海南自贸港多项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 福利院里的“妈妈”们:她们为“特殊”的孩子托起人生
- 配送服务选择权应交给消费者
- 女子遭陌生男子强吻?杭州警方:已抓获58岁嫌疑人
- 中国10月跨境收支和银行结售汇继续呈现“双顺差”态势
- 印尼连续54个月贸易顺差
- 中国划定四条耕地和生态“红线”
- 国际识局:日本政坛变天,石破茂的“跛脚政府”还能走多远?
- 第18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在辽宁大连召开
- 外媒:加沙学校建筑遭以军袭击 至少17人死亡
- 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升国产品牌竞争力 培育更多“国货潮牌”
- 旅美大熊猫“伦伦”“洋洋”一家平安回国
- 福建泉州直飞泰国曼谷国际客运航线复航